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6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178篇
农学   487篇
基础科学   194篇
  218篇
综合类   5258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67篇
园艺   2798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安地区是设施草莓的最佳生态种植区,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食品,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西安地区草莓促成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草莓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草莓施氮量为100mg的子苗花芽分化和开花时间较晚,但1月底和3月底时各指标产量均较高。以7月20日断苗、单株施氮量为100mg的子苗为参照,自然生长状况下优质子苗的特征为:育苗时间40d左右,高度16cm,干重5.1g,根颈粗度≥1cm,干鲜重比0.25,生长期叶片SPAD值≤46.6。  相似文献   
143.
<正>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歌"等,是前人与疾病作斗争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有一定的实践依据和科学道理,素来为广大中兽医工作者所遵循,千百年来一直做为一道鸿沟而不敢涉足。余在一次治疗马胸腹积水症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踏入禁区,配伍中同时出现"生甘草"、"醋甘遂"、"醋芫花",非但没有出现毒性反应,而且出现了奇迹般疗效,后经数次验证,同样获效。现将病案择录如下,请同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4.
145.
研究2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1%蛇床子素结合硫磺熏蒸、百菌清烟雾剂烟熏对草莓白粉病的生物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hm2、1%蛇床子素水乳剂2 250 m L/hm2结合硫磺熏蒸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是无公害草莓白粉病生物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6.
从品种选择、定植、苗期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草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大连市金州区较严重的草莓病害有3种:白粉病、灰霉病和黄萎病.文章对草莓病害的分布、症状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8.
深秋十月,正值日光温室草莓的栽植季节,可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曹章村的金冠果业有限公司却没有把草莓单一的种在日光温室里,而是种在了樱桃树下。按常规果树管理经验来说,草莓是不适宜与果树搭配种植的,因为果树的枝叶会遮挡大面积的可见光,造成树下的草莓因光照、通风不足而生长  相似文献   
149.
设施草莓栽培在辽西北地区是一项投资适中.见效快速的避灾项目.易于果农所接受。但是,长期在同一地块进行连作.不仅会导致土壤有机质的明显降低,而且还会导致病虫害的大发生.使栽培效益下降。正确认识草莓连作的危害.科学防治草莓连作的危害.对于保持设施草莓栽培效益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明确江苏丘陵地区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Is)的抗药性区域分布和抗药性分子机制,为抗药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区分计量法和抑制中浓度法测定草莓灰霉病菌对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区域分布和对药剂的敏感性表型,采用草莓果实离体测定法评估药剂对不同药剂敏感性菌株的防效,通过药剂靶标基因的序列分析确定抗药性分子机制。【结果】236株草莓灰霉病菌中对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呈抗性的菌株有192株,2个药剂呈正交互抗性。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敏感菌株的平均抑菌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0.269 8和0.055 9 mg·L~(-1)。77个嘧菌酯抗性菌株的EC50值全部大于100 mg·L~(-1),而吡唑醚菌酯抗性菌株的EC50平均值为67.680 7mg·L~(-1)。接种抗性菌株后再防治的试验证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推荐剂量(a.i 166.67 mg·L~(-1))下失去防效;所有抗性菌株的cyt b基因上都只含有G143A点突变,且第143位氨基酸后均不含有内元(Bcbi-143/144);敏感菌株cyt b基因分为2种,47.4%的敏感菌株不含有Bcbi-143/144,而52.6%的敏感菌株含有Bcbi-143/144。【结论】江苏丘陵地区田间草莓灰霉病菌群体中,对QoIs类药剂产生高水平抗药性的种群已成为主导种群,生产中不宜再用该类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所有田间采集灰霉病菌抗性菌株的抗性分子机制均为cyt b基因G143A点突变,未发现其他位点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