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60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4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草菇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对温度的要求相当敏感。为了使草菇在播种后能正常发菌出菇,栽培时间应选择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3℃以上时。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栽培,以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在室外栽培时,应选择肥沃、疏松、透气的土质。无论选用哪种原料栽培草菇,均应保证原料干燥、无霉变。新收获的稻草必须彻底干燥,否则易烂料。播种前要用5%的石灰水预湿拌料,  相似文献   
62.
采用两段出菇高产栽培技术栽培草菇,生物效率平均可达60%以上,每100kg原料可产鲜菇50公斤以上,产值达4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3.
在春夏2个季节。用废棉和废棉+稻草栽培草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废棉中添加稻草。可逐步替代或减少草菇周年化生产中主要栽培原料废棉,以降低栽培成本,提高菇农的收益。  相似文献   
64.
65.
贵刊今年第2期刊发我写的《草菇反季节栽培技术》一文后,引起了吉林省公主岭市苇子沟乡陈满清、安徽省长丰县土山乡张晓晓、江苏省盐都县义丰镇杨宝林等读者朋友的兴趣,分别给我来信咨询栽培草菇选用哪些品种好的问题。要给这些  相似文献   
66.
林海 《食用菌》2007,29(4):41-41
1大米糠40%,花生饼粉30%,石灰5%,腐熟尿液25%。将上述料搅拌均匀后置缸中发酵15~20d,再煮熟后过滤,取滤液4份,加清水6份,在采收第2潮草菇后喷施,可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7.
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属高温喜湿性食用菌,口味鲜美,营养较丰富。常食草菇,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在国内有几个大城市的市场已供不应求。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蔬菜园艺设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向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食用菌延伸,使食用菌产业快速进入大城市的菜篮子工程。现将我中心蔬菜大棚栽培香菇后利用空闲季节栽培草菇的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8.
周修  赵张  维瑞 《农村新技术》2004,(11):11-12
本技术采用稻、麦草为主料进行反季节栽培草菇试验,获得成功。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在冬季袋栽草菇,生物效率仍可稳定在4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3倍,填补了冬季市场无鲜菇的空白,为草菇周年栽培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9.
草菇保鲜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富民  宫秀荣 《食用菌》1990,12(6):37-38
  相似文献   
70.
草菇床栽料面保湿对菌丝生长和生物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双版纳6~7月,对草菇菇房空间及菇床料面的喷雾温水保湿试验结果:喷30~45℃温水可保持料面湿润,促进培菌期草菇菌丝生长,促进出菇,不影响幼菇蕾生长,喷温水后菇产量为对照(菇床料面不喷温水)的280%~3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