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2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329篇
林业   441篇
农学   1014篇
基础科学   117篇
  798篇
综合类   5691篇
农作物   682篇
水产渔业   611篇
畜牧兽医   5231篇
园艺   674篇
植物保护   700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771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824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1183篇
  2011年   1171篇
  2010年   1047篇
  2009年   929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720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建立一种能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含量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TGEV TH98株的N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连接克隆载体后构建质粒标准品;对荧光定量的循环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其重复性、特异性进行检测,并与普通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应用该方法对采自陕西杨凌周边的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质粒标准品,建立了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敏感性比普通PCR检测方法高2个数量级,对质粒标准品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7~1.0×101拷贝/μL。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从陕西杨凌周边猪场采集的30份样品进行检测,检出4份阳性,与普通PCR检测方法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TGEV荧光定量RT-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省时省力,可以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克隆桔小实蝇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actrocera dorsalis serine protease,BdorSer),研究BdorSer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BdorSer,对其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信息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BdorSer mRNA在桔小实蝇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了BdorSer,该基因ORF全长1 239 bp。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BdorSer与拟暗果蝇(Drosophila pseudoobscura)丝氨酸蛋白酶(登录号XP_001352960)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为65.8%。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dorSer mRNA在桔小实蝇雌雄虫的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雌虫胸部的43.6和26.8倍。BdorSer mRNA在生殖节中表现出较大的性别差异表达特征,雄虫生殖节中的mRNA表达量是雌虫的18.25倍。BdorSer mRNA几乎在昆虫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其中在卵及1,2,3龄幼虫中的表达量分别是10 d 蛹的 0.68,1.63,4.31和15.8倍。BdorSer mRNA随蛹的发育其表达量逐渐减低,1,4,7 d蛹中的表达量分别是10 d蛹的325,125和41倍。【结论】克隆获得了BdorSer,其表达的BdorSer蛋白可能在雄虫的生殖生理中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了桔小实蝇的变态发育过程,尤其是1 d蛹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93.
千年桐种源间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o、Fv/Fm、Yield、qP和qN,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Yield值存在显著差异.参数Fv/Fm、Fv/Fo、Yield是林木光合效率的重要依据,其中莆田种源的三值均较高.据千年桐不同种源荧光参数综合指标投影值的计算结果,6个种源的优劣排序为:莆田>建阳>尤溪>顺昌>沙县>政和.结合叶片SPAD值、苗木的苗高和地径以及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综合考虑,千年桐的早期选择可以优先考虑莆田种源、建阳种源和尤溪种源.  相似文献   
994.
氮磷钾施肥配比对骏枣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骏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氮磷钾在不同施肥时期施肥配比的响应机制。【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3年生骏枣为试验材料,均株施N 0.440 kg、P2O5 0.368 kg、K2O 0.079 kg,按不同量分别于萌芽期、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施入,共组成A、B、C、D 4个氮磷钾施肥配比,以萌芽期施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肥(质量比为1∶2.5)0.4 kg/株为对照,采用Handy PEA 植物荧光效率仪测定花期和成熟期骏枣叶片的荧光参数,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配比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骏枣花期和成熟期,初始荧光(F0)均大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0)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种施肥配比方案对骏枣的F0、Fm、可变荧光(Fv)和Fv/Fm影响差异显著,花期F0FmFv的顺序为C配比>B配比>A配比>D配比,Fv/Fm的顺序为D配比>C配比>A配比>B配比;成熟期F0的顺序为C配比>A配比>B配比>D配比,FmFv的顺序为D配比>C配比>B配比>A配比,Fv/Fm的顺序为D配比>B配比>C配比>A配比。【结论】不同施肥方案比较结果显示,采用D配比(萌芽期施氮0.176 kg/株、磷0.123 kg/株、钾0.040 kg/株,花期施氮0.132 kg/株、磷0.123 kg/株、钾0 kg/株,果实膨大期施氮0.132 kg/株、磷0.123 kg/株、钾0.040 kg/株)时骏枣的最大荧光产量和PS Ⅱ 光能转换效率及PS Ⅱ 电子传递活性最高,说明在氮磷钾施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于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追施磷钾肥能够改善骏枣的光合功能。  相似文献   
995.
以转冷激蛋白(Csps)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油菜为材料,在自然干旱条件下进行胁迫试验,比较研究了转 CSPs 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油菜幼苗干旱胁迫下的耐受性应答情况.在干旱胁迫下,转 CSPs 基因油菜的叶片含水量、蛋白质含量比非转基因油菜的高,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非转基因油菜;胁迫期间,油菜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基因油菜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普遍高于对照.对干旱期间油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进行分析,发现转基因油菜叶片的初始荧光 F0上升趋势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 Fv/Fm 的下降趋势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油菜.以上结果表明,CSPs 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广泛参与了油菜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应答过程,从而增强了植株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996.
以水稻叶面附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pMOD-egfp-Tetr转座复合体,采用电击转化法对短小芽孢杆菌DX01菌株进行了Tn5转座插入诱变,获得了大量的转化子。对转化子进行了遗传稳定性分析和分子鉴定,并且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强烈的绿色荧光,研究结果表明外源DNA已经成功整合进细菌的基因组中,gfp基因在短小芽孢杆菌中实现了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997.
SPE-HPLC/FLD法同时测定水中4种雌激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荧光检测器(FLD)测定水体中4种雌激素(雌三醇、17β-雌二醇、炔雌醇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水样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用5.00 mL超纯水淋洗,15.00 mL甲醇洗脱,洗脱液经氮气吹干后用50%甲醇溶解经HPLC-FLD测定;4种雌激素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体积比为25:30:45),经Inertsil ODS-SP-C18(150 mm ×4.6mm,5 μm)反相色谱柱分离,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0 nm和310 nm,流速1.0 mL· min-1,柱温40℃,进样量20 μL,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0~1000.00 μg·L-1,且相关性良好(R>0.9999),4种雌激素的仪器检出限为0.107 ~0.271μg·L-1,方法检出限为0.214~0.540 ng· L-1.在自来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雌激素混合标准溶液,测得溶液中4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除炔雌醇为55.71%~66.78%外,其余雌激素的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5%,相对标准偏差RSD(n=5)均小于4%.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复性和精密性良好,能有效去除基质干扰,可用于水体中痕量雌激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98.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三维荧光光谱、荧光猝灭滴定和质子核磁共振(1HNMR),分析了白洋淀污染水体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DOM)与Cu(Ⅱ)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OM的结构以碳水化合物及多糖为主且具有明显的类蛋白(峰B)和类富里酸(峰A和峰C)荧光峰,类蛋白的荧光强度较强于可见类富里酸;3类荧光基团荧光强度由于Cu(Ⅱ)猝灭,呈明显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DOM与Cu(Ⅱ)络合常数及1HNMR分析表明DOM中荧光基因与Cu(Ⅱ)络合或螯合能力较大,配位的配位基较多。  相似文献   
999.
促甲状腺素β亚基基因(TSHB)主要表达于动物垂体腺,其表达受到光照周期调控并且与动物季节性繁殖活动密切相关.本实验以济宁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山羊TSHB基因部分cDNA序列(GenBank No.:JQ937288),并使用RT-PCR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SHB基因在济宁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繁殖轴及其他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山羊TSHB基因编码区417bp,编码含有13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各哺乳动物间TSHB基因高度保守,山羊与绵羊、牛TSHB基因同源性最高,达99%;另外,两品种山羊TSHB基因均在垂体中高表达,在济宁青山羊下丘脑、卵巢及海马等组织低度表达,而在辽宁绒山羊下丘脑低度表达,两品种其他组织均没有表达.非繁殖季节济宁青山羊垂体TSHB基因表达水平是辽宁绒山羊的1.6倍(P=0.061),其对季节性繁殖的调控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次对山羊TSHB基因c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研究结果对山羊繁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畜禽粪污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残留的分析方法,将畜禽粪便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再经正己烷液-液萃取,并经氮吹浓缩,乙腈与水混合溶解残渣,过微孔滤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以0.01 mol/L四丁基溴化胺(pH 3.0)/乙腈(94/6,V/V)为流动相,于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8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畜禽粪污样品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为77.8%~98.2%,相对标准偏差为3.5%~7.2%,检测限为0.005~0.0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可满足畜禽粪污中4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