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605篇
  360篇
综合类   1028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224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水肥条件下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取决于农作物固定碳量和土壤异养呼吸排放碳量。为揭示水肥用量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综合影响,设置3个灌水水平:高水、中水和低水(W1、W0.85、W0.7夏玉米季分别为90、76.5、63mm,冬小麦季分别为140、119、98mm),4个施氮水平: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N1、N0.85、N0.7、N0夏玉米季分别为300、255、210、0kg/hm2,冬小麦季分别为210、178.5、147、0kg/hm2),4个施磷水平:高磷、中磷、低磷和不施磷(P1、P0.85、P0.7和P0夏玉米季分别为90、76.5、63、0kg/hm2,冬小麦季分别为150、127.5、105、0kg/hm2)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夏玉米季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碳量(CNEP)为6805~7233kg/hm2,冬小麦季CNEP为5842~6434kg/hm2,夏玉米CNEP高于冬小麦。在高、中、低肥水平下,增加灌水量,夏玉米/冬小麦周年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量(CNPP)提高2.48%~5.96%,土壤微生物异养呼吸碳释放量(CRm)增加2.15%~15.20%,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碳量(CNEP)增加1.16%~6.47%。在高、中、低供水水平下,增加施肥量,夏玉米/冬小麦周年CNPP增加2.95%~3.43%,土壤CRm增加5.23%~18.67%,CNEP增加0.93%~2.79%,CNEP增加比例与供水水平呈负相关。在低水条件下,氮磷肥配施处理夏玉米/冬小麦农田周年CNEP较单施氮、磷肥分别增加4.86%、7.34%,且氮磷肥交互作用显著(P<0.05),水肥供应水平相差15%时对冬小麦农田CNEP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氮磷肥配施、水肥协调供应均有助于促进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的净碳输入,在节水节肥原则下,夏玉米和冬小麦分别在W0.85N0.85P0.85和W0.7N0.85P0.85水肥供应条件下有利于增加农田CNEP。  相似文献   
82.
基于模糊定权的模糊可信性约束二次规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最大化黑河中游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模糊定权的方法将多目标效益转化为作物的综合效益权重,并将该权重应用于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中,对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的作物(小麦和玉米)进行水量优化配置.该模型为模糊可信性约束二次规划模型,模糊可信性约束中采用三角模糊数,可信性置信水平分别取0.5,0.6,0.7,0.8,0.9和1.0.以2011年的水量优化为例,优化后较优化前作物的配水量减少了3 701.25万m3,产量增加了1 291.28万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提升了0.28亿元和0.18万人.另外,规划年2020年作物水量配置较现状年(2011年)的小麦和玉米的配水量分别减少了4.98%~5.24%和11.01%~12.07%,缺水情况得到改善.不同条件下的配水结果能够给决策者提供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83.
全圆旋转射流喷头设计与水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农业节水灌溉效率,提出了一种全圆旋转射流喷头。确定了喷头的CFD数值模拟方法,选取深宽比、位差比、劈距比、侧壁倾角作为试验因素,以射流附壁切换频率和流量振幅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喷头内流道的优化结构。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对喷头的射流附壁切换频率进行测定,同时监测喷头的进口流量,结果表明,模拟所得的流量压力关系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范围为2. 1%~4. 0%,射流附壁切换频率随进口压力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相对误差范围为7. 7%~22. 2%。当进口压力为0. 15、0. 20、0. 25 MPa时,分别研究了PY210A型摇臂式喷头和射流喷头的水力性能,其中射流喷头的流量较小(1. 19~1. 53 m3/h)、射程较远(13. 0~15. 7 m)、平均喷灌强度较小(2. 85~3. 63 mm/h),转动周期较短(81~105 s),摇臂式喷头的喷洒水量呈"马鞍形"分布,射程近处和远处的喷洒水量相对较大,射流喷头的喷洒水量呈"三角形"分布,喷洒水量随射程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4.
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扬水灌区水资源紧缺、供水扬程高、不同灌溉方式并存、供水调配困难、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了多级扬水灌区的供水调配优化研究。考虑研究区供水具有多层次、相互联系、组成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等特点,建立了具有二层递阶结构的供水调配多目标优化模型。模型以各层缺水量平方和最小和运行功耗最小为目标,考虑不同灌溉时段影响,第1层建立单个泵站供水调度优化模型,以进行单个泵站控制区内各时段输蓄水量分配优化;第2层建立多级泵站供水调配优化模型,以优化系统内各级泵站系统各时段供水量和提水量。两层之间以供水量作为协调变量,依据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进行求解,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之间水量调配和主体利益的协调。灌区应用表明,所构建模型能有效进行多级扬水灌区水量调配优化,给出了核定水量下各级泵站系统水量分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缓解了各级泵站间的供水调配时空矛盾,显著减小了系统缺水量。研究结果可为灌区管理者进行实际水量调配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水肥管理达到减少温室土壤硝态氮残留、维持土壤质量的目的,探求温室土壤硝态氮残留与水肥用量的关系。【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以灌水量和氮、磷、钾及有机肥用量为试验因素,根据当地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实际中的水肥用量,设计各试验因子的水肥水平,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拉秧后测定耕层土壤硝态氮量,建立土壤硝态氮量与水肥因子间的数学模型,据此分析了各单因子效应及二因素的耦合效应。【结果】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影响最大,施磷量、灌水量和施钾量次之,有机肥用量最小。当其他因子为0水平时,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多而增加,随施磷量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变化,随灌水量、施钾量以及有机肥用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灌水量及氮、磷、钾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产生的影响程度随其他因子的水平而变,存在明显交互作用。模型寻优显示:灌水量455.1~471.5 mm,施氮量532.3~586.5 kg/hm2,施磷量420.8~466.4 kg/hm2,施钾量646.1~723.5 kg/hm2,有机肥用量25.6~27.9 t/hm2,耕层土壤硝态氮量可维持在100~150 mg/kg的较低水平。【结论】温室菜地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相对较大,可以通过优化水肥用量来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故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仍需严格控制水肥用量。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国内外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综合评述了影响各种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因素及其适用条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不同类型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优缺点,为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理论研究及在灌区灌排优化决策和防治土壤盐碱化模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1施肥后立即浇水 固态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必须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果树根系吸收,同时,肥料的有效养分向上运输、参与代谢也都离不开水。因此施肥后应立即浇水,使肥料在较短时间内溶解被根系吸收。但土壤质地较轻的果园浇水量不宜过大,以防氮肥、钾肥随水向土层下部淋失,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1、果产区果园灌溉简况果产区果园大部分无灌溉条件,且山地果园居多,春季(3—5月)又是果树需水最敏感时期,春早对果树威胁很大。当此间降水量不足历年一半或果园田间持水量低于50%,持续1个月以上就会出现旱情。采取春灌和保墒耕作技术防御春旱是增产的关键。当果园土壤田间持水量〈60%时。  相似文献   
89.
大型喷灌机在国营黄羊滩农场的推广应用,解决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大型喷灌机应用效果与传统渠道灌溉进行对比分析,节水率在50%以上,单方水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经过几年来的示范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宁夏中部干旱带推广应用大型喷灌机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0.
<正>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葡萄除梗破碎机。1结构该机由进料器、传动装置、除梗转筒、除梗拨叉、破碎装置、机架等组成(图1)。进料器采用螺旋进料,后连接除梗转筒,在除梗转筒中安装除梗拨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