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55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248篇
  57篇
综合类   2202篇
农作物   299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2577篇
园艺   310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复杂网络中的无标度网络研究了埃博拉病毒传播模型。首先,选取Barabasi-Albert网络构建具有低易感的传染病模型(SIRSLS模型),用于分析埃博拉病毒的传播特性。其次,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假定一个具有500人、演化500d的系统,据此对SIRSLS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揭示出埃博拉病毒在复杂网络上传播的基本规律。最后,根据西非国家几内亚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基本数据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具有小世界的特性;埃博拉病毒传播率在小规模范围内有所波动,但是最终会下降并趋于一个稳定状态。此外,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提出了如下建议:通过改进免疫策略阻止传染病传播;加速疫苗与病毒治疗药物的研究;加大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由此减少并最终阻断埃博拉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72.
兔波氏杆菌病也叫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特征表现慢性鼻炎、支气管肺炎和咽炎。在冬季和早春多发。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幼兔发病率高,并且有死亡病例。成年兔发病较少。此菌在笼养兔污染为64.4%,散养兔为20.0%。在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73.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299-299
濒临灭绝的袋獾,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他们的身高只能长到0.3米高,但他却具有相同体型大小任何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强大撕咬力。近年来,袋獾成为一种不同寻常传播性癌症的受害者,这种传染病叫做“袋獾面部肿瘤”,目前受该传染病影响,在过去十年里,袋獾的数量已下降了一半。  相似文献   
74.
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根结线虫的危害特点、传播途径、重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本刊启事     
1.自2009年开始,执行新的稿费标准。对优质稿件,给予高稿酬。2.本刊稿件一律采用首发原创稿,作者不得抄袭、剽窃及一稿多投。3.风格题材不限,要求文笔简练,短小精悍。4.投稿方式:邮寄:(100022)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501室《意林》原创版编辑部本刊投稿邮箱:yilinjiangshu@sina.  相似文献   
7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被认为是影响集约化养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全世界生猪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关键就是控制该病的传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控制包括疾病监测、 快速诊断、 生物安全、 合理的免疫程序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尽管目前已经报道了大量关于猪蓝耳病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但关于该病感染传播相关的综述报道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猪场间、 猪个体间PRRSV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病毒的传播对疫苗接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张艳萍 《中国饲料》2023,(16):114-117
品牌形象反映了客户对产品的评价和认知,好的品牌形象能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销量,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饲料企业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媒介形态、受众群体明显变化。饲料企业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为饲料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猪只特别是仔猪的大批死亡。1流行特点1.1流行季节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1.2传播途经目前发现该病可通过舔食断尾伤口,喝饮污染尿水、使用污染针头、阉割刀、剪尾钳、耳号钳及交配等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79.
本研究应用RT-PCR技术对孵化过程中死亡的不同品种种鸭胚进行常见病毒感染检测。结果表明,死亡的种鸭胚感染病毒种类多达9种,且首次从鸭胚中检测到禽坦布苏病毒(ATV)感染,不同品种的种鸭胚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以种番鸭胚感染率最高达58.82%。ATV囊膜蛋白(E)基因分析表明,3株种鸭胚ATV分离毒(PT15-4株、FJFQLL36株和PT15-27株)与GenBank中已发布鸭源ATV囊膜蛋白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7.2%~99.8%及97.1%~99.4%之间,亲缘关系密切。动物试验表明,3株病毒对开产麻鸭的致病性不尽相同,其中PT15-4株和PT15-27株可引起麻鸭产蛋量显著降低及卵巢的出血病变,而FJFQLL36株病毒对麻鸭产蛋影响不明显,且未引起蛋鸭卵巢明显出血或卵黄液化病变。以上结果表明,我国种鸭胚中病毒性感染较为复杂,而且还出现了ATV的感染,尽管不同禽坦布苏病毒分离株间存在毒力差异,但均可从种鸭经卵传播到种蛋而成为新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80.
1传染性脑膜脑炎 本病是由昏睡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在牛群中呈水平传播,尤其易在育肥牛群中传播。病牛临床上表现为衰弱、发热、蹒跚,球节肿大,呼吸困难,嗜睡,后期麻痹、昏迷和突然死亡。本病病死率很高,剖检可见纤维素性脑膜炎,动脉栓塞和坏死,淋巴结肿大呈黑红色,化脓性关节炎及脑出血。切片中显示牛脑血管栓塞,多形核细胞浸润及多数坏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