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61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50篇
  70篇
综合类   35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提出统计学中的组距分组资料方差和标准差计算公式误差问题 ,由方差的加法定理和均匀分布方差给出分组资料方差计算和标准差计算的修正公式具体形式 ,并就均匀分布数列和正态分布数列组内方差平均数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52.
卡尔曼滤波是目前处理滑坡监测数据的主要方法。针对传统卡尔曼滤波中动态噪声不准或不容易确定而导致滤波发散的现象,提出用动态噪声的方差阵补偿法对滤波中的方差-协方差误差进行修正,结合三峡实测数据处理,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克服滑坡监测数据处理中滤波模型发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年棉花长势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县域尺度的我国长势指标存在空间异质性.5月真叶数、6月真叶数、7月总果节数、9月成铃数的半方差值随间隔的变化很好的符合高斯理论模型的变化趋势,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变化在0.472~0.856之间,8月成铃数则较好地符合球状理论模型,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879.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是 1644.25、1822.61、2293.59、2777.63、1195.56 km.5月份单株真叶数99.9%的空间变异是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原因造成的,7月份的单株总果节数的96.7%的空间变异是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原因造成的,6月单株真叶数、8月单株成铃数、9月单株成铃数的空间分布的结构比分别为0.61、0.929、0.869.  相似文献   
54.
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按NCⅡ设计(7×6)研究了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受种子二倍体胚、三倍体胚乳、细胞质和二倍体母体植株4套遗传体系的控制;主要品质性状4套遗传体系的效应值之间无太大的差异,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的胚遗传效应全部体现为胚加性遗传效应,而4种品质性状的胚乳遗传效应则全部由胚乳显性遗传效应构成;母体遗传效应主要表现为母体加性效应;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亲本9636、99S2041-1-1-1和478在普通玉米品质改良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结果还发现,不同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因此对这些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或杂种优势利用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采用加性-显性的遗传模型,研究海岛稀11个亲本和30个F1杂交组合8个产量性状的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单株有效铃数、单株无效铃数、铃重、籽棉产量的加性方差比率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而显性方差比率均不显著,表明这4个产量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皮棉产量、衣分、衣指则不显著,且普通次义遗传率较低。遗传分析表明:新海14号和99-1111籽棉产量有显著的加性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56.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数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田间土壤养分合理取样数取决于养分要素自身空间变异程度和人们对数据精度的要求。若空间变异大、精度要求高则需要较多采样数,反之需较少样点数。计算结果表明,极大多数养分要素的合理取样数较实际取样数有较大幅度减少,意味着可大幅降低采样及分析成本。据统计学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函数方法研究结果,养分要素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但不同方向上的自相关性有明显差异,独立间距也因养分要素而异。研究结果可为精准农业土壤养分样点密度设定、养分要素等值线绘制及精准施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7.
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选择山西省一年两作和一年一作两种种植制度下的两个自然村作为试点,通过网格方法采取土样,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进行了养分分析,并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半方差函数对土壤养分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着空间变异,受农业传统施肥措施影响较大的N、P和OM,变异相对较大;而Ca、Mg、K、Cu、Fe、Mn等养分,传统施肥投入较少,土壤变异相对较小;土壤养分性质存在半方差结构,拟合模型包括球型、线型和指数型,但同一养分拟合半方差模型不尽相同。即使模型一致,最大相关距离也不一样,而且空间变异性强弱程度也不尽相同。Ca、N、Mn显示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K、P、S显示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基于半方差函数与等别的耕地质量监测样点优化布设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以浙江省耕地质量监测试点松阳县为例,探讨县级尺度的耕地质量监测样点的布设方法。选择自然等指数的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监测样点的样本容量;采用地统计学半方差函数分析耕地质量的变异情况,利用自然等指数的变异特征与规律实现监测样点的预布设;重点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分等因素、耕地质量潜在变化区域的空间分布,结合等别组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预布设的监测样点进行优化,得到40个监测样点。研究成果提高了监测样点的精度、代表性、科学性,方法易操作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能为耕地质量监测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应用RAPD技术分析13个小白菜和11个结球甘蓝品种的Cd累积特性与耐性的结果表明,8个随机引物中有5个引物扩增到31条多态性片段,大小在100~2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茎叶Cd高累积的品种有聚集成丛的趋势;茎叶Cd含量与品种间相对遗传距离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遗传多样性则随着茎叶Cd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低Cd累积组间分子方差(AMOVA)也呈现显著差异。初步确认了与供试材料茎叶Cd高累积和耐性相关的2个RPAD标记:小白菜1个(350bp),结球甘蓝1个(410bp)。  相似文献   
60.
GPS导航与定位的质量取决于对动态载体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认知.本文首先基于机动载体的当前统计模型,设计了离散系统的Kalman滤波器,进而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给出了一种适合GPS动态定位的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模型简单,实时性好.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滤波导航解能有效地控制观测异常和动态扰动异常对导航解的影响,使导航解更能反映导航目标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