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4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林业   973篇
农学   968篇
基础科学   608篇
  285篇
综合类   5967篇
农作物   466篇
水产渔业   583篇
畜牧兽医   6484篇
园艺   1001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843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022篇
  2011年   1035篇
  2010年   1047篇
  2009年   1069篇
  2008年   1547篇
  2007年   1318篇
  2006年   947篇
  2005年   946篇
  2004年   792篇
  2003年   753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冬季最冷时段对东农98-Ⅱ型日光节能温室(两种种养方式)的温度观测,说明98-Ⅱ型温室的增温效应是显的。从两种不同种养方式对比看,联栋(前棚种菜后舍养猪)的白天增温效果优于养鱼池温室,在夜间保温性能上,则是养鱼池略优于联栋温室。  相似文献   
52.
对黄金槐进行试管快速繁殖研究,摸索出适宜分化及生根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分化系数达8,试管内生根率达95%以上,试管外生根率达86.7%;探索了适宜的移栽环境,试管苗移栽成活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53.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此病不分年龄和品种均有易感性 ,多发生在温暖潮湿季节 ,痊愈鸽可获得终生免疫。该病对鸽的危害较大 ,近五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笔者用病毒唑和中药结合治疗病鸽 148只 ,治愈 146只 ,治愈率达98.6 % ,对 150余只同群假定健康鸽进行预防 ,效果理想。1 临床症状本病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1.1 皮肤型精神不振 ,食欲减少或废绝 ,闭目呆立 ,多见头部和胫骨下端的腿部出现小点状的小疹 ,水疱和脓疱 ,结痂。1.2 粘膜型多见口腔粘膜有黄色小颗粒、黄色结痂或伪膜 ;眼睑边缘、眼结膜潮红、肿胀 ,…  相似文献   
54.
55.
番荔枝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热带果树番荔枝(Annona spp.)在选种育种和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实生树和砧木选种,杂交育种,人工授粉,产期调节以及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生态因子对番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国内番荔枝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1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土壤封闭化学除草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土壤墒情、温度、降雨量、风力、有机质含量、pH值、整地质量等。  相似文献   
57.
牛百叶干是食物在瓣胃内停滞较久,变干发硬,导致脾胃运化失调以至于停止反刍的疾病,西兽医称瓣胃阻塞。笔者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每年6~9月期间都要治疗牛百叶干病,累计有60余例,效果明显,现介绍供参考。1发病原因耕牛发病的原因是过食豆角皮、稻杆、花生壳、藤、碗豆藤等含高粗纤维不利于反刍不利于消化的饲料,特别是半干枯坚韧的红薯藤、花生藤,加上饮水不足运动不够很容易发生百叶干。我县多发生在6~9月份。2症状牛病初期表现为食欲差,精神不振,鼻镜汗少,舌干无津,反刍减少时有口咀嚼或磨牙现象,…  相似文献   
58.
仔猪副伤寒 ,又叫猪副肠热、仔猪坏死性肠炎。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 ,多发生于 2~ 4月龄的仔猪 ,6月龄以上的猪只很少发生。其特征 :急性的为败血症 ,慢性的为坏死性肠炎。临床上以持续下痢和耳尖、部份皮肤紫斑为特征。由于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动物带菌又较普遍。因此 ,该病在我县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 ,尤其在饲养管理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下 ,往往呈地方性流行。笔者近几年来 ,共治疗该病6 8例 ,治愈 5 7例 ,治愈率 83.8% ,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因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相似文献   
59.
小尾寒羊喘症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常呈地方性流行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阴雨连绵、寒冷潮湿、营养缺乏等不良因素诱发本病。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咳喘 ,鼻流浆液性脓液 ,4~ 5天咳喘加重 ,呼吸加快 ,呼吸音精厉。肺部叩诊多在一侧出现实音区 ,听诊肺部有呼吸粗音或支气管呼吸音。触压胸壁 ,病羊敏感 ,表现疼痛。此期病羊呼吸困难 ,高热稽留 ,眼睑肿胀 ,流泪或有黏液。孕羊可发生流产 ,部分病羊肚胀腹泻 ,有些病羊口腔溃烂 ,乳房发生皮肤发疹。病期为 7-15天 ,反刍障碍明显降低。笔者…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