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林业   61篇
农学   507篇
基础科学   2篇
  40篇
综合类   1525篇
农作物   6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参考籼型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以6个籼型杂交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II)交配设计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品种为材料,对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稻组合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荧光(Fm)、实际光能利用率Φ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ΦNPQ同时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杂交稻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2杂交稻不育系ΦPSII和ΦNPQ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大于杂交稻恢复系ΦPSII和ΦNPQ的GCA方差,表明这些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其不育系的影响大于受其恢复系的影响。3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其狭义遗传力,其中,Fm、ΦPSII、ΦNPQ、非光化学淬灭NPQ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狭义遗传力为20%~50%,具有中等遗传力;Fo、原初光能利用率(Fv/Fm)、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ΦNO)、化学淬灭(qL)、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狭义遗传力在20%以下,遗传力较弱。4杂交稻ΦPSII的竞争优势与其母本GCA呈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且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表明杂交稻ΦPSII的母本GCA效应值较高,其杂交稻组合的竞争优势也强。在选配高光能利用效率的强优势杂交稻组合时,关键应优先选择ΦPSII的配合力和表型均优良的杂交稻不育系配组。  相似文献   
82.
以8个玉米自交系作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15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后,初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克99和民99,其在穗重、百粒重主要性状的SCA效应值都较高,杂种优势强。从总配合力效应的数据中筛选出比较有利用价值的4个自交系,分别为克99、民99、L0208和民199。  相似文献   
83.
以8种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9个恢复系配制的72个不育系杂种及保持系杂种为材料,研究了杂交稻对白叶枯病菌主基因抗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杂交稻的抗性以主基因抗性为主,但同时也受双亲中与抗性有关的其他加性、显性及上位性基因效应的影响。说明杂交稻的抗性强弱取决于双亲抗性基因互补和累加程度高低。  相似文献   
84.
于俊萍 《中国种业》2010,(Z1):70-70
<正>玉米自交系是指从一个杂合单株经过若干世代的连续自交,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自交系不是直接用于大田生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6个温带早熟玉米自交系和1个具有墨西哥高地特性自交系的早熟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配合力,同时对子粒产量也进行了研究。旨在利用墨西哥高海拔地区的基因源,改进玉米对寒温环境的适应性,并为选育兼有高产和短生育期的早熟玉米杂交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
玉米高原地方种质改良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验证高原地方种质的改良效果,探索其杂种优势类群。【方法】以国内6个主要杂优模式群的12个代表自交系为母本,5个含高原地方血缘的自交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通过田间种植鉴定,对F1的单株产量等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各自交系的所有考察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差异。【结论】81111和8111沃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地方种质资源的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瑞德群体、旅大红骨与高原地方种质组配,易获得较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7.
高粱几个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诚 《杂粮作物》2000,20(4):17-19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分析了不育系承16A、214A、7050A、A5-1及恢复系0-30、527、0-09、0-01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育系7050A、A51产量一般配合效应较大,214A、承16A穗长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恢复系0-09产量、穗粒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产量最高的杂交组合是7050A/0-09和A5-1/0-09。  相似文献   
88.
从C418的育成再论北方杂交粳稻的发展形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1999年北方杂交粳稻有关C418系列组合的区试结果为依据,论述了北方杂交粳稻的发展形势;分析了C418在育种上的科技创新点。  相似文献   
89.
微机在现代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陆地棉族系种质系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NCⅡ交配设计选用6个陆地棉族系种质系材料和3个常规品种组配18个F1,分析了11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配合力效应显著,表明这些性状受加性效应控制;4个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显著,表明这些性状受加性效应控制外,还有不可忽视的非加性效应作用。28系、31系为综合性状优良亲本,35系为纤维品质较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