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48篇
  308篇
综合类   999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377篇
园艺   14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6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酸性土壤施石灰对烟稻轮作后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稻轮作中,酸性土壤(pH5.0)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能明显促进当季烤烟生长,但施用过多对烤烟生长不利.从石灰施用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4g,明显抑制第2季水稻生长.每千克土施石灰0.2g,有利于当季和下一季水稻生长,对第3季烤烟生长无明显后效.从当季烤烟生长及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为宜,且隔季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2.
大豆钟子贮藏期间活力变化规律及PEG处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规的仓贮条件下,经不同年限贮藏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动过程中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ATP水平下降,与种子活力呈正相关;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有所升高,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证明膜及线粒体等发生了生理上的改变,最终表现为田间出苗率及整齐度降低。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田间出苗率与新种子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用浓度为20%的PEG水溶液在15℃条件下处理48小时,活力明显提高,表现为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酸性磷酸醋酶活性、ATF水平提高,电导率下降:田间出苗率显著增加,后者与隔一年后收获的种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花生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之一,然而该地区酸性低钙土壤环境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为筛选适宜广东地区低钙土壤生长的高产优质花生种质,于2020年选用32份花生品种进行大田试验,分别在不施钙与施钙(CaO)1200 kg/hm2水平下观察花生收获期的产量构成,以荚果产量耐低钙系数及秕果率耐低钙系数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白玉菇酸性磷酸酯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以白玉菇为材料提取酸性磷酸酯酶(ACPase,EC.3.1.3.2),进一步将原酶液盐析、层析2种常用的蛋白纯化技术,分离得到酸性磷酸酯酶,并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该酶分子量约为70 kD,水解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最适pH为4.5,等电点为5.5,最适温度为40℃,该酶在50℃时有热激活效应;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酶有2个吸收峰,分别在220和280 nm处;耐热时间表明在40℃下耐热保温40 min后,酶活力为最大活力的60.79%,并在保温20 min时酶活力最大,50℃时酶活力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温20 min后,酶活力下降为最初酶活力的20.77%;Hg2+、Pb2+、Ag+、Cd2+4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Ag+抑制作用最强.酶的动力学参数Km为0.031 mmol/L、Vmax为0.204 mmol/(L·min)、酶反应初速度为18.66×10-3μmol/L.[结论]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受温度、pH、金属离子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温度及培养基酸碱度等条件.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涉及一些较大分子的反应之固体酸催化问题,以价格便宜的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磺酸基官能化介孔材料MSU,并采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等技术研究了所合成材料(MSU-SO3H)的结构和酸性.结果表明,合成的磺酸基官能化的MSU具有规整的介孔结构,其总体酸性略弱于微孔分子筛HZSM-5.  相似文献   
76.
将含有人参皂苷和黄芪多糖的渔用新药"鱼虾宝"定量注射到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体内后,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探讨了"鱼虾宝"作为免疫刺激剂对南美白对虾免疫系统的免疫刺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经注射"鱼虾宝"刺激后,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明显上升,在注射后72h,ACP活性由对照组的0.0813 U/mL提高到0.0946 U/mL,ALP活性由0.1072 U/mL提高到0.1245 U/mL,而在血清和肌肉中ACP和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虾相比,试验组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POD活性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7.
研究在饲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发酵豆粕和酶解鱼粉对刺参幼苗(Apostichopus japonicus)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于投喂后第60d后检测ACP、AKP、LSZ与SOD活性。结果显示,总体上分析用发酵豆粕替代豆粕比用酶解鱼粉替代鱼粉对刺参幼苗ACP、AKP的影响要显著。单独分析单一因素,各添加组ACP、AKP活性较不添加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用发酵豆粕替代100%大豆粕组与用酶解鱼粉替代50%鱼粉组效果最佳。发酵豆粕组与酶解鱼粉组对LSZ活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其发酵豆粕各个替代组较不替代组LSZ的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替代75%组最为明显(P0.05)。酶解鱼粉各个替代组较不替代组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不显著。总体上分析发酵豆粕组与酶解鱼粉组对SOD活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两者不同替代组较不替代组SOD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都不显著。研究表明发酵豆粕和酶解鱼粉替代饲料中的大豆粕和鱼粉对刺参幼参的免疫力都有不同程度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三种鲟鱼血清及组织中磷酸酶和补体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施氏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的血清、肝脏、鳃及肠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补体C3及补体C4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AKP活性在小体鲟鳃和肠中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比伯利亚鲟(P<0.05),而其在三种鲟鱼的肝脏和血清中差异不显著(P>0.05);ACP活性在小体鲟肠中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比伯利亚鲟(P<0.05),而其在三种鲟鱼的肝脏、鳃和血清中差异不显著(P>0.05);补体C3活性在小体鲟肝脏和肠中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比伯利亚鲟(P<0.05),而其在三种鲟鱼的鳃和血清中差异不显著(P>0.05);小体鲟血清中补体C4活性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而补体C4活性在三种鲟鱼的肝脏、鳃及肠中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虽然三种同为鲟科鲟属鱼类,但它们之间的AKP、ACP、补体C3及补体C4活性存在着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79.
“根瘤菌+Mo”菌剂和AM菌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四川花生主产区酸性紫色土缺氮、磷、钼的现状,并依据“高效花生根瘤菌+Mo”显著的增产效果和丛枝菌根(AM)真菌高效吸磷特性,分别将R(高效花生根瘤菌)+Mo、AM菌剂(Glomus mosseae)、AM +R+Mo对盆栽花生进行处理。试验结果如下: (1)单接种G. mosseae 能显著提高土著根瘤菌的结瘤能力,极显著提高盛花期植株含磷量。植株盛花期干重、叶绿素、总氮、总钾量高于单接种花生根瘤菌Spr4-5(R)和CK,且与CK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接种根瘤菌Spr4-5比单接种G. mosseae增产10.1%,差异不显著;分别比CK增产52.5%、38.5%,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Spr4-5和G. mosseae均是高效菌株。(2)Spr4-5和G. mosseae双接种比单接种Spr4-5或G. mosseae分别增产3.8%、14.3%,差异不显著;比CK增产58.3%,达极显著水平。(3)“AM+Spr4-5+钼酸铵”菌剂处理比等钼量的“Spr4-5+钼酸铵”菌剂的产量低,且达到极显著水平; G. mosseae 对钼敏感;与供试根瘤菌正协同效果最佳的钼酸铵浓度为2‰。  相似文献   
80.
磷水平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的磷营养遗传特性,以7份亲本及其4个组合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根系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的影响。在低磷条件下,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的APase活性较对照增加不显著,而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和D83B则通过显著提高根系APase活性增强了对磷胁迫环境的适应性。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和R527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的APase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而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和R781除在分蘖期APase活性增加明显外,在孕穗期和灌浆期APase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亲本配制的杂交稻在低磷水平下,根系APase活性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磷低效型杂交组合Ⅱ优549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根系的APase活性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差异不显著;磷高效型杂交组合D83A/R527在低磷水平下3个时期APase活性均明显提高。由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配制的Ⅱ优549,根系APase活性受低磷胁迫增幅不大;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83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根系APase活性在低磷水平下上升显著;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配制的Ⅱ优892,以及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781配制的D62A/R781,受低磷胁迫时根系APase活性上升幅度介于磷低效组合Ⅱ优549和磷高效组合D83A/R52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