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3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176篇
基础科学   81篇
  479篇
综合类   2354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059篇
畜牧兽医   1312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水稻孕穗期铜制剂药害调查与分析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发现,施用硫酸铜等铜制剂对处于幼穗分化至孕穗期的水稻易产生药害,它主要是破坏水稻幼穗分化,产生颖花退化,颖壳畸形和不孕等症状,也会刺激稻茎产生大量无效次生分蘖等,造成减产或绝收。在生产上应避免在这个敏感期施用铜制剂农药。  相似文献   
992.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干预池塘底泥微生物相和水体藻相,使泥水界面有机质减少,好氧层加厚,增加水体藻类多样性,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藻相,提高池塘溶解氧水平。并且可以促进有机污染物好氧分解,减少NH3、H2S、NO^2-等有毒物质的释放,强化池塘自净功能,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93.
藻毒素对青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在幼苗体内的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藻毒素(MC)对其发芽、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MC-LR和MC-RR在幼苗体内的积累.结果表明:随着MC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相比青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降低.MC对青菜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具有不同影响,高浓度MC对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幼苗体内MC-LR和MC-RR积累含量随着MC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MC-LR和MC-RR的生物富集系数(BCF)随着MC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结果显示MC可在青菜幼苗体内积累,这可能产生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铜、锌在双城、海伦、方正农田黑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3地土壤吸附Cu2+、Zn2+的量均随着平衡液中Cu2+、Zn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双城、海伦、方正农田黑土对Cu2+的吸附解吸行为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吸附态Cu2+的解吸有明显滞后现象,而且3地土壤吸附态Cu2+的解吸率均较低.供试土壤对Zn2+的吸附行为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而对Zn2+的解吸行为用Langmuir方程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995.
李成梅  刘容珍  曹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10-10011
以果蝇为例,阐述了铜在动物体内的摄入、分配、排泄以及转录水平调控过程。果蝇细胞对铜的摄取主要通过金属反应转录因子MTF调节转运蛋白Ctr与金属硫蛋白mt之间的表达调控铜离子的摄取。进入胞浆内的铜主要通过ATX1、CCS和Cox17这3种铜伴侣蛋白经3条不同途径进行转运和调节。金属硫蛋白与P型ATP7酶在铜的排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贾雯  黄翔鹄 《水产学报》2013,37(3):465-472
颤藻(Oscillatoria sp.)为对虾养殖池塘中的一种常见的有害蓝藻。本实验以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的除菌体滤液和颤藻为基础,研究各自在不同阶段的溶藻效果,通过测定藻体干重、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蓝蛋白含量,探究溶藻效果的最佳作用阶段及其作用机理,为改善对虾养殖水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稳定期和衰亡期的除菌体滤液对颤藻的溶藻效果均影响极显著(P<0.01):7天后颤藻干重分别减少了51.77%、47.04%,叶绿素a含量分别降低了67.60%、59.13%,藻蓝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33.51%、30.97%;溶藻细菌除菌体滤液对延滞期的颤藻溶藻效果影响极显著(P<0.01):7天后颤藻干重减少了63.90%,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69.72%,藻蓝蛋白含量升高了54.17%。因此,本研究显示侧孢短芽孢杆菌培养至稳定期的除菌体滤液对延滞期颤藻的溶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7.
对山东胶南地区刺参养殖池中常见的一种对刺参危害较大的刚毛藻品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对其繁殖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刺参室外池塘养殖期敌害藻类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藻是曲褶刚毛藻(Cladophora flexuosa)。4月中旬,当池塘水温从13.5 ℃逐渐升高时开始出现;5月水温20 ℃左右时达到繁殖高峰,生物量达500 g·m-2;6月池塘水温升高至25 ℃后开始衰亡;7月水温达28 ℃后腐烂消亡。在刚毛藻繁殖初期应提高水位或及时清除池塘底部的刚毛藻,以防其大量生长,死亡后败坏水质,造成刺参死亡。  相似文献   
998.
将盐藻接入不同质量浓度的VB6培养液中,检测其对盐藻色素形成、细胞生长与蛋白质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B6对盐藻的作用效应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能够使盐藻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形成最多、细胞繁殖最快、蛋白质积累量最大的VB6质量浓度为250μg/L。在此质量浓度下,每个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盐藻细胞快速繁殖所致。  相似文献   
999.
Ni和Cu胁迫对骆驼蓬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Ni、Cu单一处理对金昌Ni/Cu尾矿库先锋植物骆驼蓬幼苗Ni、Cu积累、膜脂过氧化程度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蓬幼苗叶片及根部Ni、Cu含量随土壤介质中Ni、C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Ni主要富集在骆驼蓬的叶片,而Cu主要富集在骆驼蓬的根部;叶片及根部丙二醛(MDA)含量总体随Ni、Cu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Ni胁迫下,骆驼蓬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较对照均有所增强,共同组成植物体内一个有效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系统,根部SOD、APX和CAT活性受到抑制,POD和GR受诱导活性增强,在减轻Ni胁迫引起氧化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Cu胁迫下骆驼蓬叶片SOD、POD、CAT、APX及GR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减弱了Cu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根部APX活性受抑制,SOD、POD、CAT及GR活性受诱导增强,在缓解Cu胁迫引起氧化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条石鲷、文蛤、龙须菜混养模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利用人工模拟养殖系统,在人工育苗池进行鱼-贝-藻的混养试验,选用条石鲷、文蛤和龙须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组合以及养殖模式中各生物的生长状况。[结果]龙须菜、条石鲷和文蛤在混养条件下的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单养模式。条石鲷和文蛤的存活率都明显高于单养模式,说明龙须菜对文蛤和条石鲷的生长都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了养殖生物的产量。[结论]以大型藻类为基础的综合养殖生态系统较其他系统具有更强的抗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