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丹阳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全市总面积1047.47 km2,现有耕地面积7.66万hm2,其中水稻面积4.33万hm2,旱地面积为3.31万hm2,共辖15个镇(区)、230个村、总人口80.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9.51万人,是全国水产生产、绿化工作、粮食生产先进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下游粳稻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因聚合是实现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构建粳稻背景下不同双基因聚合系,利用长江下游粳型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ea)菌株评价其抗性效应并解析其抗性效应产生的构成因子,为长江下游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和种质资源。【方法】以粳稻07GY31为背景的Piz基因座不同复等位基因(PigmPi40Pi9Pi2PiztPiz)单基因系为核心,利用不完全NCII交配设计,分别与其他广谱抗性基因(Pi1Pi54Pi33)单基因系杂交,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筛选,共构建1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双基因聚合系。2019年利用长江下游粳稻种植区采集、分离的109个稻瘟病代表性菌株进行苗瘟、穗瘟人工接种鉴定及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评价不同双基因聚合系的抗性效应,并分析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的构成因子。【结果】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均具有较高的背景恢复率,分布于97.08%(PPLPiz/Pi33)—99.08%(PPLPigm/Pi1)。表明除了目标基因区域不同外,所有双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几乎完全与受体亲本07GY31一致。同时人工接菌鉴定表明绝大部分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水平都优于单基因系。其中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9/Pi33、PPLPi9/Pi54、PPLPi40/Pi54、PPLPi40/Pi33、PPLPi40/Pi1、PPLPi9/Pi1, 而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40/Pi33、PPLPi40/Pi54、PPLPi40/Pi1、PPLPizt/Pi33。不同抗性基因聚合后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中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提高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的关键因子。双基因聚合系PPLPigm / Pi1、PPLPigm / Pi54和PPLPigm / Pi33在苗瘟和穗瘟的人工接种,以及在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稳定的广谱抗性,同时,农艺性状调查结果也表明这3个双基因聚合系的基本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07GY31基本一致,因此,基因组合Pigm/Pi1Pigm/Pi54Pigm/Pi33是适于长江下游粳稻的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结论】抗性基因的组合方式影响聚合系的抗性水平,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粳型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提高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及其抗性效应分析为长江下游广谱稻瘟病抗性粳稻品种的精准培育提供了种质资源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长江下游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进化历史,为其育种及遗传改良打下基础。【方法】在长江下游水域(淀山湖、高邮湖、太湖、长荡湖及长江江苏段)设点捕获收集翘嘴鲌野生样本,基于线粒体COII基因序列分析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使用DNASPv5计算群体单倍型并进行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运用Arlequin 3.5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及计算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结果】 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197个个体的COII基因序列有效长度为425 bp,存在31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7.29%;其碱基含量排序为T (29.61%) >C (28.03%) >A (24.19%) >G (18.17%),AT含量为53.8%,CG含量为46.2%。31个变异位点在197个个体中共定义出13种单倍型(hap1~hap13),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273~0.603,以长江群体和长荡湖群体的最高,太湖群体的最低;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 为0.001~0.017,以长荡湖群体的最高,淀山湖群体的最低。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15,即群体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群体间的Nm为2.443~54.325,以太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大(54.325),长荡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小(2.443); AM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10.47%,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9.53%。在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中,仅长江群体的Tajima’s D和Fu’Fs均为负值且具有显著意义,故推测该群体曾发生过群体扩张现象。【结论】长江下游翘嘴鲌群体表现出低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后续研究应增加野生翘嘴鲌群体的样品数量和调查水域,全面而系统地评估长江下游各水域翘嘴鲌的种质资源状况,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源 《现代园艺》2014,(15):91-90
<正>1扬中市自然条件扬中地处镇江市东北部,东经119°42′~119°58′,北纬32°~32°19′,东傍上海和苏、锡、常,西邻南京,南依镇江,北望扬州、泰州,由长江下游主航道南侧大小4个沙洲组成。县境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长约40km,东西平均宽约7km,全境总面积332km2,除水域外,实际陆地面积228km2。扬中是长江中的第二大岛,在沿江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扬中市地貌特征为江中沙洲,属冲积平原,全市无山丘。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下游春禁监测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渔业资源日益衰退,“春季禁渔”措施全面启动,结合GIS组件和可视化开发工具设计和实现了长江下游春禁监测站管理信息系统,旨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升“春季禁渔”的管理水平。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有助于增强春禁监测站管理的交互性和直观性。  相似文献   
16.
肖礼彬 《森林与人类》2014,(12):166-166
<正>遂川县五斗江乡五斗江村,是明末重臣郭维经的家乡。这里山清水秀,盛产杉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在历史上,五斗江乡的杉木靠水运至赣江后入长江,因质好量多,大多数在长江下游销售,木材交易频繁。由于家住林区,郭维经与长女郭明珠十分熟悉家乡的木材交易方法,逐步掌握了树龄越大材积量越大的纵横生长关系。经过长期探索,郭维经父女发明了木材材积的计量方法。因遂川县古称龙泉,计量办法  相似文献   
17.
青阳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黄山,北枕长江,面积1180平方公里,11个乡镇,28万人口,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境内。青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界处。该县东界南陵、泾县,南连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西与贵池市毗连,北接铜陵县。县境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1180平方公里(含九华山管理处辖区面积12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4%。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需要开发,也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业科学》2006,(4):481-481
油菜品种沪油杂1号(国审油21105012) 沪油杂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早熟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7dE右。株高160cm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色,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有蜡粉,有刺毛。花瓣较大,呈椭圆形,花色为淡黄色,开花状态侧叠。参加2003~2004年度长江中、下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长江中游区2.720t/hm^2,长江下游区2.745t/hm^2;2004~2005年长江下游组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皖油14增产10.5%。适宜长江中、下游区域种植。该品种抗病性突出,据2005年国家抗病鉴定结果:高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育苗移栽9月下旬播种,10月底移栽。  相似文献   
19.
秦优10号是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6003,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表现为:稳产高产、含油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2004~2005年南通市油菜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3570kv/hm^2,第1位,增产16.4%;  相似文献   
20.
试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和旱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燕 《农业考古》1991,(1):142-152
一、前言1976年在杭州湾南岸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炭化稻谷、稻茎、稻叶等的发现,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稻作农耕的关心。1981年相继创刊的《农业考古》和《农史研究》,对稻作问题的研究。做了大幅度地推进工作。《农业考古》登载了严文明先生“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史研究》登载了杨式挺先生“从考古发现试探我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及其传播”和李润权先生的“试论我国稻作的起源”等代表性论文。《农业考古》还登载了关于长江下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