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马兰在我国有广泛分布,我国很早就将马兰作为蔬菜食用,江浙地区自古就有采食马兰的习惯。除菜用外,马兰全株可入药,性凉味辛,有清热凉血、利湿解毒、退热止咳、消积食之功效,治外感风热、肝炎、消化不良、中耳炎等病。1马兰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马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喜冷  相似文献   
52.
53.
马兰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4.
辽东和辽北的黄土状沉积物称为棕黄土,以区别于典型黄土,分布于高出现代河床20~30米的岗台地上。根据产状、颗粒组成和矿物成分。它们可能是风成的。昌图县的棕黄土可能来自内蒙沙地,大连附近的黄土可能来自北面的海域,其中含有有孔虫,宽甸盆地中的棕黄土则以大气尘降落的形式形成的。各地棕黄土中的矿物组成也不同,缓效钾的含量与粘粒含量成正相关,表明伊利石是其中的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55.
光强对马兰形态、生理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兰为实验材料,通过梯度遮光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62.29%和35.17%透光率)下不同处理时间对马兰形态、生理指标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马兰节间长均呈增长趋势,但遮光抑制马兰的节间长度,尤其在透光率为62.29%时抑制更显著;在透光率为35.17%时能增强马兰的分枝能力,透光率为62.29%时作用不明显;遮光处理抑制了马兰的直立生长,在透光率为62.29%时对马兰株高产生显著抑制;在透光率为35.17%时更有利于马兰叶的长度、宽度和叶锯齿个数的增加,透光率为62.29%时作用不显著。2)透光率为35.17%时显著抑制叶片叶绿素a、b和叶绿素的总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O2-·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SOD活性和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POD活性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在透光率为35.17%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抑制作用显著。3)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黄酮含量在叶中呈下降趋势,根中呈上升趋势,透光率为62.29%时茎中含量最高,自然光照次之,透光率为35.17%时最低。  相似文献   
56.
芽菜诗话     
“生根不落地,长叶不开花,市上有的卖,园里不种它。”这形象地描述了豆芽的特点,读起来令人生趣。  相似文献   
57.
冬去春来,芳草遍野,正是采挖马兰的时节。马兰,又名鸡儿肠菜、马兰头、马菜,属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生命力极强,既能抗寒,又能耐热,田埂、河边,随处皆有,踪迹几遍我国南北各地,自古为著  相似文献   
58.
马兰茎腐病病害症状观察表明,受害株基部病斑淡褐色,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2 mm,病斑绕茎一周,整个茎基部变褐色腐烂,并向上蔓延,该病在浙江丽水地区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发病严重,且易发生在植株茂盛、湿度大的地方;通过对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马兰茎腐病病原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马兰10个不同类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分析表明,马兰不同类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同一类型在不同季节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别有显著差异,其中秋冬季节所含的营养成分明显高于春夏季节,营养成分含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显著的是Ca、K、P含量.以马兰10个不同类型的总体平均水平来看,Ca含量秋季最高,达318.8490 mg,是夏季89.2379 mg的3.57倍;K含量冬季最高,达107.2168 mg,是夏季65.3784 mg的1.64倍;P含量冬季最高,迭50.3916 mg,是夏季11.9000mg的4.23倍.  相似文献   
60.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马兰冰帽变化与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凡盛  杨太保  王晶  冀琴 《干旱区研究》2017,34(5):1018-1026
以Landsat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了马兰冰帽1990、2000、2015年3期冰川边界,并分析了冰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马兰冰帽在近25 a来一直处于退缩状态。由1990年的195.87 km~2减少到2015年的188.60 km~2,退缩了7.27 km~2,占1990年冰帽面积的3.71%,退缩速率为0.15%·a~(-1);不同时段内冰帽变化速率具有差异性,1990—2000、2000—2015年2个时段内冰帽退缩速率分别为0.16%·a~(-1)、0.14%·a~(-1),冰帽退缩速率处于减慢状态;不同朝向的冰川发育特点和变化差异显著,南坡冰川退缩速率较北坡慢。25 a来,研究区域内夏季平均气温升高了2.21℃,升温显著,增温率为0.67℃·(10a)~(-1),年降水量增加了53.52 mm,线性增加率为16.22 mm·(10a)~(-1),增加速度缓慢。由此推断,夏季气温显著升高是引起马兰冰帽持续退缩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发现地形条件对冰川规模变化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