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75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40篇
综合类   42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虫情图形管理模式的研究,研制出3种不同的图形方式,即:反应历年虫情规律的条形图;反映同一年份各代次虫情规律的单扇图和反映任何两年各代次虫情规律的比较扇形图。该系统可在IBM/PC系列机和长城系列机上运行。同时也适用于对其它害虫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2.
93.
飞机喷洒阿维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4年6~7月,运用Y-5B型飞机超低量喷洒25%阿维灭幼脲新型生物复合剂防治闽北林区马尾松毛虫中、重度危害面积1 96万hm2。结果表明,25%阿维灭幼脲是一种高效、稳定、安全、持效期长的生物农药,使用525g·hm-2浓度,飞机防治作业20d后,效果可达90%以上,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94.
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龙慧  温小遂 《林业科学》1997,33(6):528-533
对江西省十余个县(市)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的测定表明,马尾松毛虫各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的耐药力与羧酸酯酶活性有关;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耐药力强的种群,其羧酸酯酶活性亦强;应用五种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羧酸酯酶进行处理,SV_1和TPP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SV_1和TPP剂量的增加,羧酸酯酶活性逐步降低;用相同剂量的SV_1和TPP处理马尾松毛虫后,羧酸酯酶均随时间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5.
应用标记释放回捕技术,按照动态分析方法,时马毛松毛虫成虫在林间的种群密度及种群消长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监测马毛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变化,简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96.
通过比较广西宾阳县、宁明县、陆川县、临桂县、全州县马尾松毛虫安全区春季与夏季松林群落中的害虫种数、天敌种数、中性动物种数和益害比、动物多样性指数,认为划分马尾松毛虫安全区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具体数值为≥2.300,据此进一步将安全区划分为基本稳定区、中等稳定区和高度稳定区.  相似文献   
97.
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的目标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马尾松林的群落结构,将马尾松林划分成以下8个主要类型: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枫香混交林、马尾松-木荷复层林、马尾松-白栎复层林、马尾松-连蕊茶复层林、马尾松-檵木复层林、马尾松-芒萁复层林、马尾松-白茅复层林.鉴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马尾松林的阔叶化改造目标拟定位在以阔叶树种为主要种群结构的近自然的阔松混交林.阔叶化改造的方法应围绕目标林分实行分类指导,分别采用封育、留养抚育、适度透光间伐、适当清理林下灌木、补植木荷等目的树种等改造方法,以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8.
将室内自然温度饲养的第2代马尾松毛虫成虫所产的卵孵化后收集幼虫,分别以自然温度和加温饲养越冬。结果表明,通过加温的方法马尾松毛虫在室内可以继代饲养,室内自然温度越冬饲养1代过程中可以加温饲养3代,加温饲养的马尾松毛虫成虫的产卵量和孵化率与越冬代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
马尾松毛虫 ( 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重要的森林害虫之一。该害虫曾于1 993、1 994年在安康地区文武山林区暴发成灾。 1 998~ 1 999年 ,又相继在安康、宁陕、石泉、汉阴等县市猖獗发生 ,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观察认为 :该害虫每年发生 2~ 3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中越冬。越冬幼虫每年 4月份大量出蛰 ,第 1代幼虫每年 5月中下旬始发 ,6月上旬盛发 ,为防治的关键时期。1 生活史观察与调查方法1 .1 卵期1 999年 5月下旬 ,在汉阴县龙宝乡采收新产卵块 2 0枚 (部分为捕捉雌成虫产卵获得 )置于室外 ,自然孵化。逐日观察记…  相似文献   
100.
绍兴市通过3a的工程治理,有效遏止了日本松干蚧的危害。平均虫株率从综防前1年的26%降到工程结束后的14.0%以下;平均虫口密度从0.063头/cm^2。降到0.0027头/cm^2。开展日本松干蚧工程治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保障,完善测报网络,搞好虫情监测是前提,突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的自控能力是基础,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是重点,综防措施的协调应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