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2篇
  32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地区的Quickbird影像,采用决策树(Decision Tree)、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ANN)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对干旱区植被信息进行提取。对三种方法的精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决策树分类得到的结果零碎,总体分类精度为84.87%;ANN法较决策树方法适宜度高,总体分类精度为91.87%;纹理信息辅助的SVM法取得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可达96.53%。试验中发现使用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干旱区植被种类信息时,大窗口的纹理特征辅助效果较好,但是分类结果的边界出现失常,随着纹理窗口越大,失常的范围也越大。  相似文献   
92.
为了加快接骨木良种的快繁,以接骨木优良株系的扦插苗为实验材料进行接骨木组织培养研究,建立其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s加 0.1%Hgcl2消毒15min,成活率80%;诱导腋芽的最优培养基为MS NAA 0.05mg/L,诱导率98.7%,增殖培养基为MS 6-BA1mg/L TDZ0.01mg/L,增殖系数5.0;生根培养基1/2MS IBA0. 1mg/L,生根率100%;移栽时最佳基质,珍珠岩:草炭土=3:5,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测定我国四川、山东、河北省(包括京津冀地区)蛋鸡养殖场产蛋高峰期配合饲料中镉(Cd)、铬(Cr)、铅(Pb)含量,评估蛋鸡养殖大省3种重金属污染程度。采集四川、山东、河北省67个养殖场268份蛋鸡配合饲料,采用高分辨率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 FAAS)测定其Cd、Cr、Pb含量。结果表明:1)四川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d、Cr、Pb含量最大检出值所在城市分别为成都、乐山、乐山,最大检出值分别为0.48、15.94、14.12 mg/kg;Cr、Pb含量最高超标率所在城市分别为乐山、崇州,超标率分别为30%、50%。2)山东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d、Cr、Pb含量最大检出值所在城市分别为青岛和日照、菏泽、日照,最大检出值分别为0.45、5.88、4.11 mg/kg。3)河北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d、Cr、Pb含量最大检出值所在城市分别为张家口、张家口、保定,最大检出值分别为0.45、15.38、8.38 mg/kg;Cr、Pb含量最高超标率所在城市分别为张家口和保定,超标率均为20%。4)3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d、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四川:0.24、5.01、3.67 mg/kg;山东:0.26、4.19、2.61 mg/kg;河北:0.25、5.66、3.25 mg/kg。参照我国《饲料卫生标准》,3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d含量及山东省Cd、Cr、Pb含量均未超标;四川、河北省Cr、Pb含量超标率分别为9.38%、17.19%和6.73%、14.42%。5)河北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r、Pb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山东省(P0.05);大规模养殖场配合饲料中Cd、Cr、Pb平均含量显著低于小规模养殖场(P0.05)。综上所述,山东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d、Cr、Pb含量均未超标。四川、河北省蛋鸡配合饲料中Cd含量未超标,但有超标风险,Cr、P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超标,Pb含量超标最为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4.
实现复杂农区作物种植信息的精准、动态监测是中国农业精细化管理面临的迫切需求,而作物种植碎片化和异质性给作物遥感精细分类带来了诸多挑战,该文旨在探索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地块尺度多种作物同步识别方法,以满足实时获取复杂农区作物详细分布信息需要。研究选取武汉市新洲北部为典型区,以WorldView-2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eliefF-Pearson方法优选作物遥感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K最近邻和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作物分类,并对比分析其精度。研究发现:1)RVI、NDVI、相关性和边界长度等12个特征构成了地块尺度作物分类的相对较优特征,可在充分表征影像信息同时降低数据冗余;2)相比于人工神经网络和K最近邻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分类精度最高,其总体精度达79.07%;3)以光谱特征差异为作物区分基础,形状和纹理特征的使用能有效改善地块尺度作物分类精度,总体精度可提高4%左右;4)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体系能有效提升复杂种植区地物分类精度,水稻、棉花、荷等主要作物以及裸旱地、裸水田等地物分类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复杂种植区作物遥感精细分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亦可为作物种植信息精准普查、土地利用精细化管理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态监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以陕西省镇巴县林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镇巴县森林类型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其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结果表明:1)在2009—2016年间发生最明显的转移是非林地转为有林地,增加量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2)总变化量变化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其次是非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而随着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组成结构更加优化。3)使用统计学方法快速区分出了各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镇巴县在2009—2016年间最优势的系统转移为:灌木林地转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最优势的随机转移为:有林地转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4)影响该地区林地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林业规划调整。5)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快捷地得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对深入探究其变化机理,为政府制定出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6.
随着孢粉研究分辨率不断提高,许多学者对黄土沉积物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单个剖面的孢粉图谱可以反映研究地区的总体植被变化情况。在研究方法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同种花粉在不同剖面的百分含量图谱,可以大体上反映该种植被的分布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两个地区六个剖面中八种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科属进行合成,以此得出:早中全新世,黄土/沙漠过渡带沟谷区的环境条件优于黄土塬区;而在晚全新世,植被的地带性特征才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仍需要更多证据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
面向对象技术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采用高分辨率卫星QuickBird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应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对城市绿地信息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专题层分割影像,结合成员隶属度函数,实现城市绿地信息的自动提取。研究表明使用该方法提取信息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低,可以实现城市绿地信息的快速而准确的提取。  相似文献   
98.
面向对象的退耕还林造林效果遥感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2002年的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以高空间分辨率(以下简称高分辨率)遥感(Quick-bird-快鸟,分辨率0.6m)为信息载体。运用严格的传感器物理模型对快鸟预正射影像进行正射处理,采用Median滤波、Gaussian滤波和均值滤波三种滤波技术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采用面向对象的图像信息提取技术,提取退耕还林地树冠特征值,进而计算退耕还林造林保存率。研究结果表明:由遥感数据自动提取的树冠尺寸(直径)在1.2m以上,平均保存率为85.11%,精度达到了89.837%。  相似文献   
99.
从县域尺度准确掌握粮食产量,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县域尺度的估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为研究区,利用2019—2021年高分一号B星、高分一号C星影像,辅以Landsat-8影像,运用随机森林法进行遥感解译,识别耕地变化,探究了小麦种植区的时空格局,选取植被指数NDVI监测小麦长势,建立估产模型,并制作了像元级产量专题图。结果显示: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相对误差均在5.150%以内,2021年小麦种植面积降幅达26.021%;小麦长势虽然存在年际变化,但总体平稳;小麦总产量遥感估产误差不超过4.300%,2020年增幅约4.261%,2021年降幅约21.981%。研究表明:2020—2021年,研究区小麦种植面积显著下降,长势基本持平,小麦总产量减少。研究成果有利于地方政府及时准确了解粮食产量,对高分辨率遥感估产研究有积极意义,对于县域尺度的作物监测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草鱼nlrc3基因的多态性和抗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多子小瓜虫感染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筛选出易感群体和抗病群体,并分析比较两个群体nlrc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使用高分辨率熔解(High resolution melt, HRM)和Sanger测序技术验证SNP位点基因型,并将获得的SNP位点与草鱼抗病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从草鱼nlrc3基因中筛选得到了4个SNPs位点,有3个SNPs位点(SNP1、SNP3和SNP4)成功分型,其中SNP1和SNP3中分别含有AA、AG和AA、GG两种基因型,且与抗多子小瓜虫性状显著相关;倍型组合及其与抗病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与其他二倍型相比,由SNP1的AG和SNP3的AA基因型组成的二倍型(D1)中100%为抗病个体,由SNP1的AG与SNP3的GG基因型组成的二倍型(D2)中95%为抗病个体,均为抗病优势基因型。研究表明,抗小瓜虫的草鱼全体中存在n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