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82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067篇
林业   1358篇
农学   2169篇
基础科学   1137篇
  814篇
综合类   10920篇
农作物   1178篇
水产渔业   944篇
畜牧兽医   8505篇
园艺   2011篇
植物保护   41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1267篇
  2013年   1284篇
  2012年   1957篇
  2011年   2106篇
  2010年   2028篇
  2009年   2278篇
  2008年   2616篇
  2007年   2542篇
  2006年   2278篇
  2005年   2203篇
  2004年   994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7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目的】研究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方法,为猕猴桃长势的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杨凌蒋家寨村2018年不同生育期(初花期、幼果期、膨果期、壮果期、果实成熟期)的猕猴桃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分析原始光谱和5个常见的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叶绿素指数、改进的叶绿素吸收反射率指数、MERIS地面叶绿素指数、土壤调整指数)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取各生育期的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基于特征波段和植被指数的单波段叶绿素含量一元线性估算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将得到的主成分得分作为随机森林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基于多波段信息的叶绿素含量多元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和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期猕猴桃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趋势为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高;在可见光波段,光谱反射率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在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则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初花期、幼果期、膨果期、壮果期、果实成熟期原始光谱的特征波段分别为729,548,707,707和712 nm,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8,0.85,0.54,0.85和0.82,其中初花期估算模型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生育期均通过极显著性检验。在5个常用植被指数中,初花期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是归一化叶绿素指数(NPCI),但是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只有0.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生育期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是MERIS地面叶绿素指数(MTCI),所建立的估算模型拟合效果好,预测精度高。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建立的不同生育期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的R~2在0.91~0.98,均通过极显著性检验,其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远高于单波段一元线性回归和基于植被指数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估算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最优模型。【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随机森林模型包含了更完整的波段信息,对不同生育期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72.
第一作者简介:张子威(1996-),男,重庆江津人,研究方向:森林培育。18523193298(电话),1396801281@qq.com(邮箱)  相似文献   
973.
为研究和揭示高含油量油菜品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多态性丰富的8对SRAP引物组合对不同来源的54份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品系进行了遗传分析。8对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1.74、1.46、 0.27和0.4;该结果表明SRAP技术对高含油量油菜品系的多样性分析具有较高的检测率。聚类结果分析显示品系间的最大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最小为0.71,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时可将所有品系分为6大类群,Ⅰ-Ⅳ由23569等来自加拿大和我国不同油菜生态区的6份材料组成,Ⅴ和Ⅵ类则由38份和10份材料构成,占绝大多数。其中第Ⅴ类将黄色、中间色和大多数含油量高的品系聚在一起;黑色、中间色和相对较低含油量的材料则聚在第Ⅵ类中;同时,Ⅴ和Ⅵ也可分成3个和2个亚类。高油种质资源聚类与粒色、含油量关系密切,而与地理来源、芥酸、硫苷等关联性较小,各类群材料与地域来源、含油量、粒色、品质等性状没有单一的指向性关系,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974.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高光谱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4种预处理方法对薇甘菊高光谱图像进行降低噪声处理,分别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筛选出薇甘菊高光谱识别的最优预处理方法,以实现薇甘菊的快速准确识别。结果显示,预处理方法为一阶、二阶微分的识别率分别为81.2%和76.92%;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一阶微分+SG平滑的识别率分别为89.74%和87.18%。多次试验得到基于SNV预处理方法的识别率最稳定,即得到最优预处理方法为SNV。  相似文献   
975.
甘蓝型冬油菜天油1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6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强冬性三系杂交种。在2015—2017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8点(次)平均产量3 158.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12.73%。该品种生长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含油量470.3 g/kg,芥酸含量25.4 g/kg,硫苷含量74.08μmol/g。适宜于甘肃天水、陇南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976.
辽豆11号大豆新品种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1996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99年获农业部大豆新品种二等后补助;2000年获首届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977.
高油玉米在内蒙古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油玉米同普通玉米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区规模开发高油玉米的条件基本成熟,可望成为21世纪玉米重要的栽培类型。  相似文献   
978.
铅锌矿废水重金属对土壤-水稻的复合污染及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对利用铅锌矿废水约50年的灌溉农田,其Pb、Zn、Cu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1486(325~4317),Zn1424(253~3292),Cu680(120~3026),Cd13.59(2.01~29.68);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4倍多、5倍多、近4倍和14倍多;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重度污染、重度污染、轻微污染和重度污染。水稻各部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根部419(149~1202)、茎叶中69(25~228),Zn根部395(119~1123)、茎叶中166(63~353),Cu根部312(106~677)、茎叶中88(19~178),Cd根部8.21(1.79~23.47)、茎叶中1.69(0.50~6.24)。种植水稻的土壤Pb(528~2840mg·kg-1)、Zn(474~3292mg·kg-1)、Cu(308~3026mg·kg-1),对水稻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土壤Cd(6.11~29.68mg·kg-1)除对水稻的株高生长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外,对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9.
植被高光谱感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高光谱遥感以其显著的特点已经成为连接遥感数据处理、地面测量、光谱模型和应用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概述了植被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和高光谱分析的算法以及它在植被参数估算与分析、植被长势监测、估产及生物量估算等领域的应用现状,特别是与近年逐步兴起的多角度遥感结合在建立与完善双向反射模型,更精确地反演植被参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讨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植被高光谱遥感数据,加速遥感定量化进程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980.
25%高氯·辛微乳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 5%高氯·辛微乳剂对棉铃虫和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10 0 0~ 150 0倍液防治棉铃虫 ,药后 5d防效和保蕾效果分别达 79%和 74 %以上 ;用 10 0 0~ 2 0 0 0倍液防治菜青虫 ,药后 7d防效达 94 %以上。与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相当 ,优于常规农药辛硫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