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89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2443篇
林业   2241篇
农学   4260篇
基础科学   1386篇
  2787篇
综合类   28623篇
农作物   2089篇
水产渔业   3565篇
畜牧兽医   7984篇
园艺   4689篇
植物保护   2152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660篇
  2022年   1743篇
  2021年   2307篇
  2020年   2157篇
  2019年   2684篇
  2018年   1122篇
  2017年   1999篇
  2016年   2692篇
  2015年   2303篇
  2014年   3204篇
  2013年   3245篇
  2012年   4482篇
  2011年   3683篇
  2010年   3233篇
  2009年   3557篇
  2008年   3441篇
  2007年   3281篇
  2006年   2793篇
  2005年   2113篇
  2004年   1179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873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550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384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52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交配障碍,进行了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研究。发芽胚珠的取样时期集中于授粉后35~75d,其中多数以二倍体作母本的组合在授粉后55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以四倍体作母本的组合授粉后70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基本培养模式为:发育培养基-(剥胚)萌发培养基-生长培养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时,所有组合均获得了培养苗,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的胚珠发芽率高于2号培养基。反交对培养基的要求有相反趋势,其中2个组合未得到培养苗。授粉后60d,直接剥出杂种胚进行培养,得到了最高发芽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比用四倍体品种作母本容易获得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应用焦锑酸钾沉淀法定位Ca2+的方法,以及在梨生理研究中的具体步骤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固定液中加焦锑酸钾处理进行制样,梨树不同器官或组织细胞中的自由态Ca2+,都能生成焦锑酸钙在原部位沉淀,经染色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黑色颗粒,而固定液中不加焦锑酸钾处理的则没有这种颗粒。再进一步用Ca2+的专一性鳌合物EGTA进行处理,检查这些黑色颗粒是否消失,以证实黑色颗粒就是Ca2+,从而可对Ca2+进行定位标记。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及同一组织细胞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其被标记的Ca2+密度和场所是不同的,可通过其动态变化来探讨它的作用机理。还对用此方法定位Ca2+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合成了14个含有 N-莰-2-基的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类化合物,用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并探讨了~(31)Pδ值的规律性变化。初步生物试验表明,磷酰胺类化合物对水稻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1的活性大于对照药剂抗倒胺但低于多效唑。  相似文献   
84.
85.
本试验测定不同抗黑痘病葡萄种与品种间健康叶片 Px 酶谱变化,未发现以往有人在农作物上报道过的 Px 酶带有规律的增或减的变化。但试验发现除个别种类外,普遍测得感病叶较健叶 Px 同工酶带色泽加深或酶带增多。分析 Px 同工酶对感病有敏感反应的8个不同抗病性葡萄品种健病叶 Px 同工酶谱变化,发现叶片感病后与抗病性有关的变化酶带有 P_(XA)、P_(XB)、P_(XD)带。本文对3种不同抗病性类型(轻感病型、中感病型、高感病型) Px 同工酶的这些酶带变化规律作了初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6.
87.
邵洁  张月华 《蔬菜》2006,(6):8-8
青翠小茄子是浙江省平湖市传统的地方特色品种,又名“小落苏”、“十姐妹”,原产于新仓镇红光、秦沙等村。解放前,当地村民就有将小茄子盐渍食用的习惯。解放后,经过不断提纯复壮和技术更新,小茄子的性状得到了改良,也形成了配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青翠小茄子果实短条形,色泽碧绿,口感鲜嫩爽口,是淹渍凉菜的优良品种,深受宾馆、酒店及现代家庭欢迎,曾荣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嘉兴市优质农产品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8.
《植物医生》2006,19(3):37-37
近日,由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孟昭礼教授等承担的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高效安全仿生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在青岛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89.
90.
奶牛生产中用到的尿素氮通常是指乳中尿素氮(MUN)或血液尿素氮(BUN),而尿素氮浓度的高低会对奶牛的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通过对尿素氮的监测,结合牛群改良计划(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中各种监测数据,可以对牛群的营养状况作出精确评价.同时,还可以为饲养方案提供正确合理的日粮结构,从而降低日粮成本.文中对BUN和MUN进行分析、监测,并阐述了二者的产生机制,比较乳中尿素氮和血液尿素氮的对应性,并结合乳蛋白变化分析奶牛日粮中营养蛋白和能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