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87篇
  免费   1412篇
  国内免费   2747篇
林业   1303篇
农学   5851篇
基础科学   1198篇
  2655篇
综合类   26628篇
农作物   5410篇
水产渔业   610篇
畜牧兽医   9546篇
园艺   8976篇
植物保护   469篇
  2024年   679篇
  2023年   2186篇
  2022年   2564篇
  2021年   2319篇
  2020年   1900篇
  2019年   2202篇
  2018年   1037篇
  2017年   1538篇
  2016年   1775篇
  2015年   1804篇
  2014年   2616篇
  2013年   2554篇
  2012年   3429篇
  2011年   3317篇
  2010年   3074篇
  2009年   3284篇
  2008年   3414篇
  2007年   3060篇
  2006年   3318篇
  2005年   3061篇
  2004年   2454篇
  2003年   2011篇
  2002年   1299篇
  2001年   1378篇
  2000年   1181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67篇
  1997年   547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490篇
  1994年   438篇
  1993年   346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393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高产优质、耐干旱和栽培适应性广作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四川蚕区保存的抗逆能力较强的桑品种北一号为母本,以丰产性能较好的川桑6031为父本进行杂交,对F1代单株连续12年进行定向选择及无性繁殖,选育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的桑树新品种川桑48-3。新品种在四川省进行了多年多点的田间栽培试验及养蚕试验鉴定,全年桑叶产量比对照品种高19.06%,桑叶饲养5龄期家蚕的50 kg桑产茧量、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3.97%、3.60%、2.93%,而且还具有比对照品种更强的耐干旱能力。2013年,该品种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中晚生壮蚕用桑的桑树新品种,适合在四川省蚕区种植。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多个亲本品种复合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4个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青·行×进·锦,定名为玉蚕一号。玉蚕一号参加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的实用经济性状优良,表现出抗逆性强、耐高温多湿、产茧量性状稳定、茧丝品质优的特点:4龄结茧率和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7.16%、94.41%,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为1.658 g、0.384 g、23.16%,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88%、11.95%和1.67百分点;万蚕收茧量和万蚕茧层量为16.054 kg、3.71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51%和11.55%;干茧出丝率43.74%,比对照品种提高1.09百分点;一粒茧丝长1 119.5 m,比对照品种增加123 m;解舒率77.87%,与对照品种相仿;洁净92.4分,略低于对照品种;张种产茧量33.20 kg,略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已于201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93.
以盆栽花椰菜为研究对象,在温室开展滴灌水增温处理(2、4、6℃)对花椰菜生长、生理、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处理花椰菜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增加;生长旺盛期,4℃和6℃增温处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P0.05),增幅分别为13.7%和22.0%;4℃和6℃增温处理花球产量增加(P0.05),增幅分别为20.5%和26.6%;4℃和6℃增温处理花球氮、磷含量增加(P0.05),氮增幅分别为8.4%、14.5%,磷增幅分别为25.0%、36.7%;2、4、6℃增温处理,花球铁含量降低(P0.05),降幅高达50.2%~83.1%;增温处理花球钾、锌和钙含量增加,但未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增温处理根干重增加。  相似文献   
994.
以"金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贮藏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果实品质和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贮藏可以很好的保持果实品质,呼吸强度峰值出现晚,保持了较高的果肉硬度;5℃和10℃贮藏能够促进果实的后熟,加速呼吸强度峰值的到来、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但35℃贮藏的果实7d后会失去商品价值,发生腐败;16℃贮藏果实后熟品质不佳。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果实干物质含量在上述温度条件下贮藏变化都不明显,但在一定范围内,干物质含量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95.
桃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类型桃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特性,以水蜜桃‘美香’和蟠桃‘银河’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贮藏过程中果皮颜色、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期间桃果皮颜色的变化在不同品种间表现有较大差异,‘银河’在贮藏过程中果皮颜色略微加深;2个品种果实硬度总体下降比较明显;不同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比较复杂,其中果实可溶性糖总量波动较小,蔗糖含量在贮藏后期明显下降;有机酸总量方面,‘美香’和‘银河’总体都呈现前期下降,至贮藏后期小幅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柠檬酸的含量在贮藏后期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6.
以10个菜豆品种为试材,在有机基质栽培条件下,比较分析了10个架豆王(菜豆)品种的生育进程、嫩荚特征和产量。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菜豆品种嫩荚均为长圆棍形,长22~30cm、宽7.5~10.00mm、单果11~15g,生长势较强,质地脆嫩,播种到采收55~62d,均可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有机基质栽培;产量最高的是"红珍珠",667m~2产量为2 538.25kg,播种到收获需要60d,前期产量、总产量和采收期均为各品种之首,其次为"西凉架豆王"、"绿奥领秀",前期产量与总产量也较高,可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特早一尺嫩"为超早熟品种,播种到收获仅需55d,其单果重最大,前期产量较高,但采收期短,因此,总产量最低,适合作为日光温室休闲期间的轮作倒茬栽培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997.
桑枝屑香菇与杂木屑香菇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桑枝屑和杂木屑为试材,采用标准及实验室常用方法对香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研究桑枝屑和杂木屑2种培养料对香菇产量和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多糖、纤维、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屑栽培的单袋香菇产量比杂木屑的低6.4%,但生物转化率比木屑的高1.7%,粗蛋白质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03倍,但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比杂木屑香菇中的略低一些;脂肪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82倍,纤维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01倍,多糖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34倍;重金属铅含量仅为杂木屑的11.3%,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矿质元素除钾元素外,钙、镁、铁、锌均高于杂木屑栽培的香菇。可见,用桑枝屑栽培的香菇子实体的营养性和药用保健性优于杂木屑栽培的香菇。  相似文献   
998.
以‘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喷施不同钙肥的苹果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MAP)、果蜡涂膜、壳聚糖涂膜等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冠’苹果在不同贮藏方式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腐烂、失重、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程度均有一定的延缓效果,同时抑制了维生素C的降解。适宜的贮藏处理对苹果果实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其中1%浓度的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9.
以陕西西安郊区温室与露地不同葡萄品种为试材,综合评定了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白藜芦醇、原花青素),以期为筛选适宜陕西西安郊区栽培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不同品种筛选方面,温室品种"夏黑""户太8号"综合品质优良,其次是"红芭拉蒂"和"金优2号";露地品种"夏黑""红芭拉蒂"综合品质较优,其次是"着色香""佛雷"。从品质表现筛选方面,温室品种"户太8号"和"红芭拉蒂"风味较优,"红芭拉蒂"和"夏黑"营养价值较优,"夏黑"和"金优2号"的口感较好,"夏黑"的活性物质较高;露地品种"着色香"和"金手指"风味较好,"红芭拉蒂"营养价值较高,"户太8号""着色香"的口感较好,其次是"佛雷","佛雷"和"夏黑"活性物质含量较高。从成熟期筛选方面,早熟和中熟品种优于晚熟和极早熟品种。从栽培方式来看,直插优于嫁接,砧木对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比较了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外观品质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极显著削弱了叶幕层光照强度,为常规栽培的68.71%;避雨栽培下葡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降低12.10%,叶绿素含量平均降低5.57%;在叶幕微气候方面,避雨栽培下叶幕层日平均温度提高了1.68℃,日平均湿度降低了10.98%。与常规栽培比较,避雨栽培平均果粒质量降低了1.52g,平均果穗质量降低了92g;避雨栽培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含酸量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常规栽培下的葡萄,且差值较大。避雨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