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0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1753篇
林业   835篇
农学   2358篇
基础科学   323篇
  1436篇
综合类   12888篇
农作物   1672篇
水产渔业   944篇
畜牧兽医   5602篇
园艺   1119篇
植物保护   896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649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726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734篇
  2016年   913篇
  2015年   864篇
  2014年   1140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539篇
  2011年   1616篇
  2010年   1552篇
  2009年   1576篇
  2008年   1665篇
  2007年   1445篇
  2006年   1289篇
  2005年   1155篇
  2004年   885篇
  2003年   803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529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4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扩增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的DNA为模板,用设计好的1对引物对这2株毒株的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为2.6kb;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2.
选1日龄商品代艾维因混合健雏480只,按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只进行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5mg/kg维基尼亚霉素;试验l,2,3组鸡21日龄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0.1%生命素 0.5%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500玎骧/kg糖萜素 0.5%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300mg//kg糖萜素 0.3%迈克活菌酶 0.06%生命素。21日龄后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0.1%生命素 0.3%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300叫kg糖萜素 0.3%迈克活菌酶;基础日粮 200mg/kg糖萜素 0.2%迈克活菌酶 0.05%生命素。各组基础日粮完全相同。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供试鸡的体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24、9.61和12.48%.料重比分别降低7.50、7.08和11.67%,每只鸡实际赢利分别增加0.5ll、0.671和1.019元,生物学综合评定值分别为106.12、105.75和108.56。不同无公害添加剂组合对维基尼亚霉素具有显著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43.
野桑蚕、家蚕海藻糖酶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是一种双糖,广泛存在于包括细菌、酵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内的生物体内,主要功能是储备生物代谢所需的能源.在昆虫血液中,海藻糖是一种最重要的糖类,具有供给能量和提供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底物等功能.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海藻糖酶(Trehalase)的作用来实现的.家蚕海藻糖酶有可溶型和膜固定型两种类型,可溶型主要存在于蛹期中肠,而膜固定型存在于包括卵巢在内的多种组织.这两种类型酶是由同一个基因表达而形成不同的成熟海藻糖酶.海藻糖酶膜固定型存在于向血液面的卵巢膜内,该基因的表达是由滞育激素诱导调控.卵母细胞通过位于膜内的海藻糖酶,将血液中海藻糖降解成葡萄糖,然后吸收到胞内,最后合成糖原,从而导致蚕卵的滞育.从而海藻糖酶基因是从分子水平来解明家蚕滞育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实验从野桑蚕、家蚕苏@菊×明@虎基因组中分别克隆了野桑蚕和家蚕的海藻糖酶基因的5′侧翼区片段并进行了测序分析,以供进一步的启动子功能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从BL21(DE3)E.coli菌株中以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与T7RNA多聚酶(T7RNApolymerase,T7pol)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T7pol基因。将T7pol基因亚克隆入pET-28b( )中,构建得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T7。该质粒的BL21(DE3)p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约98800的蛋白,这与T7pol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将该质粒转化DH5α、JMl09、HBl01、BL21(DE3)和BL21(DE3)pLysS等5种不同的宿主菌,仅有转化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BL21(DE3)pLysS才能得到转化子,而其余4种T7T7pol酶活性不受抑制的E.coli宿主菌不能得到转化子。pET28T7原核表达质粒这种仅能在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中才能存活的现象说明本试验所克隆的T7pol基因能正确表达出具有RNA转录酶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45.
半胱胺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生长期和肥育期的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60mg/kg和450mg/kg半胱胺(CS)(试验I组每6d添加1d,5d间隔期喂基础日粮)或分别添加60mg/kg和75mg/kgCS(试验Ⅱ组),研究CS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酮体品质的影响。屠宰试验表明:胴体瘦肉率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24%(P<0.05)和4.63%(P<0.05),胴体脂肪率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9.52%和8.53%(P<0.05)。肉质测试表明,CS对背最长肌肉质无明显影响。经包被处理的CS间断性添加和持续添加对朋体性状和肉质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的皮下激素敏感脂酶和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1.38(P<0.05)、31.11(P<0.05)和38.23(P<0.05)、24.44%(P<0.05)。  相似文献   
46.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47.
小麦豫麦16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豫麦16原名郑州79201,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1979年用郑州761作母本、无芒7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我们对其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为合理栽培、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一、资料及处理分析数据来自1985—1987年度河南省北部冬小麦区域试验水地组16个试验点次的试验资料。采用矩阵表格法进行多元回归、偏相关及通径系数分析,利用逐步消元法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对豫麦16的产量构成因子如  相似文献   
48.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nges of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and free proline contents in sweet potato leaves, and drought resistant ability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treatment applied at rhizosphere of sweet potato seedlings were studied. A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WC and drought resistance (r =0.783, P〈0.01), a high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DA contents and drought resistance (r = -0.848, P〈0.01), a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D activity and drought resistance (r = 0.777, P〈0.01) was observed. Free proline contents in leaves was not related obviously to the sweet potato drought resistance under 25% PEG treatment. The stronger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variety, the less decrease of RWC and increase of MDA contents, the more increase of SOD activity. By determining these physiological indices in sweet potato leaves under 25% PEG treatment,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t ability of different varieties can be obtained in the lab.  相似文献   
49.
6-BA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抗寒性。为了进一步明确6-BA诱导水稻抗寒机制,对6-BA及低温 诱导水稻的过氧化氢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过氧化氢酶可受6-BA诱导,并且在提高水稻抗寒力 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作为先进的免疫化学检测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饲料安全检测。本文简要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原理在饲料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及其试验的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