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24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龙须草茎秆往复式切割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为解决现有往复式切割器收割龙须草的问题,拟对龙须草茎秆进行切割间隙、切割速度、切割刀片组合形式、切割茎秆部位、切割茎秆数量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完成了茎秆最大剪切力的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切割间隙和切割刀片组合形式对剪切力影响较大,切割速度对剪切力影响相对较小。最后通过选取斜齿刀-斜光刀组合模式与斜光刀-斜光刀传统刀片组合进行田间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斜齿刀-斜光刀组合的切断率提高了23%,刀片缠草率降低了94%,极大地提高了龙须草切割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斜齿刀-斜光刀组合刀片用于龙须草收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龙须草的氮磷钾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纬32°~33°的低山丘陵区对龙须草的氮磷钾营养特性研究表明:龙须草的营养期长达200~220天;在营养期中龙须草对养分的吸收强度变化,于春季萌发生长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高温干旱后呈现三个高峰期;龙须草体内氮磷钾含量的比例为3.6:1:7.9,形成100kg龙须草从土壤中吸取0.36ks氮、0.1kg磷、0.79kg钾。据此可根据生产实际酌情确定草地施肥量及适当的施肥期。  相似文献   
33.
龙须草早生快发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龙须草快速丰产群体,从整地时间与方式、移栽季节与天气、移栽方式与方法3个方面研究了龙须草早生快发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冬前按坡改梯方式整地,翌年5月上旬择雨日或者阴天用实生苗带土浅栽,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有利于龙须草早生快发,并在当年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4.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相对一致的环境中,比较观测了国内9省20个县龙须草野生种质资源(居群)的叶片光合性能和光合色素参数,并对叶片光合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龙须草居群间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等光合性能参数存在差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和叶绿素A/B等光合色素参数也存在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叶片光合功能综合评价得分,认为湖南慈利、湖北郧县和河南西峡居群是龙须草新品种选育最优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5.
在相同栽培生态条件下,对7个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居群株高、分蘖数、生育期、种子长度、种子颜色等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和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7个龙须草居群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龙须草居群的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种子长度、种子颜色等农艺性状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株高、分蘖数之间呈现显著差异;居群间大部分光合特性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n与Gs、Tr等显著相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Pn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胡心洁 《农家致富》2006,(16):18-18
南瓜、甘薯、龙须草是昔日河南省淅川县百姓赖以生存的“养家草”.如今经精心加工、包装后,打入国际市场,成了农民奔小康的“吉祥宝”.  相似文献   
37.
龙须草营养钵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须草(Eulalmpslkhi;。ata)为一种丛生野草,系禾本科多年生叶脉植物。80年代前生产上多采用分荣移栽,80年代末生产上用种子播种育苗成功。随着现代育苗技术的发展,塑料袋营养钵容器育苗在龙须草生产中得到了应用。现将龙须草营养钵容器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采集良种选择优良的龙须草母株进行采种。生产上多在3年生以上的老草坡上选择生长健壮、叶片长、茎种粗壮结实的优良母株采集饱满的种穗。采种最适时间为5月底~6月上中旬。此时种穗由青色变为黄褐色,手摸穗轴开始脱节。采收过早,种籽为白色,幼嫩,不成熟,播种后体能出苗或出…  相似文献   
38.
龙须草种子发芽分蘖及生长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9.
40.
龙须草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龙须草地水土保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与空旷地相比种植龙须草可降低土壤容重 0 .13g/cm3 ,增加土壤总孔隙度 4 .9% ,提高土层土壤贮水量 14 .9% ,年土壤侵蚀量 4 72 .7t/km2 ,比对照减少 94 .5 %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