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24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在盆栽和大田栽培条件下,比较研究了紫色页岩地区土壤种植龙须草的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大田施肥方法对其分蘖发生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施肥可显著促进龙须草分蘖发生、增加收获叶产量和纤维产量:2次性施肥的促蘖增产效果明显好于1次性施肥,施肥期以5月下旬和6月下旬各施1次最佳,大田施肥以穴施覆土最好。  相似文献   
62.
为了优化龙须草立体种植模式,探叫不同程度遮阳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对龙须草纤维品质的影响,在龙须草生殖生长快速期、营养生长快速期以及全生育期分别设置遮阳20%,35%,45%和自然光照处理.结果表明,无论哪个时期对龙须草遮阳,龙须草的纤维品质均随遮阳程度的增加依次变劣;其中遮阳45%使龙须草纤维品质显著变劣,而遮阳20%对龙须草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显著;在第一生殖生长快速期遮阳20%以上使龙须草纤维品质显著变劣.  相似文献   
63.
人工龙须草与紫穗槐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豫西南丘陵坡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开展了种植龙须草、紫穗槐与次生植被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种植龙须草、紫穗槐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效果显著(p<0.05),使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9.15%和10.56%,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0.56%和12.2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38.64%和42.93%;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4.78%和5.98%。种植龙须草、紫穗槐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显著(p<0.05),其中土壤毛管最大持水量分别增加了15.35%和18.49%,土壤饱和含水量分别增加了18.14%和19.57%,土壤饱和贮水量分别增加了4.10%和4.42%。人工种植龙须草、紫穗槐土壤的渗透率提高显著(p<0.05),其分别是次生植被的2.09倍和2.17倍。茎叶吸水率:龙须草>紫穗槐>次生植被。试验还表明,种植龙须草和紫穗槐3a后,地面径流深、土壤侵蚀量和土壤养分流失量低于次生植被。  相似文献   
64.
山区野生资源之一的龙须草人工栽培主要技术包括:选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和收割与交售。本文对上述几方面作了重点介绍,还指出这是山区人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
田间水分处理对龙须草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龙须草草地不同田间持水量和不同淹水时期对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持龙须草草地田间持水量在70%~80%有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而田间持水量过高(90%~100%)或过低(40%~50%)都不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龙须草生育过程中,大田淹水不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尤其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淹水产生的不利影响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6.
邹典  朱育锋  喻夜兰  简燕 《作物研究》2012,26(5):508-511
对取自广东、广西等9省20个县的20种龙须草居群叶片光合性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龙须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不仅在居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彼此间还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相关性;按遗传距离为15,可将20种供试龙须草居群聚为4类.从高光效育种需求而言,处于第三类中的湖南慈利居群和湖北丹江居群是龙须草高光效育种可利用的最优良种质资源,其次为处于第二类中的湖北郧县居群和湖北郧西居群.  相似文献   
67.
龙须草对湖南紫色土荒山坡地蓄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紫色土蓄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在湖南省衡阳县选择20o左右的紫色土荒山坡地,设置祼地、自然草地、龙须草地和龙须草与林地复合4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贮水性能及其改良机理.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在紫色土荒山坡地上实行龙须草与林木立体种植1~2年后,土壤容重降低0.09~0.10 g/cm3,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4.01 %,土壤水分渗透速率提高2.20~2.29倍.  相似文献   
68.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实验室平板稀释等方法,比较分析了湘中紫色土地区4种植被恢复模式对植物种群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被恢复模式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紫色土地区的草本物种数目和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其中,以龙须草为先锋物种,配合多种乔灌木立体种植的植被恢复模式,最能有效改善紫色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以后紫色土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9.
用不同贮藏时间的龙须草种子做发芽和出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的贮藏时间不同,其发芽和出苗率不同,差异极显著;采收当年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0%左右,毛籽出苗率可达75%,光籽出苗率只有56%;采收第二年的种子发芽率50%左右,毛籽出苗率44.3%,光籽出苗率只有24%;采收第三年的种子发芽率15-18%,毛籽了苗率15%,光籽出苗率只有10%。  相似文献   
70.
Pb、Cd复合污染对龙须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九组不同水平的重金属Pb、Cd复合污染土壤种植龙须草试验,以检测对龙须草光合作用的影响,检测龙须草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耐性,从而探讨龙须草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能力。光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Pb、Cd复合污染含量的升高,龙须草的光合综合指标下降幅度较小,说明龙须草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强的耐性,且Cd对龙须草的影响大于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