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林业   941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68篇
  270篇
综合类   2214篇
农作物   452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948篇
园艺   305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可以分为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主要类型。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约占迁地保护种群个体总数的55.3%;其次为半野放种群,其个体数量占35.6%;圈养种群个体数量最少,只占9.1%。半野放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坡鹿种群恢复方式。在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中,应该增加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本文就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提出了7点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2.
为评定引入青海省湟源县良种肉羊繁育基地的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两个绵羊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对其18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系统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引入的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两个绵羊品种大多数生理生化指标在品种内或不同品种间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个体间以及同性别、同年龄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两绵羊品种所测血浆CO2结合力远超出本地藏绵羊水平;体温(T)、呼吸频率(R)、脉搏(P)和瘤胃蠕动频率以及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的测定结果均大致在本地藏绵羊的各生理指标测定范围之内。③与已引入青海牧区的小尾寒羊大多数生理生化指标相比,本次引进的小尾寒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饲养后,其大多数生理生化指标已与其基本接近或一致;同时,引入的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与原产地相应品种在基础生理指标上相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3.
将同一饲料样品按4分法缩分为3份,1份按GB/T6432-94制备样品,另2份过20目和40目筛片粉碎制备样品,按姜懋武提出的改进方法测定粗蛋白(CP),研究样品的粉碎粒度对CP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粉碎粒度制备样品测定的CP结果,不同饲料样品间没有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测定的11个样品中,只有3个样品(仔猪前期颗粒料、生长育肥猪浓缩料和肉用仔鸡后期颗粒料)的CP测定值不受粉碎粒度变化的影响(P〉0.05),其他8个样品的CP测定值均受饲料粉碎粒度的影响(P〈0.05或P〈0.01),但不同品种间表现的规律不尽相同。玉米、小麦和大豆等籽实类饲料原料,除玉米20目和40目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不同粉碎粒度间均表现出差异极显著。饼粕类饲料原料中,豆粕与棉粕60目组极显著高于20目和40目组,20目和40目组间差异不显著;花生粕与菜粕20目组显著高于40目和60目组。肉用仔鸡后期浓缩料40目和60目极显著高于20目,40目和60目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4.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培养特性及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28℃,最适起始pH7.3~7.8,最佳振荡频率160r/min,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接菌量为4%。5-5B菌株发酵液对小菜蛾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研究表明,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时,校正死亡率为62.78%;接菌量4%时,校正死亡率63.84%;起始pH7.3时,校正死亡率65.49%。  相似文献   
115.
陆生固氮蓝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们于1988-1990-年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外试验,探讨了陆生固氮蓝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证明,陆生固氮蓝藻可以利用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加富土壤中的氮化物。同时,由于它们大量的繁殖和死亡腐解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使土肿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更加旺盛,土  相似文献   
116.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4):335-341
Abstract

The contribution of cell wall components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NSC) to grain filling in rice (Oryza sativa L.) was clarif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ynamics of hemicellulose, sugar composition of hemicellulose, β-(13),(14)-glucan, and NSC among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grain filling capacities. This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tems of standard, high yield and low harvest index (HI) cultivars. Hemicellulose concentration in stems tended to decrease slightly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This decrease was attributed to a decrease in β-(13),(14)-glucan concentration, which was detected as a decrease in glucose composition of hemicellulose in the stems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The rate of decrease and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β-(13),(14)-glucan in the stems differed among the cultivars. These were higher in high yield and high HI cultivars than in relatively low yield and low HI cultivars. Moreover,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rate of decrease in β-(13),(14)-glucan and NSC, indicating similarities in the dynamics of β-(13),(14)-glucan and NSC among the cultivars. When the top half of panicle was removed, β-(13),(14)-glucan and NSC concentrations in the culm and leaf sheath did not decrease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Therefore, the β-(13),(14)-glucan in stems might be one of the sources that supply substrate to panicle as well as NSC.  相似文献   
117.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230-234
Abstract

To elucidate the possible participation of hemicellulose decomposition in lodging resistance, we studied the change of hemicellulose and cellulose content in the stems of rice during the ripening stage by methylation analy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genes by Northern blotting. In the rice stem in ripening stage, content of (1-3,1-4)-β-glucan, a component of hemicellulose, decreased markedly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arabinoxylan, a major component of hemicellulose, and cellulose showed little change during the same growth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expression of the Gns 1 gene, which may encode (1-3,1-4) -β-glucanase that catalyzes the degradation of (1-3,14) -β-glucan, increased sharply in the stem. The mechanism of decomposition of (1-3,1-4) -β-glucan in rice stem and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lodging resistanc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8.
乳腺癌是犬、猫等伴侣动物与人类常发疾病,作为人类及动物常患恶性肿瘤和主要致死肿瘤之一,其疾病负担仍呈逐步加重趋势,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形势愈加严峻。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EMT还可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扩散及耐药,因此它在肿瘤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靶向于EMT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研究方向与热点。文章就EMT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功能及标志物的变化、EMT分类及EMT与乳腺癌的关系分别展开论述,详细解析了EMT相关TGF-β/Smad、NF-κB及Wnt信号通路转导途径;随后对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包括TGF-β/Smad通路抑制剂开发,相关药物、基因及细胞因子治疗前景、NF-κB通路与Wnt通路抑制剂的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乳腺癌的治疗发展与趋势进行了展望。深入认识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EMT的生物学过程,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寻找关键靶点及开发靶向药物,将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19.
台湾地区在经历1999年的921地震后,山坡地土体松动严重,仅仅短延时的降雨即有机会引起土石流的发生,而近年微小的降雨条件下即有可能触动土石流发生,因此将台湾中部地区14个测站所测得的台风降雨资料,依照台风降雨强度进行水文频率分析,分析方法采用对数常态分布法、极端值第一类分布法、皮尔逊第三类分布法及对数皮尔逊第三类分布法等4种方法,计算短延时重现期距并绘成降雨强度-延时-频率之分析曲线,再整合各区域土石流潜势溪流的分布情况,分析台风降雨对台湾中部地区所造成之影响.  相似文献   
120.
阐述了自我教育的内涵、形成的原因及高职生自我教育的特征,探讨了增强高职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四条途径,即认识自我,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确立目标,保证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施;激励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耐挫力;完善自我,塑造健康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