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47篇
  114篇
综合类   457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397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以早熟梨新梨7号为试验材料,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胚龄大小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早熟梨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诱导新梨7号胚萌发和子叶转绿方面与White培养基相似,而在培养后期促进生根和成苗率方面优于White培养基;适宜培养基激素浓度比例为2.0 mg/L 6-BA+0.1 mg/L NAA;以胚龄85 d以后的幼胚培养较易成功。低温预处理对促进65 d和75 d胚龄的幼胚萌发和成苗效果优于85 d以后梨胚,且低温处理对胚萌发、子叶转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生根率和成苗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
王浆蛋白是蜂王浆生物功能的物质基础,是由王浆蛋白基因家族(mrjps)编码合成的。但部分家族成员如MRJP7在王浆中的含量极少甚至检测不到。基因功能与其在生物体内的时空表达特性相关,为探究蜂王浆中含量较少的王浆主蛋白基因mrjp7在蜜蜂体内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rjp7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工蜂和、成年工蜂、雄蜂和蜂王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mrjp7在成年雄蜂体内的表达水平最低,成年蜂王次之,且在这两种蜜蜂类型它们的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部位之间的表达量差异较小,其表达基本没有时空特异性。该基因在工蜂幼虫和蛹期的表达量同样较低且没有组织特异性,但在羽化后9日龄前后的哺育蜂王浆腺和头部脑组织内特异性高表达,其表达与工蜂的发育时期和组织密切相关。mrjp7在这与哺育蜂分泌蜂王浆王浆腺中的特异性高表达与哺育蜂所担负的哺育幼虫和蜂王的功能是相适应的,该结果在转录水平上证实了mrjp7该基因的的营养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其在生殖和非生殖蜜蜂体内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蜜蜂的生殖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前发现的赤霉素种类已达136种之多,GA4+7以其较高的活性和独特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就GA4+7的合成途径、关键酶及信号转导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目的]在基因工程菌中实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7基因的高效表达,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探讨其免疫学活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已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pET-ORF7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在最适条件下诱导表达,其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应用Ni-NTAHis.Bind Resin层析柱在变性条件下纯化表达产物,通过梯度透析进行复性。采用Western Blot及间接ELISA法检测复性后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ORF7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形式成功表达,融合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SDS-PAGE检测所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为33 kD左右,与预期大小相符。Band-scan软件对表达蛋白分析发现,表达产物约占菌体蛋白的50%。Western Blot及间接ELISA法显示复性后的重组蛋白与PRRSV阳性血清有特异性结合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结论]该试验将为进一步研制PRRSV单克隆抗体及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获得有效的水牛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序列,为开展水牛源细胞的基因特异沉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启动子上、下游保守序列对水牛源启动子7SK、U6进行克隆和启动子关键顺式作用元件识别,利用一段针对EGFP的shRNA片段(shEGFP)对水牛7SK、U6启动子进行功能性分析,然后分别在水牛源及鼠源细胞中与pEGFP-N1共转染,转染48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EGFP沉默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水牛7SK、U6启动子序列分别为430和357 bp,其OCT-1(或CACCC盒)及TATA盒高度保守.连接shEGFP后与pEGFP-N1共转染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荧光表达沉默现象;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水牛7SK和U6启动子引导的shEGFP在水牛源细胞中沉默效率高达93.82%和87.4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转染bu7SK-shEGFP和buU6-shEGFP的水牛源BFF细胞中,EGF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物种启动子的细胞转染组(P<0.05),而在鼠源PT67细胞中,水牛启动子的启动效率与其他物种启动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水牛7SK和U6启动子可高效启动shRNA表达,且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56.
选用1992-2009年中美之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SITC7)进出口数据,运用Grubel-Lloyed指数以及Bruelhart指数等量化指标,对中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在中美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但总体水平不高,根据研究发现的SITC7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aenteritis,TGE)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不同地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株的ORF7基因为靶序列,序列分析不同地区TGEV病毒株ORF7基因的同源性和进化性关系,序列分析包括同源性比较、进化树分析和碱基替换分析等。结果表明:ORF7基...  相似文献   
58.
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PR107·RRIM600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热研7-33-97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个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PR107,RRIM60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系的干胶含量,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含量,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指标。[结果]RRIM600、热研7-33-97和PR107的干胶总产量分别为538.725、26.89和409.37 g。3个品种干含依次为PR107>RRIM600>热研7-33-97。热研7-33-97蔗糖含量介于RRIM600和PR107之间。RRIM600硫醇含量较低,热研7-33-97与PR107硫醇含量较高。热研7-33-97与RRIM600无机磷含量较高。热研7-33-97镁离子含量最高。破裂指数以热研7-33-97最高,RRIM600最低。品系PR107的堵塞指数在各个阶段均明显高于热研7-33-97与RRIM600。[结论]热研7-33-97是一个较耐刺激且高产的品系。  相似文献   
59.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淮杂油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杂油7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组合,由不育系淮16A与恢复系R 26配制而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淮杂油7号综合性状好、品质优、熟期适中。在2006-2008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8.45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6.01%;在2008-2009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80.5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47%。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1.39%,芥酸含量为0.23%,硫苷总量19.20μmol/g。  相似文献   
60.
Wheat‐Dasypyrum villosum translocations T6V#2S·6AL and T6V#4S·6DL, carriers of Pm21 and PmV, respectively, confer high resistance to wheat powdery mildew.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 in genetic effect between them, a RIL population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ross between “Yangmai 18” carrying T6V#2S·6AL and “Yangmai 22” carrying T6V#4S·6D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locations showed that T6V#2S·6AL is much more transmittable than T6V#4S·6DL. By comparing their effects on main agronomic traits, we firstly found that T6V#2S·6AL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op spikelet fecundity, but causes a decrease of 6.7%–10.5% of spike number. No stable effects of T6V#4S·6DL on agronomic traits were found, except for positive effect on plant height. Excitingly, a new recombinant, T6V#4S‐6V#2S·6AL carrying PmV, was screened and proved to have a higher transmission rate than the original translocation T6V#4S·6DL, which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PmV. The abov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utilization of Pm21 and PmV more effectively, in whea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br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