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41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14篇
  67篇
综合类   319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15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红菜薹的品种资源、遗传育种、良种繁育以及栽培生理、贮藏保鲜、品质安全等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红菜薹研究的主要成果,可供今后我国红菜薹教学、科研和生产及宏观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根据雷竹林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能,选用碱性的肥料原料,研究配制了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料。土壤酸化的雷竹林施用该肥料后,自然出笋林和覆盖出笋林的土壤pH值分别平均增加0.53和0.18;有机质分别提高9.76%和7.69%;土壤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专用配方肥的施肥量较常规肥料减少42%以上,但产笋量平均增加10%以上,笋品质明显提升。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可以起到一肥多效的效果,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雷竹林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雷竹笋用林覆盖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砻糠为覆盖材料,试验研究了雷竹林不同覆盖次数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措施减少了林地土壤的水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减少幅度随着覆盖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土壤速效钾含量却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覆盖次数越多土壤钾素积累越多;覆盖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保肥性增强;覆盖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减小,保水、通气性增强;多次覆盖使土壤的酸性减弱,pH值增大,表层土壤酸性强度减弱,pH值增高趋势因施肥和覆盖年限而异。因此,建议改变林地经营模式或者采用间隔带状覆盖的形式降低土壤劣变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4.
菜心采后褪黑素处理的低温保鲜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采后菜心的货架期,保持低温下的贮藏品质,用褪黑素对菜心进行了采后处理。将菜心采后分别喷洒50、100 mg/L褪黑素水溶液,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在4 ℃下进行低温贮藏,观察菜心外观品质变化并测定品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4 ℃条件下,褪黑素延缓了菜心叶片叶绿素降解,使茎、叶组织保持了较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积累,提高了采后菜心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褪黑素处理降低了采后菜心木质素含量,抑制了肉桂醇脱氢酶BcCAD4BcCAD5基因的表达,推测褪黑素的作用效果可能与抑制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形态、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小青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施肥下,产量最高的是硝酸钙,尿素+微量元素处理;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碳酸氢铵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MPP处理产量最低;追施微量元素能提高小青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随着收获时期的延后而降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则略有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期取样时,不同氮肥对硝酸盐的积累是:硝酸钙>DMPP>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尿素+微量元素>碳酸氢铵。配施微量元素及氮磷钾的协同吸收均能降低硝酸盐含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以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效果较好。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但硝酸盐含量也随之提高;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时期的延后而降低,硝酸盐含量高峰出现在追肥后20d左右。  相似文献   
106.
将白菜型油菜不同栽培种‘红菜薹’和‘黄芽白’进行正反交获得杂种一代,再经过多代自交获得高世代杂种。观察杂种后代形态学特征(叶型、株高、分枝数等)、育性特征(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经过多代自交,杂种后代各性状趋于稳定,正反交杂种形态有较大差异,而高世代杂种与杂种一代相比,形态没有明显变化。杂种后代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比较高,花粉可育率均达到90%以上,但与双亲相比仍然稍差。杂种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比较正常,但仍有少数细胞出现异常染色体行为。杂种后代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联会主要以形成环状和棒状的二价体为主,但也形成四价体等其他染色体构型。杂种后代中平均形成二价体的数目在6.7~8.2,最多全部20条染色体形成10个二价体,其中形成环状二价体和棒状二价体的比例相差不大。除了形成二价体外,部分花粉母细胞还形成少数四价体。与亲本相比,杂种后代染色体联会出现较多的非同源联会,平均每个细胞形成二价体的数目比亲本少,而形成四价体的数目比亲本多。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减数分裂后期Ⅱ,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形成四分体。在此过程中,绝大多细胞染色体行为正常,但有个别细胞出现后期Ⅰ染色体不均等分离,有些细胞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形成染色体桥;有些细胞在减数分裂Ⅱ中期和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此杂种后代减数分裂过程较正常,探明杂种后代的减数分裂特征可为白菜型油菜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根据弋阳县雷竹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形势,提出该县近几年林下经济雷竹产业发展目标及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8.
Polymorphism of waxy proteins in Iberian hexaploid whea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collection of 130 cultivars of bread wheat, 332 landraces of bread wheat and 144 spelt wheats was analysed for waxy proteins in the grain. The electrophoretic patterns showed very low polymorphism and most of the hexaploid wheats had the Wx-Ala, Wx-D1a and Wx-B1 alleles of ‘Chinese Spring’. Two alleles were detected at Wx-A1 (Wx-A1a, and Wx-A1b (null)), the latter was present in only 5.1% of the bread wheat landraces and 7.6% ofthe spelt wheats. No allelic variation was found at the Wx-D1 locus and all the hexaploid wheats had the Wx-D1a allele. Wx-B1 was the most polymorphic locus, with three alleles detected: Wx-B1a, Wx-B1b (null) and Wx-Blc coding for a Wx-B1 protein with a slightly different mobility from Wx-B1a. The null Wx-B1b allele was found in 10.8% of the bread wheat cultivars, 21.4% of the bread wheat landraces and 12.5% of the spelt wheats. Among the 604 hexaploid wheats analysed, only two bread wheat landraces (0.6%) and two spelt wheats (1.4%) had the null allele at both Wx-A1 and Wx-B1 loci.  相似文献   
109.
Summary The first backcross and F2 progenies from triploid F1 and tetraploid F1 hybrids between B. napus and 2x and 4x B. oleracea ssp. capitata (cabbage) were studied for their general morphology, resistance to race 2 of the clubroot pathogen, chromosome number and meiotic chromosome behavior. No linkage was apparent between resistance and the majo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Unreduced gametes played a large part in the successful formation of seed of the B1 and F2 progeny. B1 plants with low chromosome numbers were selected for use in recurrent backcrosses. The potential use of anther culture to extract gametic progenies from resistant B1 and F2 plants with higher chromosome numbers was suggested. The presence of homoeologous pairing observed in all the plants is considered advantageous for selecting suitable progeny in later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10.
雷竹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竹 (Phyllostachys p raecox)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结果表明 :雷竹幼小花药表皮下的一列孢原细胞发育为初生壁和初生造孢细胞层 ,后者向心分裂形成 8列左右次生造孢组织 ,并直接分化为一圈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平面左右对称排列。花药壁由 4层细胞组成 ,即表皮层、2层中层和绒毡层。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始终无药室内壁层的形成和分化 ,表皮层发育起到药室内壁的作用 ,中层在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过程中一层退化 ,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 ,二核 ,四分体时期呈现解体 ,贴边期被吸收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