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5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97篇
综合类   846篇
农作物   34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邹诗恩  田仁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97-13299,13377
[目的]为兴烟一号(Nicotiana glauca L.)在黔西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打顶(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与留叶数(20、25、30、35片/株)对兴烟一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株高显著增加,茎围和节距则变小;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株高显著增加,节距显著变大,叶片稍变大。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和产值增加,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呈现低-高-低的趋势;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产量显著增加,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以初花期打顶的较好。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先增后减;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钾氯比降低,两糖差以初花期打顶的较好。[结论]兴烟一号宜选择初花期打顶,留叶30或35片/株,此时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烟叶经济性状好。  相似文献   
92.
潘宗东  张金明  杨桂兰  宋一江  石细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14-12815,12819
[目的]研究12个优质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在黔东南冷凉山区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方法]12个品种分别为临籼22、凉籼3号、德双4号、香稻82、香米德优8号、临籼22、中籼2503、中香1号、鉴真2号、昌米016、鄂中5号、滇屯502(CK)。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从第2行的第2株开始收取10个单株进行考种,考种项目包括株高、穗长、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产量。[结果]实粒数与实际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3 1,有效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与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 4、0.548 9、0.355 2;而千粒重和穗长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9 0、-0.555 8。对实际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是有效穗,通径系数为1.470 1,其次是总粒数(0.643 3)、千粒重(0.627 4)、实粒数(0.492 6)、结实率(0.208 4)。[结论]黔东南冷凉山区在选择品种和推广中要以株高适中、大穗粒多、分蘖适中为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93.
选择不同时期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共24个,对其产量潜力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进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产量潜力随品种育成年份推进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年遗传增益相对较低,为0.34%。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的趋势是株高降低、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减少、每穗粒数显著增加、抽穗期显著推迟,其年遗传进展分别为-0.24%、-6.03%、0.45%和0.06%;千粒重、生育期和穗长等基本保持稳定。对品种系谱及来源分析表明,CIMMYT小麦种质在以往云南省小麦品种产量潜力改良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中东大麦群体农艺性状多样性与生态地理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16份大麦材料(引自中东5个不同生态地区的5个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其相应地区的5个农家种大麦群体)分2a种植在陕西关中地区,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群体间分别在株高、穗长、芒长、穗下节长、旗叶宽、旗叶长、穗粒数、分蘖数等农艺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大麦群体间总体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大麦群体间多样性高于农家种。3个地区的大麦农艺性状差异更加显著;野生大麦群体间多样性高于其群体内,而农家种大麦群体间多样性低于其群体内。试验材料的农艺性状和来源地生态地理环境关联分析表明,部分性状可以和生态地理环境相关联,主要是和作物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与温度、降水量及海拔等因素相关联;与农家种大麦相比,野生大麦与生态地理环境的关联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5.
用5个早熟陆地棉品种作母本,3个抗虫棉品种作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设计)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共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伸长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新陆早45号是突出的高衣分丰产亲本,新陆早48号是结铃性较好的丰产亲本,72-72是优良的抗虫棉亲本,组合新陆早48号×111-43和新陆早42号×N78在综合农艺性状上优势明显,但纤维品质相对而言没有明显改良.  相似文献   
96.
水稻空间诱变突变品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选用新稻11号干种子搭载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进行处理,经多年南繁北育,对筛选出的10个高代突变品系农艺经济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突变品系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XD11-6产量最高,比新稻11号(CK)增产8.52%.与对照相比,供试突变品系植株偏高.穗长变短,千粒质量偏高,精米率提高,生育期提前.简单和偏相关分析中分别有5对和2对性状相关性极显著.植株高度与穗长和千粒质量关系密切,而千粒质量更多受生育期的影响,表明空间诱变可望在株高、穗长、千粒质量、精米率及生育期等方面对水稻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97.
不同施肥处理对豆角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缓控释肥料、配方肥料和常规施用肥料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豆角农艺性状、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料相比,缓控释肥料和配方肥料能明显改善豆角农艺性状及增加产量,并减少了肥料施用量和人工量投入,且可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品种和栽培模式及其互作对烤烟生长和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烤烟大田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指标贡献率最大,分别为71.5%、46.8%和64.2%;其次是品种,分别为26.7%、40.3%和22.7%。在相同品种的条件下,栽培模式2的烤烟大田生育期相对较长,农艺性状相对较好,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有关比例较协调,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相同栽培模式的条件下,云烟87的各大田生育期和化学成分等指标中表现较优,K326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较好;在经济性状方面,品种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由此可知,栽培模式2、云烟87、K326适合在贵州开阳推广。  相似文献   
99.
湖南龙山3个引进烤烟新品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越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23-124,129
2009年在湖南省龙山县对引进的3个烤烟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KRK26在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经济性状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适宜在龙山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而其它两个新引进品种的综合表现不如对照品种云烟87。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芦花鸡PRKAG3基因的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相关性,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PRKAG3基因外显子11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TT、TG和GG三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证实在2832位点存在T→G突变,为有意突变,统计分析表明,此多态位点与芦花鸡呈显著相关,pH值为GG基因型极显著低于TG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1),而TG基因型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其它肉质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此结果提示,PRKAG3基因对芦花鸡pH值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以初步推断PRKAG3是控制这一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可能是影响芦花鸡pH值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芦花鸡pH值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