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68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6篇
  32篇
综合类   447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25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杏仁蛋白制备ACE抑制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calase蛋白酶水解杏仁蛋白,以水解度(DH)及水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为指标进行酶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较大活性的ACE抑制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H值7.0,温度50℃,酶底比4%,底物质量分数为2%。该条件下经60min水解,其水解度为12.23%,得到ACE抑制肽的IC50值为0.85mg/mL。  相似文献   
992.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与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小麦蛋白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目前,从小麦蛋白中已分离出多种纯化小麦生物活性肽,如降血压肽、镇痛多肽、阿片样活性肽等。综述了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麦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从小蓟(Cirsium segetum)的根、茎中分离到一株细菌(XJb06.1)和两株真菌(XJf06.1,XJf06.2),经鉴定依次为球菌(Coccus)、毛霉科毛霉属(Mucoraceae Actinomucor)、丛梗孢科曲霉属(Monitiaceae Aspergil-lus).同时对所得3株菌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XJb06.1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均有抑菌活性,对供试细菌的活性物质主要在其代谢物中;XJf06.1和XJf06.2的发酵液提取物和菌丝体提取物对3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抑菌活性,且总体上都是菌丝体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发酵液,其中)XJf06.1对苹果腐烂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了86.1%.  相似文献   
994.
黄珠子草不同部位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NaNO2-Al(NO3)-NaOH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黄珠子草根、茎、叶、果实4个部位中总黄酮、总酚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根、茎、叶、果实4个部位乙醇提取物对7种常见病原菌(草莓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青霉病菌、黄瓜枯萎菌、西瓜枯萎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叶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1.07 mg·g-1、23.85 mg·g-1,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是茎、根及果实的2.86、1.83、1.21倍;叶中总酚分别是茎、根及果实的27.10、22.29、2.52倍.叶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均较其他部位高,果实次之,茎最低.在预设质量浓度为40 mg·mL-1时,叶的乙醇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特别是对黄瓜枯萎病原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分别为100%、89.78%、100%,且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 mg·mL-1、20 mg·mL-1、10 mg·mL-1.果实部分的抑菌效果稍次于叶部分的,但对黄瓜枯萎病原菌表现出强抑菌性,其抑制率为98.13%.根部分整体抑菌效果较弱,但对黄瓜枯萎病原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5.28%,90.04%.而茎基本上没有什么活性.叶和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抑菌活性也较强,药用价值很高,是黄珠子草的主要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995.
氟苯尼考联合用药对产ESBLs鸡大肠杆菌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测定氟苯尼考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的影响,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菌,并用微量液体2倍稀释法测定单独使用氟苯尼考、黏菌素、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痢菌净、磷霉素,以及氟苯尼考与上述6种药物不同比例联合使用时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发现,临床分离的7株大肠杆菌均产ESBLs,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痢菌净耐药率高达100%,对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磷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57%、57%.氟苯尼考与黏菌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痢菌净联合使用时,抗菌活性有所提高,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以1:2比例复配时,MIC值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采取常压煎煮、高压煎煮、乙醇冷浸渍、微波提取四种方法提取银杏叶活性物质,并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三种菌检测银杏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其抑菌效果随提取方式、菌种和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温度对其抑菌效果没有影响,银杏叶活性物质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含早卵泡期山羊血清或中黄体期山羊血清的培养液,对山羊腺垂体细胞进行24h体外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阿片受体兴奋剂——盐酸吗啡和其拮抗剂——盐酸纳洛酮,研究了类阿片肽对山羊垂体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吗啡或纳洛酮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而认为,在山羊,类阿片肽对垂体细胞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无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碱金属法(醋酸锂盐),以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质粒表达载体在酵母中表达人工合成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用电泳及抗菌肽活性检测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同时还研究了转基因酵母的发酵条件,如温度、pH及营养等对酵母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酵母表达产物为1.14mg/L培养液,杀菌活力为0.216单位。  相似文献   
999.
以周期母山羊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黄体期和早卵泡期注射阿片受体兴奋剂吗啡和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研究了类阿片肽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黄体期注射吗啡引起LH分泌波幅度和血浆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5),注射纳洛酮使LH血浆平均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早卵泡期,注射吗啡和纳洛酮,只分别降低和升高血浆LH水平(P<0.05),对其分泌波幅度无显著影响(P>0.05)。在以上2种生理状态下,吗啡和纳洛酮对FSH分泌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而认为,在山羊,体内类阿片肽参与LH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177个GenBank中登录的柑橘编码蛋白密码子用法的分析结果,优化并重新设计和合成了含柑橘偏爱密码子、对柑橘黄龙病有杀灭作用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命名为CAPD),克隆入pUC19克隆载体并经测序验证后,获得了含新抗病基因的重组质粒pUC19-CAPD。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SacI双酶切pUC19-CAPD克隆载体和pBI121植物表达载体的质粒DNA,回收pUC19-CAPD克隆载体中的CAPD基因小片段和pBI121植物表达载体中去掉GUS报告基因的大片段,经连接、转化和鉴定后,构建了由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35SP)驱动CAPD目的基因的新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HZ05);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HindIII双酶切含笋瓜韧皮部特异启动子(PSP)的pUCm-PSP克隆载体和pHZ05植物表达载体的质粒DNA,分别回收pUCm-PSP克隆载体中的PSP小片段和pHZ05植物表达载体中去掉CAPD目的基因上游35SP的大片段,经连接、转化和鉴定后,构建了由PSP驱动CAPD目的基因的新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HZ06)。利用细胞感受态法直接将2个由不同启动子驱动的含CAPD目的基因的新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分别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GV3101、EHA105和发根农杆菌Ri15834等4个农杆菌菌株中,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培育抵抗由韧皮部传导的毁灭性和检疫性病害柑橘黄龙病的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