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盆栽沙培方法,研究四翅滨藜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对NaCl浓度和盐胁迫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①胁迫时间对四翅滨藜叶片中脯氨酸、Na+、K+、Cl-含量和K+/Na+有极显著影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中脯氨酸、Na+含量增加,K+含量、K+/Na+下降,Cl-含量变化趋势较复杂;NaCl胁迫〈40 d时,脯氨酸和Na+含量增加幅度相对较小,〉40 d时均大幅增加。②NaCl浓度对四翅滨藜叶片中脯氨酸、Na+、K+、Cl-含量和K+/Na+也有极显著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中脯氨酸、Na+含量增加,K+含量、K+/Na+下降;高NaCl浓度处理下,脯氨酸和Na+含量增加幅度以及K+含量、K+/Na+下降幅度均较大。③四翅滨藜体内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盐胁迫下,根向茎选择运输K+,将Na+滞留在根部;茎向叶选择运输Na+,抑制了K+向叶片的运输,使从根部运输的K+贮存在茎中;不同营养器官中K+/Na+从高到低依次为:茎〉叶〉根,并且都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NaCl浓度对脯氨酸、K+、Na+及K+/Na+的影响逐渐放大,并且NaCl浓度与胁迫时间的交互作用也对以上指标(除K+外)有极显著影响,因此在研究盐分浓度对植物盐胁迫的影响时,应考虑时间因素及盐分浓度与胁迫时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2.
马甜  谢寅峰  徐秀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47-8149
[目的]为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摸索一条改良盐碱土的切实可行途径。[方法]在全盐含量12.5 g/kg的重盐碱土上,分别施脱硫废弃物、糠醛渣、改良剂30.0、6.0、1.5 t/hm2,种植四翅滨藜;利用德国WALZ公司生产便携式光合作用-荧光测量系统GFS-3000,测定四翅滨藜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与对照比较,施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上种植的四翅滨藜植物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等均值有所提高;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实际光量子产量的日变化波动幅度有所减小。[结论]施脱硫废弃物可以减弱土壤盐碱胁迫对四翅滨藜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增强植物抗逆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3.
白杨新杂种毛新×银灰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对毛新×银灰双交杂种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表明:采用温室硬枝扦插和大田硬枝扦插均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但必须注意以下技术措施:①只要是根萌枝条,粗度在5mm以上均可以用于硬枝扦插,或采用先一年根萌硬枝扦插苗的苗干作硬枝插穗也是可行的;②插穗必须浸水和两端部削光滑;③采用的激素和浓度为生根粉(ABT)1号500ppm或吲哚丁酸(IBA)500ppm+萘乙酸(NAA)500ppm速蘸处理,可以获得80%以上的满意效果;④温室扦插时,必须进行炼苗环节.此外,建立采穗圃或根繁圃,并加强其管理,是提高其快速扩繁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34.
中亚滨藜是一种典型的盐生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盐碱地区。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盐胁迫显著诱导了中亚滨藜幼苗根尖类黄酮的累积,但其中的生理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在不同盐浓度(50 mmol·L~(-1)、100 mmol·L~(-1)、250mmol·L~(-1)、500 mmol·L~(-1)、600 mmol·L~(-1) NaCl)处理下,通过添加KNO_3(25 mmol·L~(-1)、35 mmol·L~(-1))和外源槲皮素(100 nmol·L-1 quercetin),采用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盐诱导的类黄酮累积在调节中亚滨藜幼苗耐盐性中的生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外源类黄酮类物质——槲皮素进行处理,一方面更加抑制了盐胁迫下幼苗主根的生长,同时还显著降低了根部H_2O_2的累积和幼苗在盐胁迫下的MDA水平,但使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槲皮素通过抑制主根生长,影响了中亚滨藜根系结构;通过降低氧化伤害,提高了中亚滨藜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盐胁迫还显著诱导了中亚滨藜幼苗对硝酸盐(NO3-)的累积,使用25mmol·L~(-1)和35 mmol·L~(-1) KNO3处理,可显著诱导其幼苗根尖类黄酮的累积。这些结果表明,硝态氮可能通过影响类黄酮途径,从而参与调控了中亚滨藜幼苗的耐盐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中亚滨藜耐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以及类黄酮参与调控中亚滨藜耐盐性的生理与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农艺措施提高作物耐盐性、改良盐碱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郭玉琴  张霞  刘王锁  刘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22-16223
通过对2007~2011年灰叶铁线莲造林成活率、中幼龄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灰叶铁线莲在荒山造林生长较快,病虫害少,适宜作为城市缺水地区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树种。同时指出,影响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是水分,栽植时可以利用雨季,生长季节无需补水。  相似文献   
36.
GC-MS内标法定量分析植物组织中的JA、IAA和AB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茉莉酸(JA)、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方法。实验以欧洲灰杨叶片为材料,在用80%冷甲醇提取激素时,一并加入ABA、IAA和JA的内标(D3-ABA300ng,13C6-IAA60ng和DHJA80ng),激素提取液浓缩至水相,调pH2.5~3.0后经乙酸乙酯萃取、Sep-PakC18小柱纯化,甲酯化后,GC-MS定量测定ABA、JA。IAA经甲酯化后再经TMS化(三甲基硅烷化),用GC-MS定量测定。经检测:盆栽欧洲灰杨叶组织中脱落酸含量为120.170~128.771ng/g(鲜质量),茉莉酸含量为1.697~6.974ng/g(鲜质量),吲哚乙酸含量为4.990~14.776ng/g(鲜质量);脱落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吲哚乙酸,茉莉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7.
Degraded gypsic soils in the centre of Spain can be rehabilitated with organic amendment and shrub revegetation. Erosion has been measured on plots of 2×0·5 m2 under simulated rainfall of 70 mm h−1 and a kinetic energy of 18 J mm−1 m−2. Samples of water runoff and sediments were studied in the summer of the years 2002 and 2003. The presence of shrub Atriplex halimus (Chenonodiaceae) significantly reduces runoff from 16·9 to 6·7 ml m−2 min−1 and sediments from 0·16 to 0·02 g m−2 min−1. When sewage sludge is applied the differences among plots with and without bushes disappear. Although both treatments independently applied are efficient as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the combined use of revegetation and organic amendment allows a reduced dose of sewage sludge with the same effect on erosion. A low dose of sludge is desirable in view of the accumulation of toxic chemical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8.
从美国西部引进2年生准常绿灌木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t)分别定植于含水量不同的陶瓷花盆土壤中,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研究其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严重限制了四翅滨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单株高度、分枝数、侧根数和叶片数量显著下降,从而导致单株生物量降低,其中轻度土壤水分胁迫平均苗高为47.3 cm,分别是中度、无、重度土壤水分胁迫的1.13、1.31、1.34倍;轻度土壤水分胁迫平均地茎为14.76 mm,分别是中度、无、重度土壤水分胁迫的1.16、1.47、1.50倍;中度、重度和无土壤水分胁迫比轻度土壤水分胁迫的叶干重生物量降低了23.99%、51.76%、47.97%;中度、重度和无土壤水分胁迫比轻度土壤水分胁迫的茎干重生物量降低了15.43%、50.52%、49.59%。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光合产物积累从中下部叶片向中上部叶片转移。各构件生物量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而降低,其变化幅度大小为:侧根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主根生物量,反映了四翅滨藜对土壤水分胁迫响应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ntt)在同仁地区栽培实验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同仁地区适于栽培在土壤容重较小,降雨量较大的魏界沟。  相似文献   
40.
不同盐分胁迫对中亚滨藜种子萌发及其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不同浓度(0、2、4、6、12、18、28、36 g/L)的盐溶液(土壤溶液、Na2SO4及NaCl)处理中亚滨藜种子,观察其萌发率和幼芽、幼根的生长情况,进行生态阈值分析,并将盐胁迫下未萌发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观察其在胁迫解除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随盐胁迫强度的上升,种子的萌发率降低,萌发率和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累积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角度考虑,均是Na2SO4的胁迫作用最小,NaCl的抑制作用略高于土壤溶液。低浓度盐分促进了幼芽和幼根的生长。盐胁迫解除之后,中亚滨藜种子仍具有很高的萌发能力,且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