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36篇
  10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运用开花物候指标,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对分布于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内的多鳞杜鹃进行开花物候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多鳞杜鹃花期为4月上旬至5月初,种群、个体、花序和单花水平上花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4~25、22、13~15、7~9 d。单花开花进程依其开花形态和散粉特征可分为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和散粉末期。多鳞杜鹃具有较高的花期同步指数0.815,开花进程呈单峰曲线,表现出一种"大量、集中"的开花式样;个体相对开花强度分布频率集中在10%~50%。开花物候指数与座果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始花时间与花期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花期持续时间及开花数与座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多鳞杜鹃开花物候在种群内年度间的相似性说明,植物个体开花物候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而开花物候在年度间的变异,可能是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异(主要是温度和降水量)引起的。"集中开花模式"、较高的同步指数和较长花期持续时间是多鳞杜鹃适应高山环境的生殖特性。  相似文献   
82.
以西洋杜鹃中‘粉珍珠’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模拟热胁迫(38℃/30℃,昼/夜)并结合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0.05、0.10、0.15、0.20μmol·L-1,SA)的处理方法,从形态表现、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片解剖结构等角度,研究外源水杨酸在植物抵抗高温胁迫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温胁迫(38℃/30℃)下,水杨酸预处理能够缓解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植株的伤害,经0.15~0.20μmol·L-1SA处理可有效抑制叶绿素质量分数的降低,并利于植株后期恢复;经0.05μmol·L-1SA处理可有效抑制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的累积,并提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经0.05、0.10μmol·L-1SA处理有利于增加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张开度和气孔面积。经适宜浓度水杨酸处理能提高西洋杜鹃幼苗的耐热性,并以0.05μmol·L-1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4.
杜鹃花为高山植物,大多不耐高温,严重制约了杜鹃花的迁地保护与园林应用,故有必要探讨杜鹃花属植物在高温逆境下的耐热机理。本研究以2年生的‘胭脂蜜’(Rododendron'Yanzhimi')和‘江南春早’(R.'Jiangnanchunzao')为材料,进行高温(42℃/30℃)处理,在处理后2、4、8、12及24 h后取样,构建高温处理及对照的RNA混合池,利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c DNA-SCo T)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40条引物能扩增出110多条条带,筛选出20条差异明显的条带,测序拼接后获得16条高质量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1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它们与逆境防御反应、植物代谢、基因转录和细胞结构合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85.
杜鹃是杜鹃花科( Erica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维持价值。该研究采用 EST-SSR标记对湖北龟峰山32个天然杜鹃花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龟峰山杜鹃的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7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31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43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值分别为0.67958和0.72314。该研究开发的 EST-SSR标记不仅丰富了现有的 SSR数据库,也为后续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亲缘关系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小秦岭自然保护区野生灵宝杜鹃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提出了野生灵宝杜鹃引种的方法步骤,并就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为该区域灵宝杜鹃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and utilize the natural anthocyanidin from Rhododendron L. [Method] Using Rhododendron L. with four different colors including white, pink, red and purple as the test materials, its anthocyanidin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and its stability of various anthocyanidin. [Result] The anthocyanidin from Rhododendron L. was perfectly extracted by methanol with 1%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V/V) and had better stability in this extraction solution. The further experiment in vitro indicated that the anthocyanidin from Rhododendron L. became stable with pH value of 0-3, but could not resistant to high temperature or strong light, and the alkaline condition had also great effects on its stability. [Conclusion] The methanol with 1%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V/V) has the best effect for extraction, and the anthocyanidin from Rhododendron L. is more stable in low temperature, weak light and aci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不同pH值和氮源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生理特征和营养元素的影响,该文采用基质培养法,选取培养一致的3年生比利时杜鹃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根据不同pH值(8.0和5.0)和不同氮源(NO-3 N和NH+4 N)将营养液分为4个处理,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北京卓越花卉温室培养,半年后对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新鲜叶片中活性铁、活性锰、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并运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值8.0的硝态氮处理的基质的pH值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pH值5.0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可使比利时杜鹃基质pH值保持在最适范围(5.5~4.5);不同pH值和氮源处理对基质有效营养成分和比利时杜鹃外观没有明显差异。pH值5.0的铵态氮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和活性铁含量最高,其中新叶叶绿素平均含量为1.590 mg/g、新叶活性铁平均含量为26.379 mg/kg。新叶活性铁、活性锰和叶绿素平均含量均低于老叶;新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老叶相当;新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老叶。分析结果表明,在北方碱性水土地区,铵态氮源能提高比利时杜鹃叶片铁的有效性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防止失绿症的发生,比硝态氮源更有利于比利时杜鹃的生长。   相似文献   
89.
长白山杜鹃花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杜鹃花的基因组DNA,所得的DNA纯度高、质量好,可用于RAPD分析.筛选出的杜鹃花RAPD反应的最佳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模板DNA20~200ng.引物10pmol,dNTPs100μmol·L-1,TaqDNA聚合酶0.5U,Mg2 2.5 mmol·L-1,10xbuffer缓冲液2.5 mmol·-1,其余部分用无茵超纯水补充.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7℃退火1min,72℃延伸2min,40次循环;72℃最终延伸7min.应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PCR扩增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清晰,重复性好,为长白山杜鹃花品种鉴定、分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牛皮杜鹃植株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前人对杜鹃花研究的基础上,以长白山野生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 Pall)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