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9篇
  24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安徽及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总体处于“二三一”的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和六大支柱产业布局各有特点,但是与长江经济带的其他地区相比,产业布局还明显地存在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布局经济效果差异大、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产业转移力度较差、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因此,以产业布局的全局性、经济性、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安徽参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优化路径有: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科学选择主导产业,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联动模式的创新,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业发展区域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2.
黄木易  褚楚  何翔 《土壤》2017,49(4):846-852
依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选择24个指标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将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级别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级,基于云模型与熵权法对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进行了测量分析,揭示了其警情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时序变化上,2005—2013年,皖江城市带多数城市警情趋于上升,下降的仅为合肥市。(2)从"一轴双核两翼"的空间结构来看,主轴线上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沿江大多数城市近年来警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铜陵和马鞍山两市警情一直处于重警以上状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压力较大。"双核"和"两翼"城市中的合肥、芜湖、滁州和宣城市,只有滁州和宣城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3)针对云模型系统分析结果,创新土地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增加生态建设和环保财政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等是缓解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警情和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分析显示,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处于上升趋势,整体状况趋于恶化。警情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区域高速社会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产生的压力响应。  相似文献   
73.
银川市主干道林带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君珑  张鸿宝  王涛  张蕾 《农技服务》2010,27(5):614-616
对银川市所辖3个区的10条主要道路的林带下的土壤进行取样,并对7个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林带下土壤总体养分缺乏,上海路土壤条件相对较好,而长城路土壤养分条件较差。其他路段养分差异不显著。各路段养分指标除全盐含量外,不同土壤层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4.
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趋势与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背景为基础,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4个方面对皖江经济带的土地利用变动进行剖析,突出其趋势特征,构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揭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构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体系,以期为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75.
泛非绿色长城倡议及其农牧林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泛非绿色长城倡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可持续森林管理,加强和保护自然资源,共同抗击荒漠化,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障食品安全,稳定人口数量,加强应对干旱的能力和复原力,最终发展绿色经济。文中介绍和分析了泛非绿色长城倡议及泛非地区农牧林发展概况,通过剖析泛非11个最初成员国在实施泛非绿色长城倡议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前景展望,旨在为我国企事业单位等出境机构更好地参与当地相关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以及推进当地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技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以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中心,构建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测算研究了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并利用ArcGIS 10.2软件,可视化2007年与2016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分布。结果表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承载力水平基本维持在警戒和中级水平;经济发达的东段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高于经济欠发达的中段和西段地区,近年来差距不断扩大;长江经济带11省市水资源承载力年均增长率位于前三的分别是贵州、上海和云南,而湖北、重庆、四川年均增长率为负值;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水平仍较低,且各省市间水资源承载力均衡性差异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77.
"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实现国际文化共同繁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名片。对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以四子王地区不同带间距柠条灌草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和水平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带间距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和水平变化特征均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水平方向上,16m带间距的土壤水分变化比较平缓;在垂直方向上,5m、10m带间距的大气降水补给并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需要消耗深层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生长,而16m带间距由于大气降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79.
为了优化长江经济带农用地结构、提升农用地利用效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2013—2017年农用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结果表明,5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农用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整体偏低,区域农用地利用平均效率不足0.7。通过对比2017年不考虑碳排放影响下的农用地利用效率结果得出,碳排放会对农用地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Tobit回归分析发现,对区域农用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年均气温、耕地面积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因此,探讨碳排放影响下的农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农业土地结构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充分肯定了悬臂式电子皮带秤称重精度几乎不受皮带张力影响,与自动给料装置配套构成定量控制系统成功地在水泥、化工、冶金及人造板等行业中得到应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它的动态特性,求得了阶跃响应及脉冲响应的数学表达式、动态误差和累积误差。指出了在皮带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阶跃给料和阶跃停料对积累精度无影响,脉动给料不产生累积误差。动态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秤机的结构型式。提高悬臂式电子皮带秤的动态精度,主要应从改变其秤机的结构型式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