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越冬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黑颈鹤昼间活动生境和人为干扰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12月—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一江两河”流域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分别为6041、59496、496只。拉孜到南木林之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和墨竹工卡到林周之间的拉萨河-澎波河谷一区是越冬黑颈鹤最为集中的2个区域;黑颈鹤昼间活动的主要生境是农田和水体,在这2种生境活动的黑颈鹤集群分别占集群总数( n=125)的80.8%和17.6%;12.0%的越冬黑颈鹤集群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其中69.2%的干扰来自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许树林  沈秀丽 《林业研究》1998,9(2):105-107
IntroductionManymicro-florascanbefoundonskin,organsandtissues,whichareopenedtotheoutSide.Thesemicro-florasandhostscoexistdependoneachotherandformaco-mplicatedmicro-ecologicalsystemiinwhichthenormalbaCterialflorasplayanimportantrole.ManyreportsshowedthatnormalbaCterialflorasplay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immunesystem.TheycanresisttheinvadingandofalienbaCteriaandenhancetheabilitytoresiStinfection(KanBat1980,andLiMeitong1991).ThenormalbaCterialflorasaresignificantinmaintainingbalanceof…  相似文献   
13.
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探讨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9-16周龄雉鸡生产性能和羽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适量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均可改善其生产性能,0\751%赖氨酸可满足雉鸡增生和羽毛需要.0.310%蛋氨酸可满足雉鸡增重需要,但0.410%蛋氨酸能使雉鸡羽毛生长更好,保证增重的最佳赖氨酸与蛋氨酸比较为0.751:0.310.保证羽毛生长的最佳比例为0.751:0.410.  相似文献   
14.
蛋氨酸螯合锌对环颈雉雏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机选取 7日龄健康环颈雉雏雉 72只 ,分成 3组 ,每组 2 4只。每组基础日粮相同 ,Ⅰ组为对照组 ,添加 0 0 4 %硫酸锌 ;Ⅱ、Ⅲ组为试验组 ,分别添加 0 0 4 %蛋氨酸螯合锌、0 0 2 %蛋氨酸螯合锌 +0 0 2 %硫酸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各试验组体长、翅长增长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同时各试验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试验组尾长增长也大于对照组 (P <0 0 5 )。此外 ,各试验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综合比较 ,Ⅱ、Ⅲ组饲喂效果好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冬季集群特征,课题组于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集群特征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核心区北寺山林区共有6群褐马鸡种群,平均大小为(7.17±2.86)只/群.对各种栖息地类型的可利用率与利用率进行比较,得出冬季褐马鸡对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具有明显的负选择性,对针叶林以及灌丛和草地具有正选择性.这主要与隐蔽条件和及时逃避敌害有关.与山西鹿芽山褐马鸡种群大小相比,陕西黄龙山褐马鸡种群明显偏小,这主要是该保护区捕食压力较大以及针叶林面积较小所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饲养生产过程中雉鸡死亡数量、时间及原因的统计和分析,找出导致雉鸡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出现最多的时间,提出了降低雉鸡死亡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白鹇的夜栖息地选择及夜栖息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e夜栖息地的选择及夜栖息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鹇的夜栖息场所主要为靠近沟谷的常绿乔木,有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 sclerophyll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等;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夜栖息时间有较大差异,秋冬比春夏平均长72 min,阴雨天气比晴好天气平均长43 min;夜栖与光照有关,傍晚光照低于5 lx夜栖开始,清晨光照高于5 lx夜栖结束;夜栖息地的地理特征为海拔600~900 m,坡度为30°~45°.图1表4参8  相似文献   
18.
白冠长尾雉为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是我国特产的濒危雉类。我们于2002年3月~2007年6月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对笼养条件下白冠长尾雉产卵情况进行了观察。笼养条件下白冠长尾雉所产卵均被捡拾,产卵期在3~6月之间,产卵高峰主要集中在4~5月,产卵期最短的54 d(2003年),最长的77 d (2005年),平均产卵持续时间为62.5±7.8 d。  相似文献   
19.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了西藏南部黑颈鹤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取食是黑颈鹤冬季的最主要行为,占其日活动时间的73.0%,其次,警戒行为占14.0%,行走行为占5.6%,保养行为占4.5%,静息行为占1.7%,社群行为仅为0.4%.黑颈鹤的全天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在9:00~11:00和17:00~18:00分别出现一个取食高峰,而在13:00~16:00则出现一个休息高峰和取食低谷.不同群体结构黑颈鹤在不同越冬时期,全天活动中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也存在于家庭鹤的成鹤与幼鹤之间.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大海子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us)种群进行了越冬时间分配和日间活动节律的研究。取食是黑颈鹤越冬期间最主要的行为,占(52.84±5.59)%,其次为警戒(19.85±3.64)%、搜寻(10.84±2.24)%和休整(9.24±6.41)%,其余行为依次为:行走(2.79±(0.66)%、飞行(2.56±1.63)%、争斗(1.45±0.48)%、其他(0.43±0.28)%。越冬期间黑颈鹤日间(9:00-18:00)行为呈现出上午和下午取食双峰、中午休息高峰的规律性变化。结合地理环境,提出马树黑颈鹤两个取食高峰与草海和大山包黑颈鹤种群间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并分析了马树越冬的黑颈鹤种群与在贵州草海越冬的黑颈鹤种群间在取食行为比例、警戒行为比例所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