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山核桃嫁接育苗成活率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山核桃成年树接穗,本砧嫁接,成活率在41%以下,而苗木枝条为接穗则可达90%-93%,但缺少实用价值;化香砧和山核桃成年树接穗成少率为84%-88%,但保存率低,存在不亲和现象。分析认为:山核桃形成层薄,髓心大和单宁含量高对嫁接成活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主导因素,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随母株年龄增长和穗条在枝干上分枝级数增加,穗条生活力衰退,愈伤组织形成所必需的内源激素含量减少,影响到愈伤组织产生的速度和数量,致使成活率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采穗母树强度更新修剪,施行螺旋状环切一圈手术,嫁接时大棚设施育苗和穗条激素处理等思路,旨在增强接穗活力和改善愈合环境,以提高嫁接苗成活率。参10  相似文献   
102.
对5个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吉泰盆地的物候期进行观测,并连续两年对其成活率、保存率与形态指标生长量及虫害防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不同核桃品种之间的物候期存在差异,芽萌动期极差值最大,其次为芽开裂期、展叶期;物候期最早的是赣选4号,最晚的则是赣选5号;②赣选2号、4号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赣选2号与4号的树高增长最快,赣选1号树高增长较慢;而地径增长当年不同品种的差异不显著,翌年的差异显著;冠幅面积年均增长量表现为赣选4号>赣选5号>赣选2号>赣选3号>赣选1;③综合比较初步认为赣选4号与赣选2号较适宜在泰和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03.
在大理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分别对采集后贮藏8h、24h、48h、72h的美国山核桃穗条进行含水率测定,并用不同含水率的穗条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穗条含水率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穗条采集后贮藏8h含水率为33.45%,嫁接成活率为28.8%;贮藏24h含水率为32.65%,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1.3%;贮藏48h含水率为31.44%,嫁接成活率为43.8%;贮藏72h含水率为31.07%,嫁接成活率最低,为25.0%。穗条蜡封最佳时间为采集后1~2d。  相似文献   
104.
张维  赵玉  尚天翠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76-14077,14081
[目的]探索新疆野核桃不同小叶数量复叶的生长特征,为野核桃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米尺大样本测量新疆野核桃3种不同小叶数量复叶及其构件的长和宽,并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各构件的生物量。[结果]新疆野核桃复叶的长、宽和叶轴生物量、复叶生物量都随复叶的小叶数增加而增大;同叶序小叶的生物量随复叶的小叶数增加而减小。同种复叶的小叶长、宽和生物量随叶序增加而增大。叶柄长和顶小叶长差异不显著;复叶宽差异显著;复叶长、复叶生物量差异极显著。[结论]新疆野核桃复叶的大小和生物量均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5.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后10~12周的幼胚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分别对山核桃胚性愈合组织和体细胞胚诱导的碳源种类和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的山核桃胚性愈合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蔗糖、海藻糖和麦芽糖,诱导率达33.3%;在培养基中添加20 g.L-1葡萄糖,胚性愈合组织诱导率最高,达50.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蔗糖为山核桃体细胞胚诱导的最佳碳源种类,体细胞胚诱导率显著高于葡萄糖、海藻糖和麦芽糖,诱导率达23.3%;在培养基中添加45 g.L-1蔗糖,体细胞胚诱导率最高,达30.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体胚在WPM培养基(木本植物用培养基)附加5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达20%,显著高于附加0,10,15,20,25,30 g.L-1蔗糖的体胚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6.
复合酶法提取野木瓜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酶法提取野木瓜汁的工艺。[方法]以野木瓜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提取野木瓜汁。[结果]确定了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最佳添加比例为1:6。复合酶提取野木瓜汁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45℃,pH值4.0,酶解时间2.5h,在此最佳条件下,野木瓜出汁率可达56.7%,比空白样的出汁率13.7%多出了43.0个百分点。[结论]找到了一种提取野木瓜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大田条件下山核桃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系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山核桃林地氮、磷、钾肥料施用过多,应根据山核桃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控制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加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从而实现稳产高产并提高品质。表3参18  相似文献   
108.
用称量法、硫代巴比妥酸法、茚三酮比色法分别测定了经不同浓度FeSO4预处理后山核桃在干旱胁迫下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山核桃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微量元素Fe对山核桃抗旱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干旱胁迫15d后,当FeSO4预处理浓度为0.08%时,山核桃叶片相对含水量可达到最大值;当FeSO4预处理浓度为0.12%时,能最大程度抑制山核桃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丙二醛的产生;当FeSO4预处理浓度为0.09%时,山核桃叶片脯氨酸含量可达最大值。因此,当FeSO4预处理浓度为0.08%~0.12%时,能增强山核桃对干旱的适应性和提高抗旱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9.
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浸膏,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达到100%,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抑菌活性较强的氯仿相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2种单体化合物,鉴定为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hydroxy-2-methoxy-1,4-naphthoquinone)和β-谷甾醇。这2种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和小麦赤霉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为探讨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自然散粉对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实生林分果实的直感效应,采用模拟种间自然授粉试验,选取14年生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实生林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条件抖落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花粉,测定不同方位和不同距离间隔的果实性状及品质,研究种间模拟天然授粉对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果实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中心树东南西北4个方位,0~40 m范围内不同距离间隔采收的果实,果实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处于下风口和近距离的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果实性状比上风口和远距离果实受到的增效作用大,其中2棵0 m处的单株单果质量分别比CK重了43.23%和46.75%,核果质量分别重了43.59%和36.41%。所采样品的果实品质各指标值大部分都在山核桃(C.cathayensis)与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的对照之间。在模拟自然授粉条件下,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对浙江山核桃(C.cathayensis)群体授粉具有较高竞争性;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自然授粉对山核桃(C.cathayensis)果实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