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指出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是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从品种选择、生产规模、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及优势等5个方面提出了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工艺设计中的采穗圃和采种园的具体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342.
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大别山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经显著性检验,5个性状在居群内F值为0.48~2.12,居群间F值为41.64~76.02,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壳厚,最小的为果形比。  相似文献   
343.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生产实践中要实现薄壳山核桃综合效益最大化,关键的栽培管理措施十分重要。本文重点围绕当前薄壳山核桃发展过程中在“苗木质量、品种配置、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技术环节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44.
根据健康成人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EPI)人群的肠道条件,设置不同的胆盐浓度、肠道pH和胰脂酶浓度,分析加工山核桃基质降解率(matrix degradation rate,MDI)、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总酚和抗氧化活性,探究不同肠道条件和粒径大小对加工山核桃体外消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粒径大小对加工山核桃体外消化影响最显著,小颗粒加工山核桃MDI、抗氧化活性以及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均高于大颗粒加工山核桃。pH和胆盐浓度与脂肪消化和抗氧化活性相关,pH 7,胆盐浓度为10 mmol·L-1时,脂肪消化效果更好;胰脂酶浓度越高,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越高。因此,EPI人群可适量摄入补充益生元、胰酶制剂,提高对山核桃制品营养素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345.
为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品质量,通过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的组合试验,探讨了薄壳山核桃生产中施肥方式、施肥量与树体营养、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采用国家标准对薄壳山核桃种仁、青果、叶片和枝条(韧皮部与木质部)的钾、磷和钙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出仁率、核果长度、核果横径和果壳厚果实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借助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传统土施和树干输液)和施肥量对成熟期薄壳山核桃树体内部营养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PCA分析法构建模型对薄壳山核桃果实进行综合评价,当地传统土壤施肥结合树干输液处理下的薄壳山核桃果实综合品质得分最高,仅传统土施处理次之;传统土施结合树干输液处理使果树韧皮部的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树干输液措施的加入能在传统土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并且促进树体的养分贮藏与矿质元素的再利用。研究结果对明确薄壳山核桃树体的矿质元素需求动态、吸收能力和养分调控有重要意义,可为提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6.
研究采用微波法处理北美进口的山核桃原木,以杀灭其中的蛀干害虫。使用工业化微波介电加热检疫处理设备,设置51、56、61℃三个温度对被害原木进行微波处理,随机选择原木的一个横截面,分别在45°和水平2个方向,深度为1、3、5cm处各插入1个温度探头,测定被害原木的最高温度,随后观察被害原木内的害虫种类、数量及死亡率。结果表明:在各微波处理温度下,被害原木不同方位的最高温度均高于供试温度。在达到各供试最低温度后持续微波处理1min,小蠹虫类和吉丁虫类害虫全部死亡;在达到61℃后持续微波处理1min,天牛类害虫全部死亡。建议设定最低温度为61℃,持续微波处理时间为1min,在此条件下可保证原木各部位的温度均达到害虫致死的处理温度,从而杀灭原木中所有的蛀干害虫。  相似文献   
347.
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实生苗为试验对象,探讨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计,测定非菌根苗(对照),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Cg)和豆马勃属(Pisolithus sp., PS)接种下,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幼苗生物量,菌根侵染率。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苗,外生菌根真菌接种显著提高(P<0.05)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地上干重和叶片光合能力。接种Cg幼苗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苗和PS接种苗(P<0.05)。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够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但不同菌种的促生特性存在差异。研究成果可为深入了解薄壳山核桃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功能和薄壳山核桃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