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山核桃溃疡病与营养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并分析了安徽省宁国市不同种植区山核桃溃疡病与土壤因子、树皮中营养元素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核桃林分中土壤条件与溃疡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感病指数与土壤密度,树皮中P、Fe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层深度,土壤中N、P、K元素的含量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及树皮中N、K、M g的含量等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2.
山核桃新品种‘亚优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优7号’是从浙江省建德市山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较大,坚果平均质量4.96 g,纵径23.90 mm,横径20.43 mm,果形指数1.17。出仁率46.60%,果仁含脂肪64.00%,蛋白质59.80 mg·g~(-1),钾2 733.7μg·g~(-1),钙1 621.5μg·g~(-1),综合性状优。早实、丰产,7年生树平均坚果产量1 458.3 kg·hm~(-2)。  相似文献   
63.
薄壳山核桃不同基质配方容器苗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容器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以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和复合肥为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6个基质配方,并对6个配方培育的容器苗苗木高度、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根重比、高径比、含水率、总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直径进行测量,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苗木质量分别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配方6(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3:3:2)和配方1(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1:1:1)培育的容器苗综合性状表现更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6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变量,求得各配方的综合指标值及相应的隶属函数值,经过综合加权,得出6个基质配方苗木质量综合评价值,表现为配方6>配方1>配方4(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缓释肥=3:1:3+5 g)>配方2(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缓释肥=2:1:2+10 g)>配方3(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3:2:3)>配方5(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缓释肥=3:2:1+10 g)。利用逐步回归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以地上干重为评价指标能准确预测苗木质量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64.
浙江临安山核桃立地环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吕惠进 《森林工程》2005,21(1):1-3,6
我国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具有易栽培、花工少、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主要分布在浙西皖南地区,但其适生环境比较独特,在临安市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布特征。通过对该市山核桃主要产区的立地环境调查,分析了山核桃生长适宜的由地质、地貌、土壤、气候等因素构成的立地环境,为当地低产林的改造、规模种植和异地引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生境是林木引种栽培区划的主要依据.比较分析了美国山核桃原生境和新生境的气温、降水和土壤条件.结果表明该树种原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我国新生境存在较大的相似性;通过对原生境中影响美国山核桃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引种栽培该树种的主导气象因子;根据原产地中心产区对上述主导气象因子的反应值,并结合原产地美国山核桃专家的意见,确立了该树种的现实生态位宽度为年平均温度13~20℃,1月平均温度4~12℃,7月平均温度25~30℃,极端最低温度-30~-8℃,≥10℃年积温3300~5400℃,无霜期154~245d,年降水量224~1626mm.为后期应用生物气候预测分析法进行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提供了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66.
山核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单宁、酚类、多糖及色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影响TaqDNA聚合酶的活性,是导致PCR扩增反应失败的主要因素。以山核桃嫩叶为材料,对分别用经过改良的SDS法、改良的CTAB法、简易CTAB法及改良的高盐低pH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SDS法更适合于山核桃基因组DNA的提取,此方法提取的DNA能很好地用于PCR扩增。  相似文献   
67.
以1 a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浇施不同浓度尿素溶液对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等12个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的影响,以及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为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砧木提供合理施肥依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分别浇施0.3%、0.6%、0.9%浓度尿素溶液和对照处理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等12个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并采用相关分析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各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是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气孔限制值也是重要的决策因子,蒸腾速率是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浇施不同浓度尿素溶液的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具有比不施肥苗木更高光合效率,以0.6%浓度尿素溶液具有更高净光合速率;提高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限制苗木的蒸腾速率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8.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作为一种非木质林产品,对产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临安市和淳安县以及安徽省宁国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及动因.结果表明:山核桃产业发展经历了1988年以前、1989-2002年和2003年以后等3个阶段,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动因突出表现在政策、技术、市场和组织等4个方面.同时,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表现在:①生态化经营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可有效促进山核桃可持续经营;②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可大力推进山核桃产业链的延伸;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可显著提升山核桃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9.
毛叶木瓜观赏效果良好,本文在不同地块通过不同覆盖措施、不同种粒数进行播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出苗期、出苗率不同。两地块都以覆土+覆地膜出苗期早,出苗迅速。覆土+覆锯末、覆土+覆地膜均比单纯覆土出苗率高。毛叶木瓜以50粒/米效果最好,出苗率可达85.3%。  相似文献   
70.
以17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种子和子代一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探讨薄壳山核桃不同家系种子性状、变异规律及与子代苗期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家系间种子性状、幼苗生长存在丰富的变异,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1.63%~11.85%,幼苗生长的变异系数为4.91%~17.26%,种壳厚、发芽率、茎干重和叶干重因变异程度高,可作为育种和优良单株选择重要性状指标;百粒重与种长、种宽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种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宽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说明其长/宽主要取决于种长。种子的种宽变化很小,种长变化较大,地径与种长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种子过长对植株增粗生长有阻碍作用;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家系1、8、4、3、7、12号和9号表现较优的子代,为薄壳山核桃优良植株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