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林业   950篇
农学   527篇
基础科学   253篇
  324篇
综合类   1509篇
农作物   309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606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The increased 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 appears mainly in venule during inflammation, shock, and burns. Endothelial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enule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athway for macromolecule extravasation. One is paracellular pathway and another is transcellular pathway,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endothelial gap or transcellular openings seperately. The alteration of intercellular related protein, such as occludin, claudin, zona occludens (ZO), 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JAM), VE cadherin, catenin, integrin, etc, and the alteration of endothelial cytoskeleton, such as rearrangement of actin filament, formation of stress fiber and focal adhesion, etc, involv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creased 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真丝纤维织物的抗菌防皱性能,根据真丝纤维蛋白质主体的结构,研究了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单体接枝真丝的影响因素,并对DMC接枝真丝后的回潮率、单丝强力和泛黄指数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真丝的化学结构。当DMC浓度为06mol/L,CAN的质量分数为10%,pH=3,温度60℃保温120min时,接枝效果较好。接枝后回潮率改善,但泛黄指数有上升趋向,单丝强力也有所下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单体已接枝到真丝纤维上。  相似文献   
13.
用3种酵母培养物(YC- 1、YC 2和YC- 3)分别饲喂4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肉牛,研究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纤维分解酶活性和3种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C 2处理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 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YC 1和YC 3处理的乙酸/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0 .01);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瘤胃内羧甲基纤维素酶、水杨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P<0 .01);各处理都显著提高黄化瘤胃球菌的相对比例(P<0 .01),16SrRNA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3 种纤维分解菌在瘤胃细菌中所占比例为 3. 80%±0 .2%。  相似文献   
14.
秃杉大径级用材林抚育采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佩云 《林业科技》2011,36(2):38-40
结合国家林业行业标准《秃杉速生丰产林》编制的要点,对秃杉大径级用材林抚育采伐进行了专项调查和研究;结合具体实际培育过程,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培育目标、分区生长指标以及抚育采伐的原则、对象和范围,为秃杉大径级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康乃馨鲜切花的保鲜效果,以鲜切花康乃馨马斯特(Dianthus caryophyllus L.Master)为试材,以乙醇、蔗糖、8-羟基喹啉、硝酸钙的不同混合液为保鲜液,测定不同保鲜液处理对马斯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处理在增大花径、保持鲜切花水分平衡、延缓花瓣膜透性增加、抑制鲜切花体内膜脂过氧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其中保鲜液采用3%乙醇+3%蔗糖+200mg·L~(-1) 8-羟基喹啉+200mg·L~(-1)硝酸钙处理效果最好,相比对照能够延缓衰老进程、提高观赏价值,可以作为康乃馨鲜切花的理想保鲜液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6.
Plants are often subjected to periods of water stress. There are little data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the forage species Plantago lanceolata and Cichorium intybus. In two pot experiments with P. lanceolata and C. intybus,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under optimum, dry, and very‐dry water treatments with weekly, fortnightly and 3‐weekly defoliation intervals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under optimum and very‐dry water treatments were measured. A third experiment compared the rooting depths of P. lanceolata and C. intybu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oth P. lanceolata and C. intybus can survive and continue to grow under water stress conditions with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being attributable to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oot mass, taproot diameter and shoot mass fraction) rather than differences at a physiological level.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plantain may be more productive under moderate drought due to its greater shoot mass fraction, whereas chicory may be more productive and persistent under severe drought due to its greater root mass, taproot diameter and root depth under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引进优良的外来树种可以丰富本国或本地区林业建设的树种资源,增加木材产量和林产品的种类。通过对引进的美国东部7个脂松种源进行试验,得出更适宜栽植区的种源。在树高方面,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MIDC(Dickenson County,Michigan)、MNCNF(Chippewa National Forest,Minnesota)、MIMC(Manistee County,Michigan)和WIOC(Oneida County,Wisconsin);2004年高生长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WIOC、MIDC、MIMC和MNCNF;2005年高生长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MIDC、MIMC、MNCNF和WIOC;地径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MIDC、WIOC、MIMC、MNCNF。该4个种源间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在保存率方面,7个种源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是调控植物糖类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渗透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酶为多基因家族,各成员在植物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中有15个Sus成员,本研究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Gh Sus1D、Gh Sus3A、Gh Sus3D和Gh Sus6D在起始期(0~3 DPA)大量表达;GhSus7D在10 DPA的纤维中表达量快速增加,达到同期突变体胚珠的4.7倍;Gh Sus1A、Gh Sus5D在纤维伸长期(5~15 DPA)表达量显著高于胚珠,分别在10 DPA、15 DPA时达到峰值;Gh Sus3A、Gh Sus3D、和Gh Sus6D在纤维发育(15 DPA)时表达量重新上升,且在20 DPA时仍处于较高表达水平。Sus基因家族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它们在陆地棉品种徐州142野生型和突变体中的组织表达模式基本相同,根、茎、叶、花中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Sus基因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炭化竹原纤维的特性,进一步提升竹原纤维的使用性能,拓宽竹原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可控电炉制备了不同炭化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的炭化竹原纤维,利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测试了炭化竹原纤维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及平均孔径,探讨了炭化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炭化竹原纤维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孔径分布先增大后减小,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炭化竹原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最大值分别可达819.35m2/g和0.7358cm3/g,平均孔径最小可达2.0836nm。  相似文献   
20.
李扬  陈臻 《林产工业》2016,(8):37-39
将棕绷结构与弹簧结合,组成棕纤维床垫的中心缓冲层,再用不同的结构和材料形成多种类型的棕床垫。将这一创新设计应用于实践,生产出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但受到规模量产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