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269篇
基础科学   102篇
  502篇
综合类   1599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452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60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报道了对硫磷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以及残留在苹果上的对硫磷在储存期间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 ,对硫磷在苹果上消解半衰期为15.20—17.45d ;储存期间 ,残留于苹果上的对硫磷的消解半衰期为12.53—13.32d。在苹果树上禁用对硫磷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992.
等高草篱对坡耕地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昌平区冬小麦田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不同坡位(坡中和坡底)的土壤进行分层(0~5、5~10、10~15 cm)取样测定,研究了草木樨和狼尾草两种等高草篱在不同雨强(15、20 mm·h~(-1))和坡度(15%和20%)条件下对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干旱条件下,降雨后土壤苯磺隆残留纵向迁移特征明显,无明显的水平移动,亦未产生残留径流输出。草篱能够促进土壤中苯磺隆残留向下迁移,导致草篱带内和无草篱区域土壤中的残留纵向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草篱带内3个土层残留水平相近,而对应坡位无草篱区域残留主要滞留于土壤表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雨强、草篱、坡度均对土壤苯磺隆残留量有显著影响,草篱的贡献超过雨强和坡度,成为影响坡耕地农药残留纵向迁移行为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智能温室基质栽培技术,对6个番茄品种和4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最低的是金石王1号番茄154.76mg·kg~(-1)·FW,最高的是闽胜草莓405.43mg·kg~(-1)·FW,但均低于可生食标准(432mg·kg~(-1)·FW),符合生食果蔬的要求;番茄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草莓的硝酸盐含量;番茄和草莓各品种间的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椰糠基质栽培及其营养液配方,对控制番茄和草莓硝酸盐的含量积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油菜子、植株和土壤中三唑醇残留量的方法。油菜子和植株经乙腈提取,经Carbon/NH2柱净化,实现样品的制备;土壤则经乙腈提取浓缩后直接检测。在岛津VP-ODS色谱柱上,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sim扫描离子模式,以m/z 296为定量检测离子。结果表明,三唑醇保留时间在11.9 min左右。在0.02~2.0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 7。在油菜子、植株、土壤中添加0.02、0.20、2.0 mg/kg 3个浓度的三唑醇标样,其回收率为71%~110%,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10%,最低检出量(S/N=10)为1.7×10-9 g。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土霉素菌渣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方法]以土霉素菌渣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了pH、吸附温度及转速对土霉素菌渣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准一级方程和准二级方程模型对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随着pH的增大,吸附量增大;吸附温度为35 cc时吸附量最大;转速为150 r/min时吸附量最大;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土霉素菌渣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结论]该研究可为土霉素菌渣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废水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姬卿  傅国华  闵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41-343,350
木薯燃料乙醇因非粮特性和质量高、成本低而受到青睐.2014年初海南椰岛等4家企业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生产木薯燃料乙醇,再一次掀起了木薯燃料乙醇生产的高潮.该研究就我国目前木薯燃料乙醇生产现状和海南木薯燃料乙醇循环生产模式构建情况进行分析,对木薯燃料乙醇的生产进行经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规划种植区域,保障燃料乙醇原料供应;继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提高种植户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引导企业重组,实现规模效益;加大实施循环经济力度,实现木薯燃料乙醇清洁生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通过黑钙土的培养试验,表明了作物根茬施入土壤后不仅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沃状况。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量与松结态腐殖质的增加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稳结态及紧结态腐殖质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玉米植株残体还田后土壤胡敏酸理化性质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土壤后,土壤胡敏酸的一系列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胡敏酸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加,色调系数提高,相对色度降低,抗絮凝能力增强,电泳速度加快,并且胡敏酸由A型向B型、P型和Rp型转变。这些性质发生改变最大的时期皆发生在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土壤后的第60~75天。就玉米植株残体不同部分施入土壤后对上述性质变化的影响而言,玉米秸秆的作用大于玉米根茬。  相似文献   
999.
大蒜油提取及大蒜油与大蒜渣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大蒜油,比较其大蒜素含量差异,并结合大蒜油与大蒜渣中粗蛋白,可溶性糖,脂肪,钙,铁和锌的含量,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大蒜油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摸清广西木薯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半结构化主题指南和结构化问卷调查,对木薯产业链的增值幅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从价值链的增值环节等角度开展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木薯产业可归结为四种价值链类型,价值链I没有中间环节,降低了工厂生产成本,但易受市场供求波动影响;价值链IV增值多少取决于生猪市场价格;价值链II和III分别解决偏远地区农户木薯销售难和木薯采后贮存难问题,特别是价值链III更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