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微波法提取广西凌云特产新鲜川木瓜(皱皮木瓜)总酚的最优工艺.[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广西凌云特产川木瓜总酚含量.采用正交试验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方法,考察提取溶剂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因素对广西凌云特产川木瓜总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以乙醇浓度80%,微波输出功率中高火,微波处理时间90s,提取2次,料液比1∶3 g/ml5个因素水平为最佳提取条件,此条件下凌云特产川木瓜总酚的提取率为0.0443%.[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准确可靠,可为广西凌云特产川木瓜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大岩桐幼叶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到SPY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SsSPY(Genbank:ACF96937)。序列分析表明,SsSPY包含一个完整的ORF,长度为2805bp,编码934个氨基酸;含有SPY基因所共有的TPR保守结构域。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发现SsSPY与矮牵牛的PhSPY有82%的同源性,与拟南芥的SPY有81%的同源性,与大麦的HvSPY有74%的同源性。将SsSPY置于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在烟草中异位表达,转基因烟草表现出株高、花芽数、分枝数显著增加,节间变长等新表型,表明SsSPY参与了转基因烟草株形的发育及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原料粉碎细度、煮制时间、醇沉时乙醇含量等因素对牛大力速溶茶原料浸提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大力、千斤拔和五指毛桃等原料粉碎成10目的细粉状,煮制60 min,醇沉时乙醇含量为50%~70%,静置12 h,麦冬用15倍重量的沸水煮制45 min,菊花用20倍用量的软化水在80℃的温度下浸提45 min,浓缩,调配,喷雾干燥得成品牛大力速溶茶。通过成品各指标的检测表明,牛大力速溶茶色、香、味俱佳,口感好,味道淳厚,并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微生物超标的现象,说明牛大力速溶茶原料选取安全合理,配比科学,其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成熟度,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种子采收、贮存、浸种等方面介绍了牛大力恒温保湿催芽育苗技术。采用该技术,牛大力种子催芽效果好,可以实现产地采种、异地育苗,克服非产地育苗因早春气温偏低出苗延迟的问题。同时,结合轻基质无纺布育苗容器杯点播育苗发芽率高,且出圃合格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木瓜学名为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Nakai),是中国的珍稀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木瓜叶、茎以及木瓜子具有食用和保健价值。近年来有关木瓜叶营养素成分及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综述了木瓜叶中营养成分和各类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木瓜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大力种子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大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牛大力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以芽繁芽途径,比较3种不同种源牛大力种子无菌发芽率、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的表现差异。[结果]以MS+6-BA 0.4 mg/L+NAA 0.2 mg/L为诱导培养基,种子无菌发芽率分别为98.23%、92.13%和95.01%;以改良MS+6-BA 0.6 mg/L+IBA 0.3 mg/L+KT 0.2 mg/L为继代增殖培养基,添加半胱氨酸8 mg/L,FeSO_4·7H_2O加至MS用量的1.2倍,增殖系数分别达5.57、3.20、5.30;以1/2MS+NAA 1.0 mg/L+IBA 1.5 mg/L、1/2MS+NAA 1.0 mg/L+IBA 3.0 mg/L、1/2MS+NAA 1.5 mg/L+IBA 1.0 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分别达78.00%、67.33%、70.33%;生根苗移栽在V黄心土∶V细河沙∶V泥炭土=8∶1∶1基质中培育60 d后,成活率分别达94.00%、85.43%和89.97%。采用控根容器培育大苗,可实现育苗与种植同步。[结论]该研究为牛大力种苗快速繁殖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花紫薇开花及花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大花紫薇的开花习性及花粉萌发特性。[方法]观测了大花紫薇花朵的开放过程和花粉管的萌发过程,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大花紫薇在清晨4:30花朵萼片开裂,7:00花瓣全部展平,花药开裂,这时柱头上分泌大量粘液,为人工授粉的最佳时间;硼酸和蔗糖对大花紫薇花粉的离体萌发影响显著,萌发率最高的组合为蔗糖150g/L+硼酸20 mg/L+CaCl_2 10mg/L;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大花紫薇开花后4 h大量花粉粒萌发,花后6 h大量花粉管进入花柱内约1/4处,花后12 h花粉管集中成束前进,约到达花柱1/2处,花后24 h大量花粉管集中成束进入子房,进而完成受精产生种子。[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大花紫薇开展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大力种子发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牛大力种子检验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进行不同种子处理在同一光照培养箱中的发芽试验和不同基质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及河沙、赤红壤和石灰土等不同萌发基质对牛大力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清水浸种为较好的牛大力种子处理,种子平均发芽率达61.25%;其次为40℃水浸种,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9.75%;而磨伤后清水浸种,种子平均发芽率仅42.50%;不磨皮、不浸种的对照组种子平均发芽率仅35.50%。河沙为较好的牛大力种子萌发基质,播种后35d就开始发芽,种子平均发芽率达55.00%;其次为石灰土,播种后38d开始发芽,种子平均发芽率达43.50%;而赤红壤播种后40d陆续发芽,种子平均发芽率仅37.00%。[结论]牛大力种子直接用清水浸种处理后发芽效果较佳;用河沙作萌发基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岩桐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两种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的叶片、叶柄和根外植体, 经过两种途径建立大岩桐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第1种途径是: 外植体先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 再生成不定根, 进而形成再生苗; 第2种途径是: 外植体先形成少量愈伤组织和根, 再产生不定芽, 进而形成再生苗。第1种途径所采用的培养基MS +BA 2.0 mg·L - 1 +NAA 0.2 mg·L - 1 +蔗糖30 g·L - 1 , 芽诱导率达到99.04% , 根诱导率达到98.81% , 每块外植体分化的不定芽数达5.53个; 第2种途径中以MS +NAA 1.0 mg·L - 1 +蔗糖30 g·L - 1为最佳培养基, 芽诱导率达到90.38% , 根诱导率达到100% , 每块外植体分化的不定芽数达2.44个。在3种外植体中以叶片的再生频率最高。经过连续的组织培养, 在大岩桐的再生苗中得到了一些表型变异植株, 包括叶片形态的改变, 植株叶序的改变以及花的改变。其中以叶序和花的改变最有价值,可以为叶序调控机理和成花及花变异机理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切片、热烫、打浆、过滤和均质处理制备宣木瓜原浆,以果粉物性和感官评价为指标,调节助干剂添加量、进料流量、进风温度和入料温度进行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宣木瓜前处理最优条件为:100℃热烫60 s,加水1:1打浆,60目过滤,胶体磨处理3 min,45 MPa压力下均质;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参数为:添加0.15%三氯蔗糖和30%麦芽糊精,进料速度20 m L·min~(-1),进风温度170℃,入料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喷雾干燥效果最佳,其平均感官评分为86.67分,齐墩果酸含量为0.083%,水分含量为3.561%,以15g·袋-1包装,可制得速溶宣木瓜果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