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9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53篇
  55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卫群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01-4203
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之一,主要目标是研究有意义的因素引起的蛋白质组成的变化以发现有差异的蛋白质。介绍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应用于植物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和新兴技术。植物样品制备方法主要为TCA/丙酮法和植物组织分级提取法。2-DE仍是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多维液相色谱等新型分离模式可以弥补2-DE的不足,新型质谱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差异蛋白质的鉴定速度。差异蛋白质组学目前在植物生理、植物组织器官和亚细胞、植物突变体、植物遗传多样性等多方面研究中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102.
水稻叶片mRNA差异显示技术中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莉  邓晓玲  蔚应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40-4241
水稻叶片mRNA差异显示技术中,叶片总RNA的质量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介绍水稻叶片mRNA差异显示相关试验中,叶片总RNA提取和检测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3.
采取90头180日龄去势苏太猪的背最长肌组织测定肌内脂肪含量,从中选取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的最高和最低各6头组成RNA 池,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RT-PCR)鉴定两组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共获得14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即EST序列,通过GenBank比对发现其中3条为已知序列.为进一步验证这3个已知基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关系,从90个个体中选取肌内脂肪最高和最低各15个个体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因子1基因(SRC-1)mRNA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38,P<0.05).提示:SRC-1蛋白有可能参与了肌内脂肪沉积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4.
采取SDS-PAGE与LC-MS/MS联用方法,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同型保持系W931B不同器官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性研究,获得差异蛋白质组的重要信息,并初步分析差异蛋白的主要功能,以期找到与大豆不育性有关的蛋白质,揭示雄性不育发生机理.研究发现,不育系W931A与其保持系W931 B种子和苗期叶片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基本没有差异带,二胞花粉期花药SDS-PAGE图谱间有3条差异带.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对差异表达的蛋白如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NBS-LRR疾病抵抗蛋白质的同源物、ATP合成酶b亚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类锌指蛋白等进行功能分析,推测不育系W931A的雄性不育可能与淀粉合成受抑制,能量代谢紊乱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5.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成功筛选到牛早期胚胎差异表达的3个基因,即calm3、trm112l和clip1,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各基因在卵母细胞、8细胞期和囊胚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卵母细胞和8细胞期胚胎,基因calm3和trm112l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囊胚期的表达量与前两个时期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推测这两个基因在牛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可能属于母型调控, 提示该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和合子基因激活中起一定作用。基因clip1在牛卵母细胞、8细胞期和囊胚期的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能既存在母型调控又存在合子型调控。基因calm3、trm112l和clip1在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mRNA表达量存在时间性差异,可能与其参与不同的生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6.
KCH0302中置式收割机转向驱动桥是宽幅距收割机的核心部件,根据给定的整机参数,按照传统设计方法并参考同类桥型确定该桥总体参数,再确定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的结构类型。该桥设计过程中基本保证结构合理,符合实际应用,总成及零部件设计能尽量满足零件的标准化,部件的通用化和产品变型的要求,修理、保养方便,机件工艺性好,制造容易。  相似文献   
107.
Nanocomposite film composed of bacterial cellulose (10-50 wt.%) and poly-urethane (PU) based resin was fabricated and utilized as a substrate for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nocomposite satisfied the criteria for the substrate of OLED with an additional feature of flexibility. The 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the nanocomposite film was as high as 80%. Its thermal stability was stable up to 150 °C while its dimensional stability in terms of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was less than 20 ppm/K. After OLED was fabricated on the substrate through thermal evaporation technique, the OLED performed highest current efficiency of 0.085 cd/A and power efficiency of 0.021 lm/W at 200 cd/m2 while retained its flexible feature, suggesting that bacterial cellulose nanocomposite 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bstrate for flexible OLED display.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正交设计,测定了不同分化培养基对秋水仙碱处理大葱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2,4-D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蔗糖浓度,可以减缓愈伤组织褐化现象的发生,提高芽分化率,以处理6(蔗糖40 g/L+琼脂15 g/L+6-BA 1.5 mg/L)加倍诱导率最高。试验得到了两种嵌合体植株,一种为同时具有三倍体和二倍体细胞的植株,另一种为同时具有四倍体和二倍体细胞的植株。  相似文献   
109.
The special cultivation features of white asparagus pose new challenges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ow guidance control. This paper presents a row tracking system of a two-layer structure for an autonomous robot developed to harvest white asparagus. At the low level, two independent speed control loops are suggested to ensure the actual revolutions of the drive motors to follow their demanded values. A cascade control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n inner orientation error controller and an outer lateral offset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the high level to drive the robot to track the desired trajectory. The most important advantage of the cascade structure is that the inner loop directly regulates the most significant error (the orientation error), which minimizes the impact of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s upon the outer loop. Moreover, the cascade scheme allows the orientation angle to be limited within a given range. That ensures a collision-free tracking. The controller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algorithms. The control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by using root locus analysis, which guarantees the system stabilit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regime is evalu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ith the suggested row guidance strategy a satisfactory tracking accuracy of ±0.5 cm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10.
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135的叶绿体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135自交后代稳定表现绿株、条纹株和白化株3种类型, 其中条纹株白色组织和白化株的叶绿体数目和结构发生突变, 完全失去光合能力。为研究该突变体叶绿体基因表达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分析了白化株和条纹株的叶绿体基因表达。在白化株中共检测到40个差异表达基因, 涉及4类功能(编码光反应相关蛋白、编码叶绿体内能量代谢相关酶、核糖体合成和tRNA合成), 包括18个上调表达和22个下调表达基因;在条纹株中共检测到13个上调表达基因, 其表达变化趋势与在白化株中一致。白化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中, 编码光系统II、I结构蛋白的psb、psa及ycf等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多个编码核糖体蛋白大、小亚基的基因表达量改变, 尤其是核糖体蛋白小亚基编码基因rps14和23S rRNA的编码基因23S rDNA表达量显著下调。推测Mt135突变性状与参与光反应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叶绿体内能量代谢相关酶的编码基因、核糖体合成相关基因以及tRN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