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2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1879篇
林业   483篇
农学   1866篇
基础科学   702篇
  1988篇
综合类   7692篇
农作物   1663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64篇
园艺   469篇
植物保护   106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593篇
  2019年   609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666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1108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00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0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泰山发现自然生长的全株叶片沿叶脉银白或金黄色的柘树,经嫁接和组织培养的子代植株或再生芽均保持原有形态特性,其为柘树属一新品种(变种)。  相似文献   
992.
Crop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the Guinea savanna zone of northern Ghana has been declining over the past years as a result of increasing pressure on land. To sustain soil productivity, pigeon pea(Cajanus cajan), a leguminous perennial crop was evaluated for its potential as a short duration fallow crop for fodder and grain, and maize (Zea mays)production. It involved comparing a natural fallow (i.e., control) and four improved fallows of pigeon pea pruned annually at 30 cm, 60 cm and 90 cm from the ground, and unpruned pigeon pea over a two-year period. After this time, the land was cleared manually and planted to maize. The highest mean annual biomass of pigeon pea over the two-year period of 6.1 t ha−1 dry matter (DM) was obtained by pruning at 60 cm. The highest leaf litter production and pigeon pea seed yield was obtained from the no pruning treatment. The mean maize grain yield from the improved fallow (3.02 t ha−1)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clearing was significantly (P < 0.05)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natural fallow (1.54 t ha−1). Considering the biomass of pigeon pea from pruning, pigeon pea seed yield and maize grain yield after the pigeon pea, pruning pigeon pea at 60 cm is the most promising regime for crop-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93.
白蜡虫优良种虫及种群性比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是我国特产资源昆虫,国内产区很多。实验表明各产区繁育白蜡虫的产量与质量差异显著,其中以金沙江下游云、贵、川三省相接壤的白蜡虫产区,繁育的白蜡虫产卵数量多、雄卵比率高、产蜡时间长、产蜡量多,同时蜡虫的产量高,是我国白蜡虫的优良种虫。  相似文献   
994.
1998年从澳大利亚引入坚尼草TD58(Panicum maximum‘TD58')后,相继完成适应性评价、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选育而成‘热引19号'坚尼草(P.maximum'Reyin NO.19')。结果表明:该品种年均干草产量达21753.02 kg·hm~(-2),种子年均产量为800.05 kg·hm~(-2),营养价值适中,且耐低温、耐荫、耐旱、花期晚,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是适合于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的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筛选和鉴定适合寒冷地区药食用途开发的桑树品种,以河北省承德医学院蚕业研究所保存的57份桑树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桑树品种(种质)叶片新梢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桑树种质资源桑叶中DNJ含量差异显著,质量比多分布在2.5~4.0 mg/g之间。其中白桑种的家桑、条墩桑的DNJ质量比较高,分别为5.183 mg/g、5.020 mg/g,禾桑含量最低(1.288 mg/g)。测定种质资源以白桑种、鲁桑种居多,且大部分来自河北省地方品种(系),以及辽宁、山东等地的部分品种,少数为南方品种,来源地区不同其DNJ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6.
茎秆微观结构与其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影响作物的抗倒伏性能。但作物茎秆微观表型参数难以通过人工方式获取,因此急需自动化的测量方法。本研究以玉米为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得玉米茎秆横截面切片图像,基于深度学习架构融合ResNet和Unet构建语义分割Res-Unet网络模型,对截面表皮、周皮和髓区3个功能区域进行分割;针对维管束数量多、面积小、密度大的特点,以EfficientDet作为基础网络架构,根据维管束尺寸小的特性,减少双向特征图金字塔(BiFPN)的层数,达到提高推理速度、减少显存占用量的目的,同时添加掩膜分割分支,构造新的网络Eiff-BiFPN实现对维管束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功能区域分割的平均DICE达到88.17%;维管束分割的AP50和AP50:70分别达到88.78%和72.80%。根据分割结果,可以获得玉米茎秆截面尺寸、各功能区域尺寸和维管束数量、面积等微观结构参数。本文方法具有精确性、实时性和可用性,可用于玉米茎秆微观结构参数的自动化测定,为作物抗倒伏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7.
超甜玉米具有口感香甜和营养丰富的特点,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很高,受到很多人青睐。本研究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加热板温度30-50 ℃,预冻温度-20 ℃,冷阱温度-75 ℃,真空度60 Pa,干燥时间24 h)的方式对玉米进行脱水干制处理,通过对干制产品的含水量、总糖含量、VC含量、蛋白质含量、复水性以及感官评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在加热板温度为35 ℃,干燥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得到的干制超甜玉米的外观和色泽较好,感官评分较高,此时的玉米营养损失率较低,复水性最好。本研究为提为工业化干燥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明滨海盐碱地不同灌溉方式及氮肥施用量对水肥盐迁移过程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基于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水量(F:漫灌,360 mm;D1:滴灌,360 mm;D2:滴灌,288 mm;D3:滴灌,216 mm)、氮肥处理(N1:280 kg/hm2;N2:196 kg/hm2;N3:112 kg/hm2)对盐碱地土壤水肥盐分布含量及对春玉米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灌模式下,同一灌水量,N1的剖面平均含水量最低,D1,D2出现洗盐点,存在适合作物生长的浅盐区;灌水后D1N1的硝态氮含量增加最显著且含量最高,滴灌处理对应的低氮处理无明显硝态氮积累点,相同灌水量下,漫灌的有效氮含量均高于滴灌,但其有效氮利用率低于滴灌处理;不同施氮对春玉米干物质的差异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与肥料偏生产力之间产生明显差异,高水低氮肥料偏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其水分利用效率低下,D1N1产量最高;在考虑作物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时,采用滴灌方式,则灌水量288~360 mm、施氮量196 kg/hm2为推荐水肥措施.  相似文献   
999.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实现“玉米不减产 多收一季豆”的可行途径,但是这与各地现有种植模式有很大差异,给播种机播种施肥等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梳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一是精量播种,玉米单粒播种,大豆每穴1或2粒;二是行距、株距缩小,合理密植。大豆株距7~10 cm,行距25~30 cm或40 cm;玉米株距8~11 cm或14 cm,行距40 cm;大豆玉米行间距60~65 cm或70 cm。三是单位面积施肥量一个加大,一个减小。玉米高氮缓释复合肥每公顷750~975 kg,大豆低氮缓释复合肥每公顷225~300 kg,“4+4”和“4+6”种植模式施肥量还要适当增加。简要介绍对应专用播种机应考核的主要内容、合格指标及验证方法,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播种机安全性、适用性、先进性应达到的要求、验证实施的技术要点;阐述验证结论获取及其局限性,提出促进专用播种机发展的3条建议:增加配置、改进性能;培训农户和完善农艺;长短结合、耐心培育促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满足田间作物长势快速检测与指导变量管理的需求,以玉米为例设计了基于多光谱成像的田间作物植株叶绿素检测系统,包括可见光(RGB)和近红外(Near-infrared, NIR)图像采集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模型加速模块、显示及电源模块,用于实现玉米植株智能识别与叶绿素指标一体化检测。首先,采集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冠层图像数据集,比较了植株冠层实例分割与株心目标检测两种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了基于MobileDet+SSDLite(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lite)轻量化网络的玉米植株定位检测模型,实现玉米植株识别。其次,提取被识别的植株株心RGB-NIR图像,开展RGB和NIR图像匹配与分割,提取R、G、B和NIR灰度值计算植被指数,使用SPXY算法(Sample set por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SPA)分别对数据集进行样本划分及特征变量筛选,选择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