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9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3831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62篇
  759篇
综合类   2009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80篇
园艺   196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视频和GIS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省森林覆盖率高,并且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也高,单纯的视频监控在夜晚无法识别等问题,提出了视频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来监控森林火灾的方案。该方案是在森林的某个高程点上架设视频摄像设备,通过远程传输到达视频监控系统的后台,显示在森林地理信息系统上,然后根据显示的区域来监控森林火情。该方案通过同步跟踪算法实现视频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在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上实时同步跟踪,能够提高森林防火的效率。  相似文献   
92.
贵州林火发生时间卫星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林业局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5~2010年贵州林业卫星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对贵州省林火发生时间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0年持续高温干旱,火灾发生频率较高,1~2月份进入高危火险时间,3~4月进入高峰期。分析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火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森林消防装备是森林消防工作的基础,是森林防火灭火能力的体现。分析了我国消防装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森林消防装备使用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
对林业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明晰性不强、缺乏风险应对战略、披露过于随意等.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缺乏专业人才、林木资产的特殊性、相关法规的缺失等是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健全林业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对策,即加强政府监督、完善企业内控、推进专业人员培训等.  相似文献   
95.
森林火灾检测是国内外林业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及时准确地检测到森林火灾,对于森林健康及环境安全意义重大。现有的利用视频技术检测森林火灾的方法大多针对单一波段,如可见光波段或红外波段的视频信息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森林环境复杂,基于单一波段视频信息检测火灾的结果欠佳。现阶段,基于多个波段的森林火灾检测方法非常少。本文综合利用红外及可见光视频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微分视频融合的森林烟火检测算法,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引入红外视频和可见光视频融合中,利用分数阶微分算子对两个波段视频进行融合,然后利用背景去除法检测融合视频中的异常帧,且对异常帧图像及其与背景帧的差分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分割,最终得到检测出的森林烟火区域。采用空间频率、平均梯度、森林火灾检测准确率和森林火灾检测时间误差度4个测度对本文算法和基于区域能量融合算法、基于窗口方差融合算法、基于HSI变换融合算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融合视频的融合效果最佳,并且森林火灾检测准确率和森林火灾检测时间误差均明显优于其他3种算法,说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森林火灾检测提供了有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
在分析景谷县的有关植物研究基础后,记载了景谷县森林植被,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统计了全县植物种类数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经济植物资源,并讨论了确定了景谷县森林植物区系敏感区的原则,根据其原则确定景谷县威远江流域、小黑江流域等7个地区为景谷县森林植物区系敏感区。  相似文献   
97.
李杨  朱安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F0003-F0003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对《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进行分类,以明确其性质和学科归属。研究表明,《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林业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的56.52%,其余学科文献量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林业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98.
怀洪新河是安徽境内第三大人工河流,河道两侧林木已陆续采伐,亟待更新并将建成森林长廊。通过对怀洪新河(安徽段)森林长廊建设类型、方式及建设布局的确定,提出河道管理区域内人工造林和更新改造的技术方案,旨在为森林长廊的建设提供参考,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
天保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对鹤峰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等重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与天保工程实施前比较,结果表明:5年来,鹤峰县天保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折算总效益784 959.90万元。  相似文献   
100.
郑翔  刘琦  曹敏敏  纪小芳  方万力  姜姜 《土壤学报》2022,59(5):1190-1203
大气中氧化亚氮(N2O)浓度的上升加剧了全球变暖。森林土壤在调节大气N2O浓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氮(N)输入对森林土壤N2O通量的影响备受关注。然而,森林土壤N2O排放对N输入响应的机制,尤其是植物和微生物对N2O通量的调控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综述了N输入如何通过森林植被(根系N吸收、凋落物分解和形成丛枝菌根)和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量和群落组成)调控N2O产生途径从而影响森林土壤N2O排放。结果表明,植物的竞争性氮吸收能降低氮输入对N2O排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大小可能主要取决于土壤“氮饱和”状态。植物凋落物主要通过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归还和次生代谢产物释放来影响氮输入背景下的森林土壤N2O排放,前者具有促进作用,而后者具有抑制作用。丛枝菌根主要通过吸收有效氮和水分、促进团聚体形成以及改变N2O相关功能基因群落调控森林土壤N2O通量。N输入导致的土壤酸化或养分限制,通常会降低微生物量和/或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从而控制N2O排放。N输入对N2O不同产生途径也会造成影响,受土壤湿度、N2O底物浓度以及N2O相关功能基因丰度(AOB、 AOA、nirK、 nirS和nosZ)的调控。未来在模型预测中,需要将植物氮吸收、凋落物分解、菌根以及N2O产生途径充分纳入模型,以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制订森林管理政策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