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6篇
  9篇
综合类   10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合肥城市化进程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合肥及郊区多年来的气象要素(温度、风速、湿度等)变化的分析,结合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的统计数据,找出城市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大、风速减小、湿度减小、云量增加、大气污染严重,可通过采取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节能、清洁能源、植树造林、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密度等措施减缓气候变化,以实现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合肥市城市绿化乡土乔木树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合肥市城市绿化树种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经统计分析得出:合肥市城市绿化乔木树种共174种,其中乡土树种72种,占乔木树种总数的41.38%。72种乡土树种,隶属32科、58属,其中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66种,分别占8.33%和91.67%。根据合肥市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应用现状,提出了合肥今后园林绿化必须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大力调整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应用的比例,为合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欧祖兰  楚爱香  陈延松  王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86-6689,6734
对合肥市住宅小区藤本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合肥市区周边花卉苗木基地和花卉苗木市场藤本植物供应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多次深入到安徽省黄山、天堂寨、万佛山等地对乡土野生藤本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藤本植物的种类、景观形式、绿化量等方面来看,合肥市住宅小区藤本植物的整体应用水平不高,合肥市区周边花卉苗木基地、花卉苗木市场供应于室外造景的藤本植物种类也较少,而安徽省较多常见野生藤本种类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最后对如何充分应用藤本植物为合肥市住宅区及城市绿化美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合肥市经开区降雨期间路面径流中Cd、Cr、Cu、Mn、Pb等几种重金属监测,分析路面径流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出流特征以及颗粒吸附态重金属含量与SS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车流量较大的交通主干道的重金属含量远大于车流量小的校园道路,说明路面径流中重金属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轮胎的磨损等;重金属污染存在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颗粒吸附态重金属与悬浮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颗粒吸附态重金属与悬浮物浓度相关性较大,重金属多吸附在悬浮物上或以重金属颗粒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05.
合肥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肥市的公园、景点、城市主干道彩叶植物进行了调查,在这些的基础上对彩叶植物进行了初步分类,说明了其观赏特性与园林应用,为合肥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合肥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合肥城市森林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用样方调查方法对合肥市区 2 3km2 范围的树木进行调查 ,并采用遥感技术分析合肥土地利用及树木分布的格局。研究区拥有 35× 10 4 株树木 ,树木总生物量为 3174 1t;同时对树木的种类组成、径阶分布、健康状况、叶面积指数等反映城市森林结构特征的各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0种数量最多的树木占总数的 80 % ;近 5 0 %的树木是小树 (胸径 <10cm) ;而 84 %的树木健康状况为中等以上。按照生物量及树干断面积计算 ,这些树木相当于 4 97hm2 的森林 ,约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 2 1%~ 2 2 % ,理论上每年可从大气吸收CO2 12 4 83t  相似文献   
107.
甄丽君  陈秀楼  杨新征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80-182,165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条件。但在会展旅游产品开发上还存在开发系统性不强、参与机制不高等问题。针对合肥市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两个层次提出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措施,并就开发类型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08.
合肥地区土壤中Zn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定量依据,该文在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土壤中Zn元素含量实测数据,分别研究了合肥大兴镇地区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确定其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有从可释放态向有效态(TRCPzn→ZnE c)释放转化的趋势,其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临界值为70.333 mg/kg,约22.6%面积的土壤具有爆发Zn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还不具有爆发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给机场管理部门制定长期的、靶向性的、动态的鸟击防范对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开展一整年的鸟类调查(2021年1月—12月,共记录鸟类22698只),发现鸟类17目49科171种,选取鸟类的体重、集群、数量、飞行高度和活动时间5种鸟击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使用风险矩阵法评价不同鸟种的鸟击风险,划分了高、中、低3个鸟击风险等级及相应风险接受准则。评价结果表明:在机场活动的这些鸟类中,可导致高风险鸟击的有10种、中风险的有15种,其余的146种为低风险。将评价结果与机场2014—2021年间发生的、已知肇事鸟种的179起鸟击事件进行对比,显示评价为高风险的10种鸟,年均鸟击次数为1起·种-1,导致过3起鸟击征候;中风险的15种鸟则为0.4起·种-1,导致过1起鸟击征候;低风险的146种鸟低至0.04起·种-1,未导致过鸟击征候。说明本研究采用的风险矩阵法及选取的评价指标适用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鸟击风险评价。评价结果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GIS的合肥市近50年来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合肥市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78、1985、1991、1994、2000、2005年6个不同时期的航片及同期城市规划图为信息源,在GIS系统下根据解译结果绘制不同时期的城市景观格局图,并建立数字库。在该基础上,选用边界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和均衡度等景观指数对城市景观整体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合肥市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合肥城市布局由"三叶草形"逐步演变为"桑叶形";景观均衡度和多样性在1991年以前较高,而1991年后下降,用地结构较合肥市发展前期不合理;直至21世纪初趋于稳定;各类型边界密度逐年上涨,绿地边界密度较小;平均分维数呈平稳过渡状态;各类型的形状指数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交通用地增长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