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8篇
农学   54篇
  20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We determined the effects of petroleum spray oil (PSO) (Caltex Canopy®) on oviposition responses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and Ostrinia nubilalis Hubner adults, and larval survival of the pest moths on cotton and maize plants in the laboratory. Application of 2% (v/v) of the PSO deterred H. armigera oviposition. Increasing the rate from 2 to 5% (v/v)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eggs laid by H. armigera on the treated plants. In contrast, the minimum rate at which the oil could deter oviposition of O. nubilalis on maize plants was 5% (v/v). Increasing the rate from 5 to 10% (v/v)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eggs laid per plant. However, a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the PSO from 5 to 3% (v/v) resulted in a 73.9% increase in oviposition activity on the maize plants. In wind tunnel bioassay tests, all mated H. armigera females tested could detect and settle on plants treated with water but with plants treated with PSO at various times, only 50% of tested females settled on the plants 4?–?5 days after treatment (DAT) and none on the plants 0?–?2 DAT. A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tes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PSO on volatiles released by the cotton plan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of volatiles released by the cotton plants treated with PSO was lower than for water treated plant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SO sprays may be suppressing or masking the leaf surface volatiles of the cotton plants, thereby deterring oviposition of H. armigera. Larval survival data show that PSO sprays can cause direct mortality of first, second and third instar O. nubilalis larvae. PSOs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integrated into pest management programme targeting H. armigera and O. nubilalis on cotton and maize crop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2.
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在新疆南部推广已超过10 a,为探索Bt棉大面积种植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动态的影响,于1999-2010年使用诱虫灯监测了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麦盖提)和非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阿瓦提)棉铃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棉铃虫害较重,2000-2004年种群数量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Bt棉大面积推广以后,Bt棉区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棉铃虫种群数量随Bt棉种植比例的上升而下降(P<0.05);]随着Bt棉大面积推广年数的增加,Bt棉区棉铃虫各代种群数量均逐渐下降,第二代种群数量和高峰期蛾量下降速率均较越冬代和第一代快,且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相对丰富度也逐渐下降。因此,新疆地区Bt棉的大面积种植能较好地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而且对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3.
戴珏  冯再兴  王影  李凤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22-11023
[目的]筛选出防治烟青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方法]通过大田喷雾方法研究了5种杀虫剂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杀虫剂对烟青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以8000IU/山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500g/hm^2、10%醚菊酯悬浮剂1350ml/hm^2、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75ml/hm^2喷雾处理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92.94%、91.00%和90.96%,明显高于其他2种药剂及清水对照;5%高氯·甲威盐微乳剂90g/hm^2、0.5%苦参碱水剂1500g/hm^2喷雾处理对烟青虫的药后7d防效均也达到80%以上。[结论]为烟青虫防治和烟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棉铃虫幼虫对棉酚和印楝素的味觉适应性行为,为棉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法和味觉感受器切除法进行不同取食条件下棉铃虫5龄幼虫的取食选择行为试验。供试化合物为处理后终浓度为2mmol/L的棉酚和印楝素。【结果】正常人工饲料饲养的棉铃虫幼虫对棉酚和印楝素均十分敏感,取食对照叶碟量显著高于处理叶碟(P〈0.05);切除中栓锥感受器后棉铃虫幼虫取食含棉酚或含印楝素的叶蝶量与正常叶碟有显著差异(P〈0.05),而切除侧栓锥感受器后棉铃虫幼虫取食含棉酚或含印楝素的叶蝶量与正常叶碟差异不显著(P〉0.05);以含有低浓度取食抑制素的人工饲料饲养的棉铃虫幼虫对棉酚和印楝素不敏感,取食对照叶碟量与处理叶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棉酚和印楝素是棉铃虫幼虫的取食抑制素,侧栓锥感受器中含有对棉酚和印楝素敏感的味觉神经元,不同取食经历的棉铃虫幼虫对棉酚和印楝素具有行为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
通过超声波破碎、硫酸铵盐析等方法从1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出各菌株的胞内和胞外蛋白,测定各蛋白样品含量及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生长抑制毒性,并用Native-PAGE和SDS-PAGE对各粗蛋白组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有7个菌株的胞内和胞外蛋白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生长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生长活性。其中以嗜线虫致病杆菌3个菌株CB6、All和Bw活性最强,其胞内蛋白的活性分别达97.1%、97.9%、97.2%,胞外蛋白分别达95.8%9、6.3%、88.6%。不同菌株胞内胞外蛋白产量各不相同。电泳图谱表明,不同菌株间及同一菌株胞内胞外蛋白有差异,但近缘菌株相似。  相似文献   
96.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酸酯酶抑制剂磷酸三苯酯(TPP)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增效醚(PBO)以及 ̄(14)C-氰戊菊酯为材料,选择对氰戊菊酯具有不同抗性程度的棉铃虫自然种群为试虫,研究其抗性机理。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与其体内酯酶活性无关,而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直接相关;同时,表皮对氰戊菊酯的渗透性降低也是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产生抗性的强化因子。  相似文献   
97.
应用ARMA模型超长期预测棉铃虫发生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赣北棉区1950~1991年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历史资料,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预测模型。Wt=-0.3655Wt-1+0.2926Wt-2+0.0341Wt-3+εt+0.8203εt-1+0.3267εt-2+0.3145εt-3该模型1953~1991年的历史符合率为87.18%,1992~1996年的预报准确率达100%。根据所建模型对1997年和1998年赣北棉铃虫的发生程度进行了超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98.
为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A蛋白亚家族2(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bfamily A member 2,ABCA2)在Cry2Ab杀虫机制中的作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棉铃虫ABCA2与Cry2Ab的结合特性,并利用RNA干涉(dsRNA和siRNA)降低ABCA2在细胞和幼虫中的表达,结合细胞毒理学试验分析ABCA2的功能。结果表明,棉铃虫ABCA2能与Cry2Ab特异性结合;棉铃虫的ABCA2序列与美洲棉铃虫H.zea相关序列的相似度为92.86%,利用dsRNA干涉美洲棉铃虫中肠细胞ABCA2的表达能显著降低Cry2Ab对中肠细胞的毒力;利用siRNA干涉技术降低ABCA2在棉铃虫幼虫活体中的表达也显著降低了Cry2Ab对幼虫的毒力。表明棉铃虫ABCA2不仅是Cry2Ab的特异性结合蛋白,而且参与Cry2Ab的杀虫过程,是Cry2Ab的一个重要功能受体。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Prx)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体内的功能,利用转录组数据鉴定得到了棉铃虫Prx4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该基因在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和5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利用原核表达和RNA干扰方法探究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Prx4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744 bp,编码24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和同源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属于典型的2-Cys过氧化物酶家族;Prx4基因广泛分布于棉铃虫幼虫各组织和发育阶段中;当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后,棉铃虫Prx4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重组蛋白的体外试验表明Prx4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对照相比,小干扰RNA处理6、8和10 d后感病棉铃虫的死亡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46%、22.42%和38.68%。表明Prx4基因作为一种抗氧化酶保护棉铃虫免受氧化损伤,同时在抵御NPV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华北棉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田间种群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于2014—2015年和2018—2019年分别采集河南、河北、山东和山西4个省的棉铃虫田间种群,采用浸叶法于室内测定棉铃虫对辛硫磷、三氟氯氰菊酯和甲维盐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棉铃虫对辛硫磷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在2014—2015年和2018—2019年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3.0~58.5倍和21.1~55.3倍,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发展相对缓慢;各监测点棉铃虫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已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北沧县、河南安阳、山西盐湖种群的抗性倍数由2014年的61.0倍、22.5倍和24.0倍上升至2019年的91.1倍、44.7倍和61.3倍,山东夏津种群的抗性最高,2019年抗性倍数达到216.3倍;棉铃虫种群对甲维盐表现为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河北沧县、河南安阳、山西盐湖和山东夏津种群的抗性倍数分别为8.2~40.4倍、5.8~16.6倍、5.5~23.4倍和11.0~36.6倍。表明4个监测地区的棉铃虫田间种群对3种杀虫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建议减少这3种杀虫剂的使用频次,并注意与其他杀虫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