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5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29篇
  26篇
综合类   372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7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杂交种在天山北坡地区的表现。[方法]针对新疆10个主要外引棉花杂交品种的生育期、产量、衣分、纤维强度、马克隆值、纤维整齐度、比强度等主要经济性状与当地品种新陆早13号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0个品种的生育期均比对照长,但均属早熟。鲁棉研24(F1)、标记抗虫杂交棉超级1号和标杂A1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但比强度低于对照;中科898、鲁RH-1(F1)、W8225(F1)、冀丰197、新乡中科59、新乡中科58和新乡中科60在产量上明显低于对照,品质上新乡中科59和新乡中科60优于对照,其他几个品种在品质上与对照相比也无明显优势。[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天山北坡地区棉花的科学引种以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2.
张黎明  肖瑾 《作物研究》2013,(5):434-437
为了选择适应龙山县环境条件的优质烤烟新品种,选用7个烤烟新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抗病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品种0508,表现较差的是品种HZ07—5—1和MSl01*GK8。  相似文献   
773.
在新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下,选用多个棉花品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指标,以筛选出适宜新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枣棉间作对各品种开花期生育进程无显著影响,但开花期至吐絮期生育进程延长;同时影响棉花农艺性状,伏前桃比例降低,伏桃及秋桃比例升高,中下部结铃占75%以上,内围铃占80%以上;对产量影响显著,主要影响单株结铃数,其次是铃重和衣分。综合分析认为,新陆中36号、中棉所43、品系6011、新陆早50号产量表现较好,适宜枣棉间作种植。  相似文献   
774.
充足灌水条件下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根系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6个玉米主推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 在充足灌水条件下研究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的根系性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各根系性状间存在差异, 随着品种的更替, 根系平均入土角度呈现减小的趋势, 根系分布更为紧凑。根系性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条数、根系干重等)随品种年代的更替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 1950s~1970s平展型品种趋向于构建逐渐强大根系系统, 以提高根系吸收能力;1980s紧凑型品种趋向于减少高层节根, 以减少“冗余器官”的干物质消耗。与早期品种相比, 近代品种的紧凑型根系不仅增强了对土壤深层水分、养分的吸收, 也促进了干物质向子粒的高效转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75.
桂中地区十二个玉米品种与‘正大619’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打破桂中地区玉米品种过于单一化的格局,2009年引进了12个玉米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正大619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熟期适中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大619相比,正大16、苏玉10、正大185早熟8~10d,但产量较低;PAC224平均单产达7808kg/hm2,产量高3.98%,抗逆性较强,果实外观品质较优,在桂中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6.
黄旅群体的建立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含有黄改系和旅大红骨系的群体一个轮回的改良发现,用这种方法组建的群体后代克服了旅系和黄改系的缺点,提高了抗倒伏耐密植能力和品质,同时保持了旅大红骨类群高配合力的优点。结果表明,经过一个轮回的选择其优良的性状如株高、穗位高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和聚合,比较有利于群体抗倒伏性的提高;同时减少了秃尖长,增加的耐阴性有利于其作为亲本所组配的杂交种适应黄淮阴雨寡照的气候特点以及高密度种植的需要。配合力测定显示,该群体的自交系与以齐319为代表的热带血缘的群体有比较好的配合力。组配的杂交种适应性较好,可以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777.
大豆脂肪含量除受品种自身的遗传性内因决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生态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的差异也引起大豆品种化学成分变化,这是重要外因。分析表明,吉林省不但具备选育高油大豆品种的地域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优良资源材料。到2013年为止,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共383个,其中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计144个,占总品种数的37.5%;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计63个,占总品种数的16.4%。  相似文献   
778.
不同冬小麦品种(系)光合及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冬小麦品种晋麦47、杂交品系2912、07DZ24和07DZ29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从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角度研究各品种(系)开花期旗叶的光合参数及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晋麦47和07DZ29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2912和07DZ24呈双峰曲线,且07DZ29的Pn高于其他品种(系)。晋麦47和2912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日变化呈"V"型;07DZ24和07DZ29的ETR日变化呈单峰曲线,Yield日变化呈"W"型,说明这2个品系利用光能效率较高。07DZ29光响应曲线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最大,其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产量(AQY)和光合有效辐射区间(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的差值)也高于其他品种(系),表现出明显的光合优势,但其叶片、叶鞘和茎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系)。2912光响应曲线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最小,其光饱和曲线特征参数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产量(AQY)和光合有效辐射区间也明显小于其他品种(系),表现出较弱的光合潜力,然而,其叶和叶鞘单位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却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  相似文献   
779.
对52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24份四川推广品种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 甘蓝型油菜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莱品种间的休眠期差异达显著水平,抗收获前发芽 资源数量少;地方种与推广品种间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变幅及分布差异达 0.05显著水平,四川甘蓝型油菜推广品种发芽指数的分布较地方种更集中于低和高的范围内;根据 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推广品种聚为三类:第一类为第1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二 类为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三类为抗收获前发芽类型;地方种聚为四类,比推广品种多一种类 型: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鉴定筛选的四川甘蓝型油菜抗收获前发芽的宝贵资源及其休眠特性,将 为甘蓝型油菜的抗收获前发芽生理研究和育种提供信息和材料。  相似文献   
780.
两个中国水仙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的玉玲珑和金盏银台两个品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x=30,是三倍体,其染色体核型形式相同,为2n=3x=24m+6sm,属基本对称式,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总值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