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62篇
  358篇
综合类   364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两个生长季(2003 -2004年)对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和毛果苔草沼泽CO2、CH4和N2O的排放通量进行野外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湿地的生长季均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三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之间的关系是,CO2和CH4、CO2和N2O、CH4和N2O排放通量之间均为正相关,但显著性水平视不同湿地类型以及不同年份而异.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受湿地类型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迸一步证明了植物在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郭永兵  朱桂才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61-62,164
江汉平原日益发展的公路建设对该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公路绿化作为公路建设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不再仅仅是公路养护以及道路景观的作用,还应当具有对这种破坏进行生态恢复的功能.本文结合江汉平原湿地的生态特征,就该区域的公路绿化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简要介绍了河北南部平原石家庄市、衡水市与沧州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影响与对策,建立了石家庄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与粮食总产、降水量的回归关系。较详细地分析了地下水水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这些水环境问题有:地下水超采、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农药、化肥污染、饮水型氟中毒)等,建立了石家庄漏斗、冀枣衡漏斗和沧州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与降水比率、地下水累积开采量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994.
选择山西省西部吕梁山和东部太行山区及二者过渡带平川盆地农家大豆资源50份进行了生态型间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吕梁山旱地大豆生态型以高度抗旱类型为主;子粒椭圆和扁圆粒型居多数,小粒型为主;种皮黄色为主,保持一定比率种皮深色类型;开花迟,开花时期平均48.2 d,生育期149.0 d;紫花,无限结荚型;株高99.3 cm,分枝数5.8个,半匍匐型。太行山旱地大豆生态型以中高抗旱类型较多;子粒圆粒中大粒居多数;种皮青色或黄色;开花迟,开花时期平均25.9 d,生育期平均135.6 d;白花,无限结荚为主;株高71.0 cm,分枝数4.4个,半直立型。平川旱地大豆生态型以中大圆粒居多,种皮黄色,开花早,开花时期平均33.7 d,生育期128.9 d,白花,亚有限与无限结荚习性兼有,株高58.2 cm,分枝数2.7个,直立型。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措施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于2012年正式启动,经过2012年和2013年2 a的建设,已经完成造林建设任务4 333 hm2,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作者阐述了前2 a平原造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苗木质量的技术控制、整地质量的技术控制和苗木栽植的技术控制3个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今后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旨为今后平原造林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条件等各指标的贡献,以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运用特尔斐法进行相关指标权重及隶属度的确定,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评价指标的贡献。结果表明,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01,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2.93,耕地质量等级提升1.08,区域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7.91、19.64个百分点,灌溉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25;排水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5.13、27.33个百分点,排水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31。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灌排条件,使项目区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产田面积占比明显增加,提升了耕地质量等级,其中灌排指标对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作用最大,贡献率达51.85%。  相似文献   
997.
在陕西省关中平原,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3个系统9个地域群(共224头)的6个血液蛋白、6个毛色位点的基因频率、7种外形特征的表型频率,检测了产区1988年秦川牛群体(共642913头)的遗传结构。肯定了秦川牛具有中国黄牛的典型特征。列表详示了各频率值及其估计可靠性、精确度的参数。  相似文献   
998.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差,农村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盐碱、风沙、干旱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但本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却比较丰富,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宜农荒地开发,加强粮食生产;实施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走水土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区综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9.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亲缘关系概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淮海地区育成大豆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70.6%的品种分别归属于齐黄1号、莒选23、新黄豆、徐豆1号、58—161、晋豆1号、晋豆4号、科系8号、滑县大绿豆、商丘7608等20个骨干系谱与小系谱。其中,有61.9%的品种分布在前5个骨干系谱中。105个品种的细胞质来自于做为母本的莒选23、齐黄1号、山东四角弃、58—161、徐豆1号和科系8号,占育成品种的47.5%。96个品种的细胞核来自于做为直接杂交父本的5902、5905、徐豆1号、晋豆4号、野起1号、58—161、滑县大绿豆、集体5号、铁4117、泗豆2号、Williams、Clark63、Beeson等17个品种,占育成品种的43.0%。分析结果也表明,莒选23、齐黄1号、徐豆1号、58—161、晋豆4号、Williams、Clark63、Beeson等品种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5902、5905、莒选23、野起1号、集体5号、科系8号、齐黄1号、郑州135、泗豆2号、铁4117、58—161、徐豆1号等品种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黄淮海地区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不利于高产稳产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00.
陈斌    徐尚昭    周阳阳    王宏志  杨顶田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5):228-234,24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2000—201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及县级行政单元区划数据,采用全局自相关模型和地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定量揭示了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水平与景观生态风险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5年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转移类型主要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为主。(2)2000—2015年江汉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差异显著,冷点、次冷点数量增加,次热点和热点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生态风险聚集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东南部洪湖市,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西部当阳市及松滋市。(3)2000—2015年江汉平原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呈现逐渐减小态势,从2000年的2 015.63 km2,较少到2015年的1 960.87 km2。中风险区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其中2005—2010年增加幅度最大,达到了2 061.26 km2。(4)2000—2005年江汉平原低生态风险重心整体转移不明显,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西北部,较低生态风险重心转移空间跨度最大,向西转移了79.80 km。中风险区主要向东北方向转移,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重心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东南部洪湖市,且呈现向东北方向转移的趋势,其中较高风险区重心转移速度明显快于高风险区。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开发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