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在对福建省福安山区巨峰葡萄栽培地气候、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总结出适合福安山区巨峰葡萄优质栽培的管理技术:(1)多施有机肥,并针对不同生长期进行配方施肥;(2)套袋;(3)大棚防雨;(4)病虫鸟害防治;(5)采后树体管理。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无核化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无核化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益果灵、施特优对巨峰葡萄冬造果在花期进行无核化处理,测定各处理冬果果实无核率、穗重、百粒果重、果形指数、穗轴长度和粗度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于不同花期处理巨峰葡萄,无核率为26.2%-94.5%。花前3 d用10 mg/L赤霉素+2 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 d后再处理1次,果实无核率高达9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20%,可溶性总糖含量165.52 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赤霉素、益果灵、施特优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冬果果实无核率,增加冬果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其中花前3 d用10 mg/L赤霉素+2 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 d后再处理1次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3.
巨峰葡萄早熟性芽变98-2的孢粉学及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巨峰葡萄芽变98-2变异的遗传基础,以98-2及巨峰葡萄为试材,对它们的花粉萌发条件、花粉的形态及花粉壁饰纹,P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该芽变品系在孢粉学及同工酶方面与原母株系的差异。结果表明,98-2与巨峰的花粉粒均为大花粉,形态相似,但2者的极轴长、赤道轴长、P/E均差异显著,98-2较细长,巨峰较粗短;花粉的萌发率98-2低于巨峰;98-2与巨峰的POD同工酶谱存在差异,98-2与巨峰相比多了1条P3带而少了1条P6带,而且P4、P5的活性增强。花粉电镜扫描、POD同工酶分析结果都表明98-2和巨峰不是同一种质,它们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4.
采用建阳市1981~2010年3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巨峰葡萄物候期与当地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避害栽培建议。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巨峰葡萄在不同海拔地区最有效的栽培模式,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增加南方葡萄产业经济效益,以390m和1 150m钢架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海拔和栽培模式对巨峰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及相关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的巨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少,酸性转化酶(AI)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I、SSc)活性较高,而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II、SSs)酶活性较低。高海拔(1 150m)地区和钢架避雨栽培模式均可以提高巨峰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和相关糖代谢酶活性,提高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6.
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na Kyoho)闭花受精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葡萄闭花受精机理,利用石蜡切片观察了巨峰葡萄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相关性、花粉萌发、人工授粉结实等,结果表明:雌配子体开始发育略晚于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分别在开花前4~5和2~3日完成结构发育。花粉在开花前5日已有少量萌发,开花前3日到开花日花粉萌发率和花前人工援粉率分别为14.8%和22.7%,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开花前2、3日进行人工授粉雌蕊坐果率分别为3.2%和4.59%,说明雌雄配子体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已发育成熟,为闭花受精提供了条件。利用水溶性胶人为闭花授粉条件下胚囊发育正常,并能完成受精,同时在花柱、子房和珠孔萌发的花粉管数、座果率与开花授粉条件没有差异,显示巨峰葡萄主要为花前闭花受精类型,在不适宜开花的环境条件下也可发生假闭花受精。闭花受精可能并不是导致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而与自身发育结构有关,同时也是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所表现的一种发育对策。  相似文献   
27.
巨峰葡萄主梢和副梢坐果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峰葡萄副梢坐果率、有种子果粒率、果粒的平均种子数明显高于主梢。在小花发育过程中主梢的小花重、小花纵径、横径明显重于或大于副梢。主梢花的子房壁明显厚于副梢,子房壁的细胞层数也多于副梢,但子房壁的细胞大小两者之间没有差异。另外胚珠、珠心大小也没有差异。主梢小花中的IAA与细胞分裂素水平较高,ABA水平较低,副梢小花中的GA水平较高。开花前2~3周用高浓度的NAA与CPPU处理副梢小花则加重落花落果。由此可见,开花前小花中较高水平的IAA与细胞分裂素很可能是加快小花发育和引起落花落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CCC)对巨峰葡萄春季新梢生长的影响,为夏季葡萄落花落果、产量低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方法】以6年生棚架式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用体积比分别为300、500和750倍的矮壮素处理新梢,清水作对照,分析不同浓度矮壮素对不同催芽时间以及不同长势的新梢长度、第6节新梢粗度和第10节节间距的影响。【结果】186日催芽的旺枝,新梢经300、500和750倍矮壮素处理后28d梢长度分别为130.60、148.67、143.47cm,明显短于对照,300倍处理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与500、750倍处理差异显著(P〈0.05,下同);1月13日催芽的旺枝,处理后7d,300倍矮壮素处理的新梢长度(85.00cm)短于对照,差异极显著,与500、750倍处理差异显著。1月6日催芽的中庸枝,处理后28d,经300倍矮壮素处理的新梢长度(111.14cm)短于750倍处理和对照,差异极显著;1月13日催芽的中庸枝,新梢经300倍矮壮素处理后的长度(106.67cm)明显短于对照。1月13日催芽的旺枝长出的新梢,300倍处理后28d第6节新梢粗度(10.42mm)显著高于对照。1月13日催芽的中庸枝,经300倍矮壮素处理的新梢,处理后7d第6节粗度(8.36mm)粗于对照和其他两个处理,差异极显著;处理后28d,300倍处理的第6节新梢粗度(8.19mm)粗于对照,差异显著。两个催芽时间,处理后7d不同浓度矮壮素对新梢第10节节间距之间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其他催芽时间、不同浓度矮壮素对枝条的增粗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矮壮素对过旺生长的葡萄新梢有抑制作用,尤其以体积比300倍的矮壮素抑制效果最佳,可用于葡萄春季控梢。  相似文献   
29.
通过响应面法,研究果胶酶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巨峰葡萄榨汁率的影响,并对其工艺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044ml/kg,酶解时间97.5min,酶解温度57℃。在此条件下,榨汁率达87.35%。  相似文献   
30.
以"无核白鸡心"和"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无核白鸡心"和"巨峰"葡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无核白鸡心"的长势最差,相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巨峰"葡萄的株高、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无核白鸡心"葡萄。可见,"巨峰"葡萄的抗旱性强于"无核白鸡心"葡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