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超声波辅助提取木棉花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木棉[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 Merr.]花多糖,先考察了不同科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木棉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木棉花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木棉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水质量比1∶60、提取温度60℃、超声波功率250W、提取时间20 min、提取2次.  相似文献   
32.
王丽萍  徐传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574-2575,2585
以红薯[Ipomoea batatas(L.) Lam]茎叶为原料,采用酶-超声波提取绿原酸.对料液比、加酶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加酶量1.5%、超声波功率175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3.45%.  相似文献   
33.
杨晓艳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12-713,722
[目的]测定凯里地区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氢化物原子发生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天胡荽中Zn、Cu、Fe、Mn、Se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凯里下司地区的不同颜色的天胡荽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Zn、Cu、Fe、Mn、Se,且含量依次是Fe>Mn>Zn>Cu>Se;其中绿色天胡荽中Zn、Cu、Fe、Mn的含量几乎是红色天胡荽含量的2倍,而Se含量差异不大,所测Se含量均大于0.110μg/g,属于高硒植物。所测元素回收率在98.1%~104.2%之间,RSD在0.01%~2.22%之间。[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天胡荽药用价值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护卵汤配合补佳乐及安宫黄体酮对卵巢早衰(POF)模型小鼠卵巢Th17和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透明带多肽(PZP3)及弗氏完全佐剂(CFA)和弗氏不完全佐剂(IFA)建立POF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卵汤+补佳乐+安宫黄体酮组(护补安组)、补佳乐+安宫黄体酮组(补安组)、护卵汤组,护卵汤分别给药对POF模型小鼠进行干预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卵巢的Th17和Treg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护补安组、补安组、护卵汤组对致衰小鼠有治疗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补安组、补安组在降低小鼠血清FSH含量方面优于护卵汤组(P<0.05);但护卵汤组在降低小鼠卵巢Th17水平上优于补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卵汤配合补 佳乐及安宫黄体酮可通过降低小鼠卵巢Th17而升高小鼠卵巢Treg水平治疗卵 巢早衰模型小鼠,且在降低小鼠血FSH含量上优于单纯护卵汤组。  相似文献   
35.
为使菠萝蜜香气成分的检测和鉴定更加快速有效,研究3种固相微萃取头对菠萝蜜果实挥发物的萃取效果,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干苞和湿苞类型菠萝蜜果实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在3种萃取头中,以100 μm PDMS萃取效果最好.经100 μm PDMS萃取头萃取后,在菠萝蜜干、湿苞果实中共鉴定出66种香气物质,酯类53种,醛类6种,醇类3种,烯类2种,萜类和烷类各1种.干苞果实中主要的香气成分是戊酸-2-甲基丁酯(31.87%)、2-甲基-丁酸-己酯(23.594%)、异戊酸乙酯(10.923%)、乙酸丁酯(3.337%)、丁酸丁酯(3.164%)、己酸丁酯(3.135%);湿苞果实中主要的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己酯(29.807%)、异戊酸乙酯(21.47%)、戊酸-2-甲基丁酯(21.405%)、乙酸丁酯(3.451%).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可作为菠萝蜜果实香味检测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的最佳播种量和施氮水平.[方法]以江苏省农科院选育的多花黑麦草苏畜研2号为对象,在盐城地区种植,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等对其生育期的影响.[结果]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苏畜研2号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及孕穗期等物候期有明显的提前作用,但对籽实成熟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植株分蘖数、株高有明显影响,但对生殖枝数作用不明显.N 150.0 kg/hm2、播种量1.5 g/m2的组合可使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获得较佳的生产水平.[结论]该研究为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江苏省内的优质高产以及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品种云南极品27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辣木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增多,辣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时达到最高,单株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分别为对照的3.99和1.53倍;适量施肥能显著提高辣木幼苗的光合能力,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木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加大;辣木幼苗根、茎、叶组织中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表观吸收率和施肥效率随施肥量增加显著降低,施肥量增加对根系的影响最大;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辣木幼苗各生长、光合、养分含量指标均有所降低,根冠比最低,壮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明显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总之,辣木幼苗最适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0.5181X12–0.4935X22–0.6277X4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a leguminous shrub, is a dominant native plant species widely planted to stabilize the moving and semi-moving sand dunes in the semi-arid Horqin sandy land of Northeast 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how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s affected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sandy soil. Soil samples at the depths of 0–10, 10–20, 20–30, 30–40, and 40–50 cm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s with an age sequence of 0, 5, 10, and 23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hrub growth altered microclimate, increased litter input, and hence, improved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contents of total carbon, total 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activities of urease, phosphomonoesterase, protease, dehydrogen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and decreased soil bulk density. These trend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lantation age bu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C. microphylla establishment could be an effective and applicable measure to restore vegetation and control desertification in the Horqin sandy land, and recommended for adoption in semi-arid sandy areas on a large scale.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获得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 2n=2x=14)和四倍体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var.glaucescens Boiss 2n=4x=28)的属间杂种。Lmx Fa.g杂种在形态上呈中间型,而反交杂种则倾向于母本。杂种的细胞学研究表明:多花黑麦草的染色体组(A)与四倍体苇状羊茅的两组染色体(B和B′)亲和性差;相对来说,羊茅属的细胞质有利于A、B、B′三组染色体的配对。杂种F#-1花药不开裂,花粉畸形败育。合成的双倍体细胞学上不稳定,花粉KI-I#-2可染率极低。本文还讨论了利用杂种的途径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