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892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8篇
  295篇
综合类   1625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34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3 毫秒
51.
For species whose decline preceded the modern era and whose distribution i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t is difficult to map suitable habitat across its former range. Eld’s deer (Cervus eldi) is an endangered cervid whose range across Southeast Asia was reduced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to disjoint populations in Myanmar and Cambodia. We used ecological data from the present populations to determine landscape and habitat parameters that would help us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the species in forests not yet surveyed. The suitable-forest GIS model was created using four readily available datasets for elevation, forest type, canopy closure, and human density. Comparison of the GIS model with 24 verified sightings of Eld’s deer during recent large mammal surveys in Cambodia, found 22 sightings (92%) within predicted suitable forest. Use the suitable-forest GIS model to survey a province in southern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located a single, previously unreported population from 9 patches surveyed. In a separate analysis,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predict Eld’s deer habitat in Northern Cambodia found percent tree cover, presence of wetlands, and distance to villages as the best predictors of deer, similar to variables used in the GIS model,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wetlands. Using mean annual rainfall to rank suitable-forest patches identified in the GIS model indicated dry dipterocarp forests in Northeastern Cambodia and Northern Myanmar have the highest potential to conserve eld’s deer. Examination of the suitable-forest GIS map and current protected areas indicated only Cambodia, with 11% suitable forest protected, has placed sufficient dry dipterocarp forest under protected status. Other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have not recognized dry dipterocarp forest as a significant ecotype worthy of conserva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52.
 基于RS与GIS技术,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景观格局指数对布尔津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为:(1)布尔津县以草地、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镶嵌着耕地、水域等景观类型。(2)四个分区(即高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荒漠区)的林地资源组成差异明显,耕地、居民、交通及工矿用地集中分布在丘陵区和平原区(3)从各项指数来看,高山区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平原区是受人文因素最多的区域,景观优势度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差异不大,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但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荒漠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通过该研究对布尔津县的土地利用现状作一个了解,为该县乃至整个地区的景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孙英  高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03-6503,6505
论述了城市园林设计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当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城市园林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白一苇 《广东园林》2024,46(1):28-32
以香港大学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实验室这一新兴学术共同体作为研究切入点,使用文献综述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学术共同体在推动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结果发现:该实验室在以往的风景园林学科内容、框架和知识体系基础上,运用新兴技术并结合定量的统计学方法,将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紧密相连,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提供高效、精准、人文关怀且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极大地拓展了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领域;实验室的核心关注点在于城市感知:探究城市环境特征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通过心理、生理等途径影响人类健康;在健康城市领域,这支先锋团队担任着理论研究、技术探索以及教育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55.
对林下地被植物的选择、分类及在玉溪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种植林下地被植物时存在的问题,筛选出适应林下种植的优良花卉地被品种,对开发利用林下乡土地被植物提出建议,为今后林下花卉地被的配置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孙虎 《广东园林》2006,28(1):31-33
分析和阐述广州展园的设计背景、基本理念和思路,该展区以“广州是我家”为主题,在人文、地方、现代性等三个层面上尝试新的思路,运用多景观要素,通过旧景点,新手法的表现来表达广州(羊城)这个特定区域土地上的自然和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7.
沈虹 《广东园林》2006,28(6):58-61
概述广州市近年园林绿化发展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树立城市大园林的全局观念,应通过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加强科研与信息、资金投入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广州园林建设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8.
为揭示林分景观更新的内在规律,应用数学物理方法从理论上模拟了乔木树种的下种行为,提出了更新的基本单元,环向行为,侧向行为,下种空间和树和中位移等新概念,以及下种行为模拟的参数指标如下种宽度,下种范围,更新高梯度,景观更新面积比,景观更新空间比,临界苗高,空间阻力等,并且通过实例说明了各种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59.
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李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27-1028
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吕海燕  李政海  李建东  宋国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80-4482,4484
阐述了廊道的基本理论,从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道路规划和河流廊道几个方面评述了廊道的生态学意义,介绍了中外学者近年来就廊道所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的廊道研究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廊道景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今廊道建设的不完善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