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3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59篇
综合类   46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适宜经营密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研究缺乏长期定位资料的状况,对东北东部林区同一立地条件下、同一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取不同密度经营指数(近似0.7、0.8、0.9、1.0、>1.0)进行了间伐,并长期记录其生长状况,研究其间伐的长期效果。结果表明:到达成熟期时,样地内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是随着经营密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即间伐强度越大,林木的平均胸径越大。而不同的经营密度指数对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综合研究认为:落叶松人工林适宜采取的经营密度指数为0.7、0.8。  相似文献   
12.
立地条件对长白落叶松养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立地指数为11(差)、13(中)和17(好)的长白落叶松人工幼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氮、磷、钾为例,对其根(粗根边材、粗根心材、中根、小根)、树干(边材、心材)、枝(新鲜树枝、立枯枝)、树皮(新鲜树皮、死树皮)和针叶进行了养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小根(l≤2cm)、活枝、针叶中氮的质量分数,以及粗根(l≥5cm)、树干边材、针叶中磷的质量分数,和活树皮中钾的质量分数在3种立地条件下的林木之间,分别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他器官中氮、磷、钾的质量分数在3种立地条件下的林木之间无显著差异;树干边材中氮、磷、钾的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树干心材,而粗根心材和粗根边材中氮、磷、钾的质量分数方面无显著差异;新鲜树枝和新鲜树皮中氮、磷、钾的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立枯枝和死树皮;小根中氮、磷、钾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中根(2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优良无性系,对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华北落叶松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40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量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7509、113这3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长势最好,是华北落叶松优良无性系的重点选择对象;而123、713、124、2...  相似文献   
14.
以2年生华北落叶松和白杆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幼苗栽培试验,测定不同光照、水分条件下脯氨酸含量、淀粉含量的变化,综合比较分析了华北落叶松和白析苗期生长对光照和水分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华北落叶松和白不工幼苗脯氨酸含量增高,淀粉含量下降,且华北落叶松的变化都高于白杆,华北落叶松幼苗比白析幼苗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能力更强;随着光照的增强,也有相同的表现。光照和水分条件的变化对华北落叶松和白析幼苗脯氨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具有叠加作用,2个树种对水分胁迫和强光照的响应机制一致,但树种间响应强度不同,华北落叶松的响应能力更强,华北落叶松具有比白术千更大的抗干旱胁迫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六盘山北侧华北落叶松林分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分利用特征,2010年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叠叠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内,通过测定树干径向生长、林分叶面积指数变化、草本生物量变化、树干液流速率变化、植物降雨截持等,估计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及各层的生产力、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林分总生产力11.76t/hm2,其中乔木层占75.2%,草本层占24.8%;在整个生长期内,林分生产力各月的分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变化格局。林分总蒸散量为433.9mm,其中乔木层与草本层(包括土壤蒸发)耗水各约占一半,分别为总蒸散的50.5%和49.5%;林分蒸散在生长季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变化格局。在整个生长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71g/kg,其中乔木层的水分利用效率为4.04g/kg,草本层水分利用效率为1.36g/kg;其季节变化与乔木层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相类似,说明乔木层对于华北落叶松林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平衡式张力计和时域反射仪(TDR)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六盘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华北落叶松林内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可划分为土壤水分的相对湿润期、持续消耗期和快速恢复期;依据水分利用特征可将垂直土层划分为土壤水分的微弱利用层(0-20 cm)、利用层(20-60cm)和水分调节层(60 cm以下).华北落叶松林内0-60 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VPD和液流通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对各因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0-60 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形状的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alger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松江河林业局设置的8块团状枝解析标准地作为基础数据,采用树干一致性削度方程垢研究方法,建立了能预估任意部位的树冠体积(Cv(h),树冠横断面面积Ca(h)及树冠表面各Cs(h)的一致性树冠体积/冠形方程系统。由217株伐倒木树冠资料采用非线性一回归方法建立了预估全树冠方程,某一指定高度以上的树冠体积,某一指定高度处的累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RNA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为试材,采用2种RNA提取方法,同时做了初提总RNA纯化对比试验,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检测得到RNA的完整性和提取纯度,并计算RNA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oncert试剂法提取和DNA酶提纯法纯化能够高效地从华北落叶松组织中分离获得纯度高、完整性好的RNA样品。  相似文献   
19.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内的林冠结构和光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根据 1 991~ 1 992年生长季中 2 9d的观测资料和 32株伐倒木分层测定数据 ,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结构、光合有效辐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林木一级侧枝倾角随枝龄增长而增大 ,随着枝高度增加而减小 ;枝长随着枝高度降低而增大 .林分叶面积指数约 3/ 5分布在冠深 2 .5~ 4.5m (高密林分 )和 3.5~ 5 .5m (低密林分 )的空间内 .叶面积指数、枝表面积指数随冠深的累积分布曲线均呈S型 .生长季林冠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平均透过率和反射率均为 7月 <8月 <6月 <9月 ,吸收率则为 9月 <6月 <8月 <7月  相似文献   
20.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区降水输入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寒温带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原始林生态系统降水输入总养分含量、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养元含量占总养分含量的比值,降水输入养分含量月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区降水输入的大量元素低于其它几个研究地区。微量元素含量趋平均水平,降水输入养分月际变化最大者是Ca元素,全年降水输入养分集中在生长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