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封闭式管道栽培番茄新技术节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明池 《农学学报》2015,5(11):69-72
为研究新型全封闭式管道栽培模式对番茄品质、产量以及水肥利用率的效果,以‘欧官’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全封闭管道栽培与膜下滴灌土壤栽培2 种栽培模式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膜下滴灌土培番茄相比全封闭管道栽培不仅促进了番茄植株株高、茎粗,而且提高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糖酸比,提高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增加了产量;在对番茄前四穗果的测产中,全封闭管道栽培模式比膜下滴灌土培高产15.0%,耗水量相应减少764.0 m3/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9.3%。  相似文献   
22.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肥料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649"的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密度为37.5万穴/hm2,或株行距为20cm×13.2cm,氮肥施用量为225kg纯氮/hm2,其N,P2O5,K2O的比例为1.00.50.8时,产量最高,平均达9.24t/hm2,最高达9.36t/hm2.据此提出产量指标为9.0t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为每hm2密度37.5万穴,每穴插2粒谷秧,纯氮用量225kg,P2O5用量112.5kg,K2O用量180.0kg,其中基肥为猪牛粪22.5t+30kg过磷酸钙试验还提出了相配套的水分运筹方法.  相似文献   
23.
利用籼爪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了亚恢627,与福建农林大学选育的T55A配组,育成了亚种间杂交中稻新组合T55优627。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T55优627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4.
以江苏省沛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数据及规划数据为依据,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多目标决策模型对沛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测算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沛县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2005年为0.549 3,2010年为1.541 4,2020年为2.036 2,指数值明显增加,说明通过对沛县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得到了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25.
嘉糯Ⅰ优6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嘉农wxA1与嘉糯恢6号配组而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再生力强、熟期适中等特点。2010年长汀县引进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头季稻与再生稻产量高、抗性好的特点,总结了其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6.
赵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85-20287,20292
阐述了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内在思路,分析认为梁漱溟所揭示的传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对当今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7.
尤溪的珍稀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尤溪的珍稀树种22种,为保护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珍稀树种共分5级,其中1—3级是按“中国重点保护植物”规定的分级标准确定的,4—5级是根据该树种在尤溪特有的或珍稀的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T16的产量增长潜力。[方法]研究不同海拨和栽培密度对杂交水稻Ⅱ优T16产量的影响,探讨Ⅱ优T16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在海拨252 m的试验点,当栽培密度为19.5万窝/hm2时Ⅱ优T16产量最高,达11 587.5kg/hm2。在海拨756 m的试验点,当栽培密度为22.5万窝/hm2产量最高,达12 817.5 kg/hm2。[结论]铜仁地区Ⅱ优T16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密度为低海拨地区19.5万窝/hm2,中高海拨地区为22.5万窝/hm2。  相似文献   
29.
气温对杂交水稻Ⅱ优718结实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在自然高温和低温胁迫下Ⅱ优718的结实率表现。结果表明:①结实率的大小依次是:辐恢838>Ⅱ优838>辐恢718>Ⅱ优718>Ⅱ-32B;②结实率与产量的回归系数大小依次是:Ⅱ优718>辐恢838>Ⅱ优838>辐恢718>Ⅱ-32B;③抽穗前15 d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结实率的影响较小,而抽穗后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结实率的影响较大;④Ⅱ优718、Ⅱ优838在抽穗后都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且Ⅱ优718、Ⅱ优838的耐高温性主要来自于其父本;⑤辐恢718的耐高温性能比辐恢838好,Ⅱ优718、Ⅱ优838比3个亲本的耐高温性能都好;⑥各品种的耐低温性依次是:Ⅱ优838>辐恢838>Ⅱ优718>辐恢718>Ⅱ32B,且Ⅱ优718与Ⅱ优838两个品种的耐低温能力在同一水平上;⑦Ⅱ优718与Ⅱ优838的结实率受父本的影响均大于母本。  相似文献   
30.
以Ⅱ优沈98为材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每期间隔10d),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中稻每期缩短5d左右,连晚每期缩短3d左右;中稻不同播种期的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连作晚稻随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呈递减趋势,达极显著水平。温光反应特性与对照汕优63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