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5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东方百合二、四倍体杂交获得的种子萌发进行了统计及相关的比较研究,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东方百合二、四倍体杂交获得的种子可育性低,并有很大差异,获得的植株出现了二倍化。  相似文献   
122.
引种到哈尔滨的兰州百合,经过2a的栽培试验表明能抗-40℃的低温而露地越冬。越冬植株生长健壮,开花多,在全光下栽培能顺利完成生活史,而遮荫栽培不利于生长、开花。蒸腾强度测定结果表明兰州百合蒸腾量低,抗旱性强。在开花前1—3d辅助授粉才能结实,但以开花2d前辅助授粉的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3.
野百合鳞茎芽的诱导和增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莫昭展  符韵林  戚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90-9892
以野生百合的鳞茎为外植体,研究鳞茎的最佳消毒时间、诱导鳞茎芽的最佳部位、影响鳞茎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以及不同激素对鳞茎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30 s+0.1%HgCl25 min消毒效果最好。鳞茎芽的诱导能力依次是:内层>中层>外层;基部>中部>上部。MS+NAA 0.5 mg/L+6-BA 1.5 mg/L对鳞茎芽的诱导比较好,MS+6-BA 0.8 mg/L+NAA 0.05 mg/L对鳞茎芽的增殖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揭示香水百合核型变异式样和变异规律,为引种驯化、杂交育种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探讨物种的分化与适应问题提供条件。[方法]从染色体水平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香水百合无染色体数量变异,但结构变异明显,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与分布等方面。[结论]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其核型的主要特征,也是其进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5.
为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收集了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 a及连作4 a不同生育期的根际土壤,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土壤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鉴定,并通过生物试验验证了典型自毒物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和抗氧剂2246(A)对兰州百合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生长旺盛期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 a及4 a土壤中分别鉴定出11、15和19种化合物,收获期鉴定出9、15及17种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酚酸类及少量萜类化合物。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在不同生育期连作土壤中均存在,抗氧剂2246(A)除收获期正茬土壤外在其余土壤中也均存在,且二者相对含量均较高。生物试验结果表明,0.2 mg·mL~(-1)时,D_(0.2)对兰州百合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SE)为-0.003,具有抑制效应,A_(0.2)的SE值为0.131,具有促进作用;5.0 mg·mL~(-1)浓度下,D_5和A_5均能抑制兰州百合幼苗的生长,SE值分别为-0.489和-0.040,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抑制效应更强;共施条件下,D_(0.2)A_5和D_5A_5混合液仍能抑制兰州百合幼苗生长,但未体现出2种成分单施时的抑制协同效应;D_5A_(0.2)混合液表现出抑制作用,D_(0.2)A_(0.2)表现出促进作用,体现了2种成分单施时相反作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6.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通过冷藏(5℃)解除鳞茎休眠,研究了细叶百合鳞茎解除休眠过程中核酸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顶芽与鳞茎盘中核酸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顶芽中DNA、RNA含量及RNA/DNA比值在鳞茎冷藏36 d时变化最为明显,贮藏36 d是内外鳞片DNA及核酸总含量的转折点;顶芽和鳞茎盘冷藏0~36 d内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升高,鳞茎不同部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冷藏48 d后迅速降低也是鳞茎开始解除休眠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7.
从荷兰引进东方百合8个品种,在宁夏日光温室进行了种植试验观察,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索邦、元帅3个品种较适合本地温室生产,具有出苗整齐、花梗粗长,花蕾较大、花色鲜艳、切花率较高等优良品质,并针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当地东方百合生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8.
麝香百合胚性愈伤组织状态的调整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杰  刘国锋  黄莉  包满珠 《园艺学报》2008,35(12):1795-1802
采用麝香百合假鳞茎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从氯化钴、ABA、蔗糖浓度以及光照条件等4个方面对胚性愈伤组织的状态进行调整,并利用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实验。结果表明:0.05 μmol·L-1的氯化钴有利于提高体细胞胚的比例和愈伤组织的颗粒性,0.02 μmol·L-1和0.01 μmol·L-1的氯化钴有利于愈伤体积增大和增殖系数提高;ABA随着其浓度提高,对胚性愈伤的长势、干湿程度、增殖体积和增殖系数的抑制效果逐渐明显,但对胚性愈伤比例和颗粒性的抑制效果不显著;光培养条件下,90 g·L-1和60 g·L-1蔗糖对麝香百合胚性愈伤的比例和颗粒性都有较好的影响,但在暗培养条件下,仅仅60 g·L-1蔗糖的效果较好;光培养和暗培养对胚性愈伤的干湿程度和颗粒性都没有显著的影响;1 g·L-1的活性炭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的再生具有显著性的影响。综合结果,麝香百合胚性愈伤的最佳增殖方式和再生方式分别为:为采用光培养,培养基为MS + NAA 5.4 μmol·L-1 + TDZ 0.4 μmol·L-1 + CoC12 0.05 μmol·L-1 + 蔗糖60 g·L-1和MS+活性炭(1g/L) +蔗糖30 g·L-1 。  相似文献   
129.
野百合试管鳞茎诱导与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组织培养方法对野百合进行种质保存和快速繁殖研究,对发展野百合的大规模生产及百合育种工作,保护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