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5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亚洲百合‘精粹’(LiliumAsiatic hybrid cv.‘Elite’)为材料,研究了‘精粹’百合的开花过程,以及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温度、硼酸、Ca2+、花期、储藏条件等因素对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粹’百合的花期为4-5月份,单花期6-8 d,花被片6枚,分2轮,离生;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开花后2 d的花粉萌发力最高;光照条件下25℃利于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蔗糖浓度为10%,萌发率达7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a2+对花粉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花粉萌发速度和花粉管长度;当硼酸的浓度是10 mg.L-1时,花粉萌发率最高。硼酸浓度过高抑制花粉萌发。花粉储藏以5℃加干燥剂的储藏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毛百合(2n=2x=24)×布鲁拉诺(2n=4x=48)杂交后代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MB70-48染色体数为2n=2x=24,而MB70-30、MB72-6、MB71-5染色体数为2n=3x=36。毛百合核型公式为2n=2x=24=2m+4sm+12st+6t,布鲁拉诺核型公式为2...  相似文献   
23.
在介绍漫水河百合产业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百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育繁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加强科研攻关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为漫水河百合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对策,为漫水河百合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选配亲本组合及杂种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兰州百合与亚洲百合及杂交后代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进行分析。[结果]以兰州百合为亲本的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中不仅出现了与亲本同源但比亲本染色加深的带,且出现了亲本中不存在的新带。杂种F1过氧化物酶谱主要表现为亲本的不完全互补型和杂种型。[结论]蛋白质谱和过氧化物酶谱可作为百合杂种鉴定的生化指标及进行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25.
8种野生百合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我国的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毛百合(L. dauricum Ker-Gawl.)、朝鲜百合(L. amabile Palib.)、兰州百合(L. davidii Duch var. unicolor Salisb.)、大花卷丹(L. leichtlinii Hook .f. var. maximowiczii Baker)、有斑百合(L. concolor Salisb. var. buschianum (Lodd.) Baker)、细叶百合(L. pumilum DC.)、垂花百合(L. cernuum Komar.)8种(变种)野生百合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种均为二倍体(2n=2x=24).8种百合属植物的根尖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二倍体种均出现了染色体数目的非整倍性变异,有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22、25、26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为2%~10%;观察到三倍体卷丹存在非整倍性变异和整倍性变异,出现了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34、37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约为9%,而出现单倍体细胞(2n=x=12)的频率约为2%.三倍体卷丹中出现单倍体细胞为首次报道.在毛百合、兰州百合、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卷丹5种百合的体细胞中观察到B染色体.  相似文献   
26.
魏传斌  张萍  覃芸  张凤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93-3394,3411
[目的]探索宜兴百合耐旱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宜兴百合抗旱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宜兴百合在土壤不同含水量的条件下,叶片和鳞茎脯氨酸、丙二醛、还原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宜兴百合的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鳞茎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还原性糖含量好。[结论]宜兴百合的叶片为较好的用于耐旱性评价分析的材料,能较好地反映百合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是较好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7.
浓香型和淡香型百合单萜合酶基因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东方百合香味浓,亚洲百合香味淡,花香差异明显.选取白色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Lilium ‘Siberia’)和亚洲百合‘罗马广场’(Lilium‘ NOVANO’)为材料,拟通过分析单萜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揭示花香差异原因.[方法]采用RT-PCR方法克隆百合单萜合酶基因,并通过Realtime-PCR分析两种百合不同花期的单萜合酶基因表达.[结果]从Lilium ‘Siberia’和Lilium‘ NOVANO’花瓣中克隆得到芳樟醇合酶基因Li-LiS和月桂烯合酶基因Li-MyS.Li-LiS的核苷酸序列与油棕的序列与油棕、海枣相似度分别达到66%、67%,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油棕、可可相似度分别为48%、44%.Li-MyS的核苷酸序列与六出花、烟草相似度分别达到为69%、4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六出花、葡萄同源性分别为51%、49%.在花蕾、半开、盛开、衰败四个花期中,Lilium‘ Siberia’花瓣两个单萜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Lilium‘ NOVANO’,并且除了Li-MyS在盛开期和衰败期外,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单萜合成酶基因的差异表达是导致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香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障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置蒸馏水(CK)及正茬、连作2年、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各50,100,200,300 mg/mL,共13个处理,以兰州百合种球为受试对象,测定不同条件下兰州百合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各处理土壤中存在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兰州百合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低促高抑"现象,且抑制作用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强。随水浸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兰州百合幼苗CAT和SOD活性逐渐升高,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当水浸液质量浓度上升至300 mg/mL时,3个处理中各指标的上升或下降程度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15和1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3-丁二醇、1,2,3-三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抗氧剂2246等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自毒物质。【结论】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水浸液质量浓度达到300 mg/mL时,对其幼苗的生长会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连作土壤中存在的自毒物质可以改变兰州百合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抑制兰州百合植株的生长,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对亚洲百合系,麝香百合系及OT杂种系共15个栽培品种进行自交、系内及系间杂交,共计26个组合780朵花,针对选定组合的蒴果维系时间、结实率、蒴果的长/宽,有胚数和有胚率5个指标对杂交亲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选15个品种自交均不亲和;亚洲百合系内杂交结实率高但有胚率较低;OT杂种系内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均为0;系间杂交的各组合中,麝香百合系品种‘white heaven’更适合作母本。同一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蒴果的长/宽与种子的有胚率成反比,因此蒴果的长/宽可作为判断杂交亲和性的外观指标。杂交种子的有胚数和有胚率作为亲和性指标更为可靠,证明其已经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能得到有胚的种子。  相似文献   
30.
盐胁迫下百合两个品种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左志锐  高俊平  穆鼎  刘春 《园艺学报》2006,33(2):429-432
 对两个百合品种盐胁迫下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Prato’对照和低盐浓度处理下, 叶肉细胞内细胞器丰富, 叶绿体片层排列整齐, 高盐处理导致细胞器减少, 叶绿体解体; 而‘Sorbonne’在低盐处理水平表现异常, 其细胞器降解, 叶绿体空化, 片层排列松散, 且两品种的线粒体较叶绿体早表现出异常, 故推测可能是线粒体结构的损伤进而功能丧失, 最终导致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叶片提前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