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5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细叶百合冷藏过程中鳞茎保护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通过冷藏(5℃)解除鳞茎休眠,研究了细叶百合鳞茎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保护酶活性与糖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鳞片、顶芽及鳞茎盘SOD活性在冷藏0~24 d内下降,除顶芽外,鳞茎各部位POD活性在0~24 d内呈下降趋势,外鳞片、顶芽及鳞茎盘中CAT活性在冷藏0~12 d内下降,冷藏中后期,SOD、CAT、ASP 活性升高,鳞片中POD的活性下降,顶芽及鳞茎盘POD、PPO在冷藏中期上升。各种代谢相关酶在不同器官中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在低温处理36~60 d内,ASP、CAT活性快速上升,后期趋于稳定。SOD活性最低点出现在冷藏36~60 d,鳞茎各部位淀粉与CAT、PPO、ASP均表现为负相关性,SOD、POD、PAL与鳞片中淀粉表现为正相关性。36 d是鳞茎解除休眠的起点,60 d时鳞茎基本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92.
泸定百合是非常优良的种质基因资源,鳞茎研究是其科研和生产的关键环节,然而泸定百合鳞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尚属空白。为揭示泸定百合鳞茎的分子机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泸定百合的鳞茎进行转录组分析。原始数据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共获得4.9 G有效数据,43 412条Unigene;所获得的Unigene与NR,GO,COG和KEGG等数据库进行搜索比对后,发现有30 225条和21 531条Unigene分别获得NR和GO注释,14 069条Unigene得到COG注释,GO注释中获得374条Unigene可能作为转录因子参与泸定百合鳞茎的形成与发育;共有10 822条Unigene参与了KEGG代谢途径,其中有571条Unigene注释到次生代谢合成途径,其中66条和23条Unigene分别参与了萜类和生物碱的合成。研究结果为采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百合的药用成分的含量及改善其园艺性状积累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93.
百合花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滢  窦晓莹  包放  郎利新  白锦荣 《园艺学报》2015,42(9):1747-1759
百合花色主要由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形成,一般粉色和棕色花中主要成分是花青苷;黄色和橙色花中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红色是由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共同组成。百合花色的遗传现象比较复杂。目前初步构建了几个群体,通过遗传连锁图谱标记了花色相关位点。百合中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大部分结构基因已经被克隆和研究。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转录因子LhMYB12调控百合花被片中的花青苷的有无,其转录水平调控花青苷的颜色强度和着色类型。本文总结了百合花朵的着色机理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百合花色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
东方百合‘红羽’是以‘贵阳红’为母本,‘蒂伯’为父本,采用离体受精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整体性状稳定,花瓣白色,中脉红,柱头紫色,茎杆绿色无斑点,对镰刀菌有较强抗性,性状优良,适应性强,易推广。  相似文献   
95.
96.
秋水仙素诱导青岛百合四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青岛百合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对青岛百合进行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05 %的秋水仙素浸泡处理24h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频率高达53.3%;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多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植株叶片变大,根系粗壮,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的细胞学研究发现, 四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  相似文献   
97.
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了青岛百合次生鳞茎的形态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次生鳞茎形态发生起源于鳞片近轴面基部向上第5~10层薄壁细胞,而非愈伤组织,为器官型形态发生。次生鳞茎发生过程可分为细胞脱分化阶段、生长锥形成阶段、小鳞片原基和根原基形成阶段、次生鳞茎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98.
王红霞  王文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20-15221
[目的]探讨香水百合染色体的变异程度,为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SAS软件统计,并进行巢式方差分析,对香水百合居群问、个体间、同源染色体闻的变异作出定量评估。[结果]在相对长度方面,香水百合12对染色体变异约有88.91%来源于居群内,约有11.09%来源于居群间;在臂比方面,香水百合12对染色体变异约有80.98%来源于居群内,约有19.02%来源于居群间;在染色体长度比、平均臂比、核型不对称系数和染色体组实际长度方面,香水百合染色体变异约有96.36%来源于居群内,约有3.64%来源于居群间。[结论]香水百合染色体变异居群内具明显的多态性,居群间具多型性,且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  相似文献   
99.
淡黄花百合花期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波  李黛  窦全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13-14615
[目的]研究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 Bakerapud Hook.f.)花期生物量分配,以期为黄花百合的田间管理和合理采摘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贵州省务川县境内野生淡黄花百合花期的不同构件进行了称量,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淡黄花百合在花期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顺序为鳞片〉地上茎〉叶〉花〉地下茎〉茎生根〉鳞茎盘或基盘根。作为百合粉原料的鳞片生物量分配在鲜重时(33.4%)和干重时(41.2%)均为最大。鳞片干重生物量与植株基径、株高及其他构件干重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鳞片干重生物量分配与地上茎和地下茎的干重生物量分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植株生殖构件(花)的干重生物量分配呈显著负相关(0.01〈P〈0.05)。[结论]淡黄花百合植株在养分分配及物质积累与植株的生长上存在着内在协调性联系。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生殖构件和茎对鳞片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NaCl胁迫对兰州百合苗期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对苗期的盆栽兰州百合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0,0.2%,0.4%,0.6%,0.8%NaCl水溶液)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胁迫的30 d时间内,NaCl胁迫造成兰州百合植株的生根数目减少,高度增长缓慢,花卉质量变劣。同时使百合各组织(根、鳞茎、茎和叶)生物产量减少。NaCl胁迫也导致百合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减少的趋势。兰州百合可耐0.4%NaCl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